李孝逸的三十萬大軍不可能聚在一處,揚州軍早已打探清楚,李孝逸親率精兵十萬屯駐均州城。副將馬敬臣手下數萬兵馬駐守在漢水南岸的武當山附近,其餘兵馬被雷仁智等將領布置在穀城。三地恰好是個口袋形狀,又互為犄角易守難攻。薛訥拿起眾人麵前的茶盞,書籍等物,簡單的排擺起來:“三地看似互相支撐布成了口袋陣,但實際上因為漢水貫穿均州全境,馬敬臣所部被漢水阻隔在南岸,在和李孝逸的中軍,雷仁智的穀城守軍,聯絡上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我軍集中兵力速戰速決,有八成的把握可以在李孝逸和雷仁智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將馬敬臣所部擊潰。”程務挺補充道:“李孝逸看似擁兵三十萬,可兵力分散三地,各地駐兵與我揚州軍的兵力持平,甚至略有不如,我軍唯一的勝利機會,就是逐一擊破,不給李孝逸統籌用兵的機會。”唐敖看到薛訥用一條腰帶表示漢水,指著代表馬敬臣所部的茶盞問道:“兩位將軍,有沒有辦法遊而不擊,或者取得小勝逼迫馬敬臣的人馬退回均州?”“我軍可以先行占據武當山的高地,居高臨下壓迫馬敬臣所部,再挑選精兵近萬人假裝揚州軍主力,或許可以迷惑馬敬臣,將其嚇退回均州。”唐敖又指著代表雷仁智的一本書,拿起來放到均州位置:“同樣的道理,將雷仁智所部逼退回均州,應該也不困難,隻要將這三十萬大軍壓迫在均州一地,然後截斷李孝逸的糧草供給,李孝逸必然兵敗在此。”唐之奇,李敬猷等人執意直取廬州,迎接李顯入揚州軍中,除了名分大義,以李顯的帝位號令天下之外,沒有私心怎麼可能?有道是功高莫如救駕呀!可是唐敖的想法也是夠狠,斷絕李孝逸的糧道如果成功,李孝逸的三十萬大軍隻要缺糧超過三日必定引發軍中嘩變。計狠莫如絕糧,眾人看唐敖的眼神不禁有些異樣,皆發現唐敖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拔除北蘆關後,整個人有些沉默。當然了,在某些人眼中是變的陰鷙,讓人非常不舒服。李敬業畢竟是軍中統帥,等唐敖說完環顧左右道:“諸位對唐侍郎的計策還有異議嗎?如果沒有的話,本官就分兵派將了。”李敬業心中讚同薛訥和程務挺主動出擊的想法,但是一乾文臣極力反對,他依仗的又是文官的支持,自然不好輕易表態。唐敖的三言兩語駁斥了唐之奇李宗臣等人的幼稚想法,李敬業當即趁熱打鐵準備對李孝逸用兵。李孝逸不但是李唐宗室,而且在與吐蕃的兩次作戰中取得了勝利,被譽為名將。可李敬業沒有把李孝逸放在眼裡,二人互相熟悉的很,李敬業深知李孝逸的性格。
第94章 知兵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