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己不吃羊肉,卻不宜強求彆人的口舌之快。”牧南對司馬睿不吃羊肉倒沒有什麼意見,那是個人愛好。但不讓彆人吃,就有些霸道了。帝王喜好不該強加於人。何況。“自今日子時起,鬼門大開,十二個時辰內,遊離於陰間的流魂重返陽間,與親人相見,亦有大量的孤魂野鬼得不到祭奠。若能烹牛宰羊祭祀一番,大奉朝自能求得風調雨順,陰間福佑。皇上不吃羊肉,豈不是少了祭祀的手段?大奉朝還要不要了?”七月十四申見申,男女老幼莫晚歸。在中元節這一天,除了晚歸一說,其他禁忌也是頗多。巡天監《冥府錄》中就有載,此日天陰地濁,有鬼差鬼將開的鬼門,讓流魂享一番祭奠。即是對流魂的一種安撫,也是對人間信仰的一種安慰。橫加阻攔,莫若與倒行逆施。牧南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修行,至今已有五載,卻沒有在人間過一次中元節。原因顯而易見。且說修真界是否有中元節這個說法暫且不提,便是有鬼差腦子一熱,在巡天監或九一道門等上四宗開上一扇鬼門。那不得看傻一眾修士?如和合仙宮的宗門規矩,一群娘們還不當場如餓虎入羊群般,刷起經驗?那會,就不叫中元節。該叫鬼劫了!司馬睿聽了牧南的勸誡,自是放到了心上:“多謝法師提醒,朕即刻吩咐太常按往年之法祭祀。”可仍舊是一副惡狠狠的模樣:“多殺羊!”直看得牧南一陣體寒:這真是對羊恨到骨子裡了。司馬曜沒了,你登基了,你母後那點仇隙,該放下了!牧南忍著,沒有說出心裡話。他極少來皇宮,尤其是司馬睿登基後,他更是樂得清閒。今日前來,不過是司馬睿要封他二十三個字的神職稱號,特意邀請他共同商討一番。存了的就是感激之心。那些擁護司馬睿登基的,都得了不少實惠,隻有牧南,連封敕都拒絕了!凡間封敕,通常做不得數,牧南肯定提不起興致。真要是有了二十三個字稱號,以後彆人見到他,要喊上大半天且不說,不知道的還以為慈禧那老巫婆從棺材裡爬了出來,賣完大清,準備賣大奉呢。辭而不受。態度堅決。牧南上了儀架,還不忘對司馬睿勸告:“皇上若真是有心,做十年明君,便不辜負天清地明。”回到靜怡軒,蘇弘毅正忙前忙後的安排小廝下仆宰殺鴨、羊。不知從何處“求”來的道符,貼滿了整個長樂宮。牧南笑了笑。人間習俗便是如此,求個心安。權且讓他折騰去吧。自己乃是元嬰大修,什麼流魂會不長眼的來長樂宮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