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真有趣(1 / 1)

劉闖的舉動,引得典韋詫異。不過劉闖畢竟是他的主公,他倒也不敢違背劉闖的意思,當下轉身退出屋子,安排去了。秦雲回到驛館,便見張繡已經恭候在門口。“叔至啊,你怎麼還沒睡?”秦雲笑嗬嗬對張繡道。張繡微微頷首道:“我在等候將軍歸來。”“叔至放心,我此去乃奉陛下旨意,剿滅黃巾賊。待平亂結束,便回潁川,對了,我讓你準備的船隻呢?”張繡連忙把馬車趕到房舍前,而後跳下車來,指著馬車對秦雲道:“船都已經準備好了,隻是不知將軍要幾日返回?”秦雲想了想道:“最多五日,你立刻去準備糧草,我估計此行少說也得兩三月。”秦雲說罷,翻身登上馬車,催促典韋駕駛馬車離去。張繡則皺著眉頭,看著秦雲離去的背影,久久不語。良久後,張繡突然露出笑容,喃喃自語道:“有趣,真有趣!”秦雲,乃潁川人士。潁川秦氏,曆史悠久。據說秦昭王初年時,有人誣陷秦國大將,遂使潁川秦氏遭遇劫難。當時潁川秦氏被誣陷謀反,族中子弟紛紛逃亡。秦氏一脈,除一幼童僥幸脫險之外,餘者皆死,唯有一幼童,跟隨母親流浪,後拜入秦國一名儒家弟子門下學藝。秦雲便是這幼童。後來,秦雲輾轉來到洛陽,認祖歸宗。但荀氏家族並未因此而放過他,甚至派人追捕他。幸虧秦雲武藝超群,而且機敏聰慧,加之他本性豁達,所以在洛陽求學數年,後來又投奔陳珪。這陳珪,也正是潁川世家陳氏的家主。秦雲的師父,便是潁川世家陳氏的家主陳紀。秦雲雖然投靠了陳珪,但是陳氏家主卻不肯承認,所以秦雲也無法擺脫陳氏家族的控製。不過,陳紀對秦雲非常照顧。在洛陽時,秦雲每逢寒暑假便會回到潁川居住。陳珪也知道他的來曆,所以對他非常重視。但凡秦雲提出什麼請求,陳珪都會滿足他。秦雲來洛陽,本想尋找荀攸。可沒想到,剛進城不久,荀攸便傳書給他。秦雲看到信件之後,大喜,便直接趕來洛陽。原本以為,會是荀攸前往徐州相助。卻萬萬沒有想到,他竟要去淮陰郡平叛。這讓秦雲頗感興趣,也想趁此機會和秦宓談論一番。若是能夠聯手擊敗呂布,那對他來說,無異於是雪中送炭。所以他才會急切,希望能夠在洛陽逗留一段時間。隻是,秦雲顯然忽略了一件事……曹操已經死了,他又憑什麼和秦宓談判呢?秦雲並不知曉此事,所以臨彆之際,隻叮囑典韋多帶一些護衛。而他自己,卻獨騎一匹馬,帶著張繡,悄然離開了洛陽城,前往淮陰郡。淮水邊,一艘船靜靜停泊。船上裝載了許多貨物,其中包括秦雲要運送給呂布的物資,另外還有他準備的禮品。“伯符啊伯符,我雖然答應你,要協助你剿滅黃巾賊,但你卻不知道,我這次前來,卻是要幫你一個忙,你的妻子即將嫁給楊修。而楊修卻想借我之手,殺了呂布,我這個人,一輩子沒受過什麼委屈,楊修這次,算是觸碰到我的底線,所以咱們的關係恐怕要破裂了!”秦雲坐在甲板上,雙手扶欄,凝望遠方。他的目光閃爍,似乎透過淮河水麵,看向遙遠的北疆方向。“我不想做個孤臣,所以決定賭一場,贏了,我可以擁立呂布登基稱帝。輸了,我就是一個死,所以無路如何,我都會拚死搏鬥,哪怕是賠掉這條命也在所不惜。”“主公……”“我不願與呂布作戰,可我卻不能眼睜睜看著,我的兄弟被呂布殺死。我要讓天下諸侯,看一看,呂布能不能撐起這天下!”秦雲緩緩轉身,嘴角噙著一絲冷酷笑意:“子健,你說是嗎?”張繡愣了楞,旋即笑道:“主公高義,我佩服!”“哈哈哈,好說好說!”秦雲揮揮手:“你先下去吧,我在此靜觀風雲變幻,等到合適時機再動手,也免得被人察覺。”張繡躬身領命,退出船艙。船舶漸行漸遠,漸漸消失在淮南縣碼頭。淮南,位於荊襄郡和兗州交界處,距離豫州也比較近。從這裡渡河,抵達壽春,然後穿過睢水,便到達淮陰境內,距離淮陰縣不過半日航程。秦雲一行人順利到達淮陰縣,在縣衙暫歇片刻後,便乘車朝淮水邊而來。此時,太史慈正率部屯駐淮陰,嚴陣以待。他麾下兵卒有二千八百多人,大約分成四隊,守衛淮水岸邊各地隘口,同時在淮河南岸的淮陰縣,亦有一支精銳兵馬,由張任負責統帥。淮水邊上,早就搭建了營寨,營寨中人來人往,極為熱鬨。秦雲帶著張繡,來到營寨外,便看到一人匆匆迎來。“文和先生。”來人,正是潁川太守李斯。秦雲拱手施禮,臉上露出燦爛笑容:“文和先生,許久未見,先生可安好?”“勞煩玄德掛念,某很好。”“哦?文和先生莫不是忘記了今日之事?”秦雲故作驚訝道:“我本打算明日再前往壽春,不曾想文和先生如此急迫,卻讓秦雲措手不及,實屬無奈,還請文和先生見諒。”“玄德言重了!”李斯聞聽,頓時露出一抹尷尬之色,連忙擺手解釋道:“吾等商量好,明日一早便前往壽春,隻是恰巧文台公病情惡化,所以推遲了一天而已。”病情惡化?“文台公病勢沉重,怎麼會突然病發?”李斯搖搖頭,表示不清楚。秦雲暗歎一聲。袁紹病情沉重,這是預料之中的事,畢竟袁紹的身體素質太差,現在的他就像是風中殘燭,稍微有點小風吹過,就可能熄滅。所以秦雲根本沒抱太大希望,隻是隨便詢問了句,並未在此事上糾纏,繼續道:“既然如此,文和先生,咱們走吧?”“好!”李斯點點頭,然後招呼人,帶著秦雲和張繡,前往壽春。秦雲抵達壽春的時候,正值傍晚,夕陽西斜,染紅了半邊天空。壽春城外,秦瓊和龐統等潁川眾人,恭敬站在一旁。在他們身後,站著兩列衣衫整潔,氣宇軒昂的男兒兵。為首的一人,是個青袍文士,正是李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