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無邊的大海上,惡魔島。這是一件非常古樸的殘破宅院,牆壁上甚至都生出了許許多多的蜘蛛網。看起來已經荒廢很長時間了。但這裡卻是聖靈教堂堂教主的住所。聖靈教的教主正坐在院子裡,閉目養神。他仍舊是身穿著一襲黑衣,黑色的帽子戴頭上,遮住了他的麵容。就在此時,八鬼魔王前來拜見。“教主正在悟道,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打擾。”站在門口的左護法,冰冷的說道。聖靈教中,除了教主之外,還有了兩個護法。這兩個護法本身隻有著化神境界的修為。但是教主卻通過了某種手段,令他們能夠使出魔王境界的戰力。同時這兩位護法,也算是教主的近臣,在聖靈教中有著很大的權力。“我找教主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還請兩位兄弟能夠進去通報一聲。”八鬼魔王懇求的說道。“不行,如果每來一個人都這麼說,那教主豈不是一直會被彆人打擾?”“八鬼魔王,你也是老牌魔王了,連這點道理都不清楚?”右護法跟著說道。教主聽到了門外傳來的叫聲,緩緩的開口。“你們讓他進來吧。”聽到教主的聲音,這兩位護法才緩緩的打開大門,讓到了一邊。走過長長而又荒涼的小路,八鬼魔王來到了院子中。看到教主的身影之後,他直接彎腰下跪。“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教主低聲的問道。“敢問教主,我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向滄瀾州發兵。”八鬼魔王迫不及待的問道。上一次在滄瀾州的失利,引得無數魔王對他冷嘲熱諷。這也注定將成為八鬼魔王的恥辱。他發誓一定要洗刷這段恥辱。本來以為休整一段時間之後,教主就會令他再度發兵。但是令八鬼魔王沒有想到的是,教主似乎忘記了這件事情。“上一次的失敗,難道還沒有讓你吸取教訓嗎?”教主反問道。“我吸取了教訓,所以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我必然能夠獲得成功。”八鬼魔王信誓旦旦的說道。但是教主卻淡淡的搖了搖頭。“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蘇墨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角色。”“雖然目前他的實力還遠不如朱席傲,但是此子未來很有可能會在朱席傲之上。”最為關鍵的是,教主也對蘇墨產生了興趣。所以他想把蘇墨留給自己來對付。“當初讓你領兵攻打滄瀾州,就是想讓你趁著滄瀾州根基不穩的時候,迅速拿下。”“既然已經失敗了,那就代表我們的先機也沒了,繼續攻打又有什麼意義呢?”“那教主的意思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要拿下中土州。” “如果太過朝三暮四,或許我們什麼也得不到。”教主淡淡的說道。“可是這口氣我實在是咽不下去。”“蘇墨那小子,不過隻是一個化神境後期的垃圾,他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在八鬼魔王看來,他們這次失敗,被搞的狼狽出逃。完全是因為朱席傲的突然攪局。“你難道忘記前不久玄帝魔王的事情了嗎?”“憑借著白日君的戰力,根本就不是玄帝魔王的對手。”“就是因為有蘇墨的存在,才會導致白日君扭轉戰局,反而將玄地魔王擊敗。”教主淡淡的說道。聖靈教本來就快要拿下整個中土州了。可是就因為這件事情,吞並中土州被無限的延期。“我想調兩個魔王去中土州支援,再不派過去支援的話,恐怕就連最後的根據地也守不住。”“你跑一趟吧,正好你最近的火氣比較大,去那邊泄泄火也好。”“至於另外一個魔王,就由你自己挑選好了。”說完,教主便下達了逐客令。八鬼魔王自知教主決定的事情無法改變,隻好緩緩的離去。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這也算是修真界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在新年那幾天,不管是哪個大州,都會放鬆警惕。而聖靈教就是打算在這段時間,對中土州展開凶猛的攻擊。隻要戰略得當,攻勢夠猛,完全可以打消中土州好不容易積攢出來的士氣。靈華宗。寧含嬌突然接了一個電話,是紅楓長老打給她的。看樣子宗門是有一些事情需要她回去親自處理。在臨走之前,寧含嬌特地把蘇墨拽到了一邊。“蘇墨,你以後可要老老實實的,雖然我已經答應,但你也不能跟蕭楠楠走得太近。”寧含嬌鄭重其事的說道。“你就放心吧,我這人可是非常的專一深情的。”“哼,暫且相信你吧。”“如果你以後真的敢背叛我的話,我一定會追殺你追到天涯海角的。”寧含嬌瀟灑的甩成這樣一句狠話,便快速的返回了宗門。緊接著,蘇墨打算去研究院看一下。蕭楠楠自然也跟隨著他一起。研究院內,許許多多身穿著白大褂的人員忙前忙後。這裡可以被稱作整個滄瀾州最繁忙的地方了。看到蘇墨前來,霸天立刻放下了手頭的事情,過來接待。“最近你們在忙什麼呢?”“按照聖主您的命令,我們正在置辦一款地圖軟件。”霸天恭敬的回答到。隻要這地圖軟件能夠上線,就能夠給所有的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地圖軟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得了的。“這些天陸續派出了很多人,去滄瀾州各地勘察地形。”“這是一個艱難,而且還緩慢的過程。”為了保證地圖軟件足夠的精確,他們必須保證每一個路口,每一個城市,每一個村鎮,都被探測在內。雖然修士飛行速度很快,但是滄瀾州也是無比的寬大。這是一個非常繁瑣枯燥的任務。“emmm,你們不覺得這種辦法有點蠢嗎?”蘇墨儘可能用一種委婉的語氣說道。“聖主有什麼高見?”“如果僅僅用人力探測來繪製地圖軟件,這樣子不僅耗時,而且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我雖然是想造福滄瀾州所有的百姓,可是如果犧牲這麼大,反而得不償失。”蘇墨淡淡的說道。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汲取教訓(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