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皓山不知秀,非是緣人不明白!”李夫仁輕笑。“什麼意思?”白骨精看他疑惑。“世間的美好很多,但要得到還得有緣分才行。”李夫仁笑道。“你呀!”白骨精閉目笑了笑。而見她環緊自己呼吸輕盈似要休息,李夫仁道:“安心睡吧,有我在!”沒有說話,白骨精隻是閉目輕頷首。時間流逝。秋儘冬初時節。一處群山崔巍,黃林藏紅綠大山腳下山溝旁,唐僧一行緩緩行走。一個小時後。孫悟空一行走過的地方,李夫仁和白骨精一身白衣白裙尾隨出現。“夫君,就這般跟下去嗎?”被他牽著手走的白骨精疑惑問他。抬頭透過參天樹縫看向高山緩流霧瘴,李夫仁笑道:“差不多了,前麵已經有妖怪設好套等他們了。”“夫君怎麼知道的?”白骨精好奇。“我什麼不知道?”李夫仁笑眯眯看她。白了他一眼,白骨精道:“那接下來怎麼辦?”“在附近找個落腳點,待他們受難時我再過去。”李夫仁道。“為什麼要受難時,而不提前提醒他們?”白骨精不解。“這西行劫難是他們必經的,什麼都能避免,唯劫難不能避免,知道嗎?”李夫仁道。想到西遊記裡的劇情,白骨精隻好點頭。稍許。一處林中空地上,李夫仁點燃篝火和白骨精挨坐。看眼東張西望的白骨精,李夫仁心中對金烏神王道:“你確定前麵就有紅孩兒?”“紅孩兒已經等他們多時,再過半個小時他們就會遇到。”金烏神王道。點點頭,李夫仁道:“那你記得提醒我,我去見紅孩兒。”“先不急,等紅孩兒把豬八戒抓了,你再去見他。”金烏神王道。李夫仁頷首。“夫君,這一難過後,下一難是黑水河對嗎?”白骨精收回目光問他。如今其和高翠蘭她們把西遊記也看了幾遍了,李夫仁也不奇怪她會知道,他看她俏臉笑道:“這黑水河的妖怪是被袁守誠害死的涇河龍王的大兒子鼉龍,他父親涇河龍王犯天條被玉帝殺後他暫住在他舅舅西海龍王的龍宮裡,後來犯了錯才被西海龍王攆到黑水河去的。”“我記得,他去了黑水河後還搶了河神的神府和霸占了河神的女兒。”白骨精道,看了幾遍西遊記她自然記得。李夫仁看她微愣。“怎麼了?”白骨精疑惑。卻是李夫仁突然想到西遊記裡唐僧這一難好像是有個容貌俊美的黑水河公主的,他心中不由立刻問金烏神王道:“真有黑水河公主嗎?”“那河不叫黑水河,叫清水河,是因為那鼉龍去了水變黑才改成黑水河的。”金烏神王道。“什麼河不重要,我現在關心的是真有黑水河公主嗎?”李夫仁笑道。 “有,而且也如西遊記一般,孫悟空請來西海龍王派人收服鼉龍時,那黑水河公主看上唐僧想嫁給他跟她一起去取經。”金烏神王道。李夫仁摸下巴。“看來你對這黑水河公主很有興趣!”金烏神王道。輕笑一聲,李夫仁看眼還在疑惑看她的白骨精對金烏神王道:“彆把我說的這般色迷心竅,我隻是好奇這所謂河神的公主長什麼樣罷了!”沒有拆穿他的小心思,金烏神王道:“清水河離這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還是先把眼前這一關過了比較好。”飯要一口一口吃,李夫仁自然明白,他咧嘴。“現在還不是過黑水河的時候,還是先把眼前一難解決再說吧!”李夫仁對她笑道。“夫君,我不明白,既然你知道目的地,為什麼卻不提前過去在儘頭等他們,反而要和他們一起經磨難?”白骨精忍不住道。“很簡單,我和唐僧的性格不同,如果長期不和孫悟空他們相處,一旦他們進入靈山時看出我的端倪,那就不好了!”李夫仁笑道。原來如此,白骨精點頭。“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取經也是對我自己的曆練,與他們走一趟一定有益處。”李夫仁笑道。“明白了!”白骨精輕點頭。見她挽住自己手臂腦袋靠在自己肩頭,李夫仁不由打了個哈欠,對她道:“寶貝兒,去看看附近有沒有野物,弄些來吃!”白骨精點頭。見她起身離開消失在林中後,李夫仁目光掃視了周圍一圈,然後收回目光意念一動直接與九環錫杖空間內的影子傀儡交換了身子。九環錫杖內。烏雞國城池中心一個巨大的王宮中,正一身金紅龍袍端坐王位在上朝的李夫仁的掃望烏雞國文武百官靜靜聽著他們說話。“陛下,如今我翠蘭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正是發展擴張的好時機,臣建議應是開始操兵準備了。”隻見金龍王座下,一個中年烏雞國官袍的男人對李夫仁躬身行禮道。“怎麼,你想打仗了?”李夫仁笑道,有些意外。“隻有領土越大物資才越豐富,實力也才越強,我國也才越安全,臣以為這是立國之道。”中年男人躬身道。如今整個錫杖空間內就烏雞國改名變成的翠蘭國一個國家,其居然想打仗,李夫仁也是好笑,笑道:“孤不反對擴張勢力,但是你們記住一句話!”眾臣疑惑。“忘戰必危,好戰必亡!”李夫仁道。眾臣微愣。現在整個天地都是自己的,還擴張個屁,李夫仁起身道:“好了,擴張的事先放下,孤昨日設計了一個以後選官製度,與你們說說。”“你直接改變他們記憶就行了,沒必要這麼麻煩。”金烏神王道。“我可不喜歡操縱彆人,日後還是自然發展比較好。”李夫仁笑道。沒有與他多言,李夫仁對詫異的百官道:“在孤的王城為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道德,第二是能力,第三是辦事效率!”“陛下可否說詳細些?”一個官員遲疑說道。“第一道德,為官者,若沒仁善心、憐憫心、孝心、尊老愛幼心、家國社會責任心又有什麼資格為官?”李夫仁道。“這……”眾臣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