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仙武同道(1 / 1)

都天明王 風帝一鴿 1560 字 2個月前

道台之上,武齊在迷迷糊糊中睡著了,在他沒有意識的時候,血骨變得更加的厚實緊密,骨骼經脈五臟六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拓展,原本的破功的‘銅皮鐵骨’也重新恢複,正常的膚色中隱隱有一層淡淡的金色,血色的靈紋也不再是破碎的,而是隱隱可見一個‘神魔’輪廓。鐺…鐺……全新的一天在道鐘的金鳴聲中開始,武齊也慢慢睜開雙眼,有些迷糊地揉了揉眼睛,迎著初升的朝陽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吐出一口濁氣,便施展新學的【梯雲縱】下了山。“我對於《道經》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去藏經閣看看,或許道藏能夠給我更多的啟示。”藏經閣外,武齊推開緊閉的大門,入目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書架,上麵摞滿了青黑色的竹簡、卷軸、書冊、經卷、骨書等不同種類的書籍。“未入門之前,隻能修煉山門石壁上的導引煉氣之法,錘煉精元,熬煉體魄,夯實根基,入門之後則進修《道經》大道本源正法,重練根器,修心修性,勘破紅塵迷瘴,蛻變‘真我’,達至真空妙有的‘返虛’之境,第一次輪回之後,得見道功妙法,方知大道無窮,無所不包,化用無極。”武齊一時感慨,自己穿越來之後的經曆的東西真的是千奇百怪,坎坷崎嶇,一點也不像裡的主角一般順風順水,短短時日便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還要繼續努力啊。為了能夠改變自己羸弱不堪的窘迫境地,他有些急迫地向已經開放的第二層走去,因為第一層的經書他已經大致的瀏覽過一遍藏書錄,還看了不少的藏書,此處皆是經文典籍,並無武功。上到了二樓,這邊沒有像一樓那般堆滿各式各樣的典籍,而是分成好幾個大區,他隨機選擇了一個區域,從書架上取了一個秘籍卷軸。……藏經閣看起來是一座普通的房屋,但內在卻是一座納須彌芥子的強大神器,第二層的空間不但比第一層要大很多,甚至還專門配有演武場地,便於弟子在此習練武功。這裡的秘籍都是使用道文記載的,武齊看得如癡如醉,他已經忘記了時間的早晚,精神異常的亢奮,沒有任何的睡意。有時拿著卷軸念念有詞,有時一手持書一手成劍指狀,演練招法,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卷軸上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個圖案。卷軸上的神文渾然天成,一撇一捺皆有深意,意境非凡。研習了這麼久的神文還是有用的,這卷軸裡的內容所演繹的是一個全新的武道修行之法,是每一位追尋仙道長生的修行者最渴望的內容。武齊同樣在此列,此時的他已經興奮得不能自已。“哈哈哈,武道——仙道……武道同樣是仙道,武道可通神,可晉仙!” 武齊有了驚人的發現,那些晦澀難懂的神文被他解讀,解開了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究竟當今修行的‘血靈紋’是否為仙道,可得長生否……照憐熹微他們的說法,神覺境的強者固然神通堪比神魔,修為通天徹地,但是並沒有聽說哪位能夠壽與天齊,甚至連壽比神魔的都沒有,往往壽元都是在三百年左右,服用天地靈丹妙藥的也就能夠達到四百。之前在道台修煉,《道經》全新的功體在體內自行運行,雖然他知道經過的是那一部分經絡,鏈接的是那一部分竅穴,但是他隻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對弈這些穴位經脈的名稱和理解欠缺,所以尚有許多不融洽的地方。武齊讀得很慢,不隻是因為道文理解起來困難,更是他不想弄錯一點意思,常常會結合前後和圖形相互印證,幫助理解,加深記憶。天生陰陽,地衍五行,萬物皆是因為得到靈氣的滋養而茁壯成長,他們自由各自的法門,吐納天地靈氣蘊養自身神胎,修行道真。武齊手中的卷軸是一卷蘊神訣,名字簡單,內容卻是蘊含修行的至理,在舊日神魔修行的仙道法門中也是一等一的入門修行法訣,對於神魔而言基本算是必修的基礎法決之一,當然,還有更加高端的如大日觀想法,太陰煉形圖錄等以日月陰陽某一種力量洗練自身,修行屬性真氣的法門。可是對於現在的武齊來說,這本蘊神決才是不可多得的寶書,功法他不是沒有,他欠缺的是知識,需要的是對人體寶藏更加詳細的介紹,讓他真正踏入修行中去,而不是被動地在修行。既然來到這個仙道不顯,武道昌隆的世界,他自然是想闖出一片天,想脫離輪回的桎梏,真真正正的長生久視。“原來那一次灌頂的危害這麼大,難怪玲瓏玉會助我散功重修,第一次修行的功法將會成為武道根基的一部分,功法的好壞不會決定上限,但是修行更好的功法就如同有更加高瞻遠矚的名師指點,能少走很多彎路。”“原來我在道台上修行時所看到的天地山川就是身國內天地,也稱內景,內天地,是每一位修行者都必經的一步,第一次修行功法轉換真氣都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內景。”每個人看到的內景是會存在差異的,比如有人看到的是水澤之國,碧水連天,陰雨綿綿,有人看到赤焱融融,滿目皆是焦土,黑煙滾滾,和自身資質有關也和血靈紋有關,更和自身心境有關。一般來說,能看到內景的都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弟子,這類人往往會被師長看好,作為傾斜資源培養的重點,雖然不說絕對能夠成才,但是這樣的弟子未來成就往往更加可期。“曾經想過我是天才,沒想到還是保守了!”武齊看到這裡不由得得意地笑起來,然而還沒得意多久,他接著就看到卷軸上寫道,看到的內景越正常越普通就越好,比如草木初生,一汪泉水之類的就很好,有很好的前景和雕琢拓展的空間,看到的景象越是詭異越是瑰麗反而越是不妙,因為可能是陷入了執迷之中,有心魔作祟。武齊忽然愣住了,他看到的可不隻是一般的瑰麗啊,日月山河,風雨雷電,無所不有,甚至還有萬千星輝垂落……琢磨了一會他決定不去理會,他可是有天地玄黃玲瓏玉鎮壓元神的,什麼心魔找他不跟飛蛾撲火一樣?蘊神決研究了許久,武齊憑借變態的記憶力已經將其內容印在了腦海之中,對自己修行的道功也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再次嘗試。武齊信心滿滿地拿著卷軸走到演武場上,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五心朝天,放鬆身心。《道經》秘法‘悟空’運轉,天地之間的聲音慢慢消失,心神收斂回歸自身,他感受到了身體之外的廣大天地,更體悟到了自己身體內的內景天地,他看到自己化作一縷清風在內景中遊**,沿著江河水脈流轉,又化作湧入竅穴所化泉眼中……他看到身外同樣有風,同樣有水,一樣的日月山河,一樣的天清地濁,那諸天星鬥的運行軌跡似乎也是相同。這就是道功的運轉,像是在感悟天地萬象森羅,再構建自己的浩渺天地,把握大道樞機,摩弄乾坤日月。陰陽交彙,道理交織的氣韻彌漫四方,武齊緩緩吐納,身後是巨大的赤紅虛影,靈氣奔流灌輸到虛影體內,一股股精純的靈氣在體內延展,與四肢百骸中的真元融合,意識隨功法的路線流轉,運行大小周天,時而急,時而緩,積攢下一部分沉澱在丹田之中,將大部分釋放到體外廣闊天地,以此感受引發內外天地共鳴的奇異韻律。這就是《道經》內功,直指天地大道!不管修行的是武道還是仙道,不管是凡俗武者還是仙道神魔,都必須經過靈氣轉換這一步驟,一步踏出,便是仙道之始,武道之基。武齊機緣深厚,早在修行之前就已經修行到了練神返虛,融靈初始甚至能夠憑借練氣境的功法召喚血靈紋戰器,後來又接受內功灌頂,散功重修,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在關隘處反複橫跳多次,於是乎修行起來水到渠成,沒有感受到一絲一毫的困難。武齊覺得,這一次或許才算是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修行,與第一次的‘托管’修煉過程雖然不儘相同,但是體驗確是要更加的神奇,當時隻是顧著體驗遨遊太虛的新奇與快樂,現在確是看到更多,意識隨著靈氣在體內流轉,蛻變,感受身體與自然共鳴,內景與外天地交征,世界生機勃發……猶如兩世並立,給武齊一種自身存呼於內,處呼於外的虛幻分離之感,看到靈氣遊離於世間,修行者吐納反哺,壯大己身的同時促進靈氣循環,自然和諧,互利共生。一念而起,身上紋繡不再閃爍耀眼紅光,而是化作一尊模糊的神魔法相,加持於武齊的身後,靈氣洪流猶如百川彙流聚攏到法相之中,壓縮提純之後再經由周身竅穴注入武齊體內。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的不適,如同詩中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帶來的隻有讓人想要酣睡的舒適與祥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