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轉移(1 / 1)

無敵小師弟 東冥公子 1017 字 2個月前

隻是剛到城牆,火球消失了。桓力心下糟糕,看來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幾個副將傻眼了,剛剛建立的信心很快土崩瓦解。明信心下猛的一緊,看來對方也有高手護城。明信再一次使出更大的火球術,再次攻向城牆。火球術剛到城牆,再次消失了。明信被眾將士盯著,心中很是氣憤,趕緊趕向城牆,來幾次更狠的進攻。桓力等人的勸阻也沒有用。桓力一下子迷惑了,這個平時謹慎的人怎麼忽然這個大膽了。桓力和幾個副將帶著小隊人馬跟在後邊。明信本就是十分血性的人,隻是國戰之中被蘇霄算計了。明信,還有方奔和明治,三個人都沒有留下蘇霄,還被蘇霄反擊。如果不是蘇霄手下留人,如果不是明治留了一手,明信已經死了。今天,眾人的吹捧讓明信再次迷失了自己,以為自己就是那麼強大,再說,在這世俗中,又能有幾人能達到胎息境。明信已經做好了出手的準備,隻要發現修行者,裡麵先下手為強,占據先機。當看到立在城牆上的蘇霄時,明信一個激靈,不相信的又仔細看了下,發現真是蘇霄時,毫不猶豫的逃跑了。明信立馬轉身,直接速度全開,飛快的逃走,嘴裡喊道:“撤退!撤退桓力和副將跟在明信後麵,離城牆一定距離的時候,就停下了。他們沒有自信躲過城牆上的遠程攻擊。看到明信前行的時候,桓力還有副將們都信心十足,對這一戰,充滿了希望。明信忽然轉身,仿佛碰到天敵一樣,狼狽的開始逃走,嘴裡不住的嚷嚷著撤退。副將們傻眼了,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桓力最先反應過來,明信這是碰到對手了,而且是強大的對手。桓力直接轉身,喊道:“撤退!撤退!大軍忽然接待慌慌張張的撤退聲,不明所以。這個軍隊開始動亂起來。蘇霄將各項事情安排好後,在城牆下找個地方休息,應對接下來的慘烈戰鬥。第一波攻擊的時候,城牆上的守軍看著下麵的蘇霄,信心大振,動作和配合更加流暢,讓桓力發現了一些異常。等進攻停下來的時候,蘇霄猜測,敵軍在準備更猛烈的進攻。果然,一個火球突兀的衝進了城裡,引起城裡的混亂。隻有一個火球但是威力卻很大。蘇霄就走上城牆,看看情況。又一個火球飛了過來。修行者!蘇霄看到火球的時候終於發現了端倪。對方想著動用修行者展開攻擊。看著火球的威力,對方修行者的境界應該在合氣境和胎息境之間,或者是元力深厚的合氣境,或者是剛進階的胎息境。境界不高,但是破壞力大。看著飛來的火球,蘇霄一把接住,元力輕輕一動,火球消失了。對方的修行者再一次前來,蘇霄下令,做好防護準備,躲到堅固的工事後邊。整個城牆上,隻剩下蘇霄一個人。蘇霄的神識快速的展開,發現了竟然是個熟人,明信。蘇霄心裡樂了,正好繼續上次未經的事情。可是,自己還沒有出手,明信竟然跑了這個家夥竟然連試試都不試試,直接跑了。上次的陰影這麼厲害嘛。蘇霄可不打算放過這些侵略者。如果不是自己及時趕回來,城中的守軍和百姓還不知道遭受什麼樣的劫難。看著迅速逃跑的大軍,蘇霄趕緊往前追。一擊炬火訣,排山倒海的火焰攻向西湯王朝的大軍。大軍碰到火焰瞬間消失,餘火繼續追著大軍,死傷不斷的增加。明信看到身後的大火,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逃跑的速度再次加快。桓力看到明信逃跑的時候,就趕緊的全力逃跑了。能讓太師逃走的人,一定不是自己這個世俗的將軍能夠對付的。桓力直接騎上坐騎,不要命的催促。坐騎也在主人的催促下全力的奔跑。身後的火焰一下子映出了自己的身影,桓力心驚膽戰的扭頭看了下,膽子都要嚇飛了。桓力不要命的催促坐騎,唯恐坐騎不拚命。火焰雖然沒有追上桓力,高溫也灼傷了桓力,肺部如同裝了火苗,人辣辣的疼,不停的咳嗽。桓力看到身邊所剩無幾的士兵,還有身後零散的火星,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切。桓力,真的逃命去了。蘇霄看著火中消失的士兵,心裡無悲無喜。如果自己回來晚了,死掉的就是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朋友,戰爭就是如此殘酷。看著遠去的士兵,寥寥無幾,但是,蘇霄並沒有下令追擊,直接下令讓大家準備轉移。自己不可能這個天輔王朝的挨個地方救急,而且這不符合國戰的規則。蘇霄隻能先讓他們轉移到自己的王朝裡,讓他們在自己的庇護下先慢慢發展。這一次,眾人在城牆上看到蘇霄的出手。空手截擊地方的火球,更震撼人心的是,揮手之間滅掉地方的軍隊。當西湯王朝的軍隊快速消亡的時候,城牆上的人不住的膽寒。仙師的威力真是強大。對於自己的勝利,臨仙城城牆.上的守軍仿佛忘記的慶祝,仿佛被蘇霄的出手震撼,大家出奇的安靜。當蘇霄說道:“準備轉移!”熱烈的掌聲開始爆發開來。聽到激動人心的掌聲,蘇霄才明白,這些人也是劫後餘生。蘇霄從這些人眼中看到了敬佩和恭敬。蘇霄沒有在意這些,趕緊回到縣衙,組織大家轉移。勝利的消息比蘇霄更早到達縣衙。當蘇霄出現的時候,眾人一下子圍了上來。恭敬聲、賀喜聲...噪雜的聲音讓蘇霄有點心煩。看到遠處靜坐的蘇家主,蘇霄趕緊走了過“我們儘快轉移吧?”蘇霄既是想快點出發,又是征求意見。彆人走不走無所謂,蘇霄想著蘇家跟著自己,這樣自己才能照顧。“好!”蘇家主滿意的點點頭。蘇家主驕傲的目光在蘇霄身上逡巡,仿佛是看到一個稀世的珍品,又仿佛自信欣賞自己最滿意的工藝品一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