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你這移民移得挺遠啊!(5K求票求追讀) 這鐵樹一直都不開花不說,怎麼現在還長歪了?! 駱垚感情方麵的事情老周和單興操了不少心。 但一直以來都做的是無用功。 現在好了,好不容易駱垚心動了一次,怎麼偏偏是外國人。 外國姑娘魅力就真有那麼大? 單興在說出讓駱垚和對方分開的話後,都覺得自己是魔鬼中的戰鬥機。 他本來都做好了駱垚要反駁他話的準備,誰料到駱垚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說:“好。” 單興:??? 不對啊!駱垚什麼時候這麼聽話了? 單興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駱垚,仿佛看到了什麼外星生物,他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麵前站的確實是駱垚後,結結巴巴地問道:“駱工,你……你說真的?就這麼答應了?” 駱垚點了點頭,一臉平靜地說:“是啊,既然你們這麼擔心,那我就和對方保持距離吧。” 單興和老周麵麵相覷,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們本來以為駱垚會反駁他們,或者至少會有些不滿,但沒想到他這麼爽快地答應了。 老周乾咳了兩聲,試探性地問道:“駱工,伱……你確定嗎?這可不是小事埃” 駱垚笑了笑,說道:“我當然知道這不是小事,但我也知道,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我不能因為自己的私事而影響到大局。” “我決定,把對她的感情轉化為工作的動力,用科研來填補我內心的空虛。”他特意把‘空虛’兩個字說得重了些,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老周一直在看著駱垚,此時明顯感覺到了不對,駱垚什麼時候覺得空虛過了? 他平時的科研任務不重嗎? 老周聽到駱垚的話,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他皺了皺眉,仔細回想了一下駱垚平時的表現,突然恍然大悟:“駱工,你……你不會是在逗我們玩吧?” 駱垚靠在了沙發上,鬆了口氣說:“你們終於想明白了,我還以為你們會真的笨到相信我說的話。” 你禮貌嗎? 單興氣悶。 虧他剛才還在自責,結果搞了半天,駱垚在跟他們開玩笑! 他找誰說理去! 駱垚看著單興氣悶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單會長,你這是何必呢?我這不是看氣氛太緊張,開個玩笑緩解一下嗎?” 單興瞪了駱垚一眼,沒好氣地說道:“你這玩笑開得可真大,差點沒把我嚇出心臟病來。” “我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閒,我接近那位女教授,隻是對她的研究項目感興趣。” 單興聽到這裡也正色了起來:“你是說腦機接口的項目?” “嗯,我聽她說,她目前在替馬克做事,我查了下,馬克手下有一家叫做‘神經網絡’的公司。” 單興深吸了一口氣,他明白駱垚的意思。 作為華國的頂尖科學家,駱垚對於技術的敏感度向來非常高,而腦機接口這樣的前沿科技,無疑能夠給他的研究領域帶來巨大的助力。 更何況現在馬克都在這個項目中投入了不少,種種情況都說明了腦機接口的重要性。 “駱工,你也想很跟進這個項目?” “暫時不了,我現在的重心是在航天上,不過我們的人是否有在做相同的項目?” “據我所知,國內確實有幾個團隊在研究腦機接口技術,但他們的進展和成果都還處於保密階段,具體的情況我並不太清楚。” 駱垚點了點頭,他明白這種前沿科技的研究往往都伴隨著高度的保密性。 他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單會長,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對這個項目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國內已經有團隊在研究,我們可以考慮與他們進行合作,共同推進這個項目的發展。” 單興看向了老周。 老周微微沉吟了會,說:“腦機接口技術可以為患有運動障礙或肢體殘疾的人群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通過腦機接口設備,這些人群可以控製輪椅、假肢等外部設備,恢複一定程度的自主行動能力,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獨立性。” “也可以通過腦機接口設備來幫助病人進行康複訓練,促進神經係統的康複,我聽說啊,有實驗室認為腦機接口技術也有望成為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新手段,有助於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治療的個性化程度。” “作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個領域交叉融合的產物,我認為,駱工有這種想法也正常。” “這樣,單會長跟相關實驗室的人聯係下,了解下情況,我們再談合作的事情。” 單興點了點頭,表示會儘快聯係相關實驗室的人員進行了解。 他知道,此時的合作機會既有可能帶來重大的科研進展,也需要謹慎對待,以確保團隊的利益和科技上的安全。 “現在各國在科技上下了不少力,以往的碳中和話題他們是再也不想提起了。” “說實話,科技進步的同時,汙染也越來越嚴重了。”老周提起這個事情來,顯得憂心忡忡。 “是的,科技競爭已經日益激烈,各國都在竭儘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單興深有感觸地說道,“而環境汙染問題也是當前的重大挑戰之一。” 他回想起過去的碳中和話題,不禁感慨萬分。 “過去我們談論碳中和,但如今,環境汙染問題愈發嚴重,這需要我們更加努力地尋找科技解決方案。” “要解決這個問題,隻能靠電力、風力、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來解決,按照我們現在的情況,輸出電力可能是我們唯一一個可以實施的方案。” “駱工,你覺得如何?”老周說完後看向了駱垚。 “我認為我們當然能夠輸出電力,但核聚變反應堆,暫時還不能對外輸出。” “另外,進化海水和空氣的項目也可以推動起來了,我擔心過不了多久,那群外國人能把自己給玩死。” 單興和老周陷入了沉思。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環境汙染和資源枯竭的問題日益嚴重,如果人類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未來的道路將充滿荊棘。 到時候彆說外國人把他們自己玩死了,整個藍星估計都玩完了。 各國現在為了發展科技,都鉚足了勁,現在他們就算去勸對方要注重環境汙染,對方也不可能聽,所以自己抓緊時間搞項目才是真的。 “進化海水和空氣的項目也刻不容緩,隨著科技的進程,海水和空氣的汙染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不能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建議,我們成立一個專門的項目組,集中力量進行研發。同時,我們也要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共同應對這個全球性的問題。”單興提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 老周也表示讚同:“對,我們可以尋求與其他國家的科研機構或企業合作,共同推動這個項目的進展,畢竟,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我們一個國家麵臨的,而是全球性的挑戰。”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有多少國家響應了。” “確實,要獲得全球範圍內的廣泛響應並非易事。”單興坦誠地說,“但我們必須嘗試,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願意合作的國家和機構開始。” 老周點頭。 商量到這裡,老周就看到一旁的駱垚好像已經陷入了他的世界當中。 老周笑著說:“我們這位駱工,估計又在想航天的事情了,行了,放他回去吧,再這麼待下去,我感覺他都要入定了。” “沒有,我其實在想,我們真上了月球,能不能在上麵種地?” & 駱垚的話一出,老周和單興都愣了一下,隨後爆發出一陣笑聲。 老周說:“駱工,你這思維跳躍得可真快,我們還在討論全球汙染的問題,你就想到月球上去種地了。” 駱垚認真地解釋道:“其實也不是突然想到的,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們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那麼解決食物供應問題就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點。” “月球土壤雖然與地球土壤有所不同,但經過我們的改造和適配,或許真的能夠種植出作物來。” “萬一藍星要是不能用了,我們還可以移民月球不是嗎?” 你這移民移得挺遠啊! 玩笑歸玩笑,單興眼中閃過了幾分認同。 “確實,如果我們能成功在月球上種植作物,那麼人類在未來的生存空間將會得到極大的拓展。” 他認真地說:“駱工的想法其實很有前瞻性,我們確實需要考慮在月球等外太空環境中如何實現自給自足,這不僅關乎到生存問題,更是對我們技術能力的極大挑戰。” 老周也收起了笑容,點了點頭:“其實駱工提到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們需要麵對的重要課題,我們其實已經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來探討在月球等外太空環境中進行農業種植的可能性。” 駱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 “那他們現在研究的如何了?” “目前,研究小組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他們對月球土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發現雖然與地球土壤存在很大差異,但並非完全無法利用。” “通過添加特定的營養物質和微生物,我們有可能改善其結構,使其更適合植物生長。” “此外,研究小組也在嘗試篩選出能在月球極端環境下生長的植物種類,他們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了一些具有較強適應性和抗逆性的作物,這些作物有可能在月球上成功種植。” “當然也有一種自動化的裝置。” 說著,老周拿出一份資料,駱垚接過,仔細一看,發現上麵是一個培養液和土壤分離的罐子結構。 看起來相當簡易。 如果不是老周手上的資料措辭嚴謹,駱垚肯定會以為眼前的罐子是某個手工玩家的作品。 駱垚疑惑地抬起頭,看著老周:“這……這就是我們的月球農業研究成果?怎麼看起來那麼像玩具?” 老周臉上飛快閃過一絲尷尬:“這隻是我們初步嘗試的一個模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作用並不校” 他指著罐子結構,詳細解釋:“這個罐子是農科院研發的,采用了特殊的材料製成,能夠抵抗月球上的極端溫差和輻射,而培養液和土壤的分離設計,是為了更好地控製植物的生長環境,確保它們能夠在月球上健康生長。” 經過這麼一番解釋,駱垚對於“玩具”的印象才稍微好點。 不過隻是好了一點。 “這種的是什麼?” “棉花。” 駱垚終於對農科院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究竟是什麼人會跑去月球上種植棉花? 老周看他的樣子,知道對方誤會了,就說道:“棉花是一種相對容易生長的作物,它對環境的要求不是特彆苛刻。” “在月球這樣的極端環境下,種植棉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哪些生長條件是最基本的,哪些技術是最有效的。” 駱垚明白了,但他還是對於眼前的生物罐沒什麼好感:“這東西上了月球,有種在月球上存活不了一天的感覺。” “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種植土豆更實在?” “至少土豆萬一成活了,還能供月球上的工作人員吃。” “最好的是,能夠研發一個生物圈模型出來。” “你們剛才不是提到了環境汙染嗎?” “生物圈其實能夠幫我們更好的理解藍星運作,這套模式成果了,我們就可以移植到其他行星上去1 單興和老周聽了駱垚的提議後,陷入了沉思。 生物圈模型的概念在科學領域並不陌生,它確實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藍星的生態係統運作,並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 “生物圈模型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方向。”單興思索著說道,“通過建立生物圈模型,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藍星上各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和管理我們的資源。” “但這有個問題。” “之前其實有人做過這個實驗。” “醜國的為了將來可以在火星進行探索,斥資1.5億美元,打造了一座叫做生物圈2號的地方。” “然而,這個生物圈2號實驗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驗證人類能否在火星上生存,在1991年的時候,他們選了4男4女身穿著太空製服,進入了生物圈2號當中。” “他們在裡麵待上了兩年的時間才結束這次的試驗。” “雖然他們試圖模擬地球的生態係統,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們在進入封閉空間第5個月開始,每天都會出現饑餓感。” “甚至在整個試驗期間,他們就從來沒有感覺自己吃飽過。” “在沒有任何外界力量的幫助下,生物圈2號連水循環都出現了問題,隨後,空間內產生了大量的害蟲,直接破壞了生物圈2號的生態環境。” “對於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項目,上麵很難批準下來。” 駱垚犯難了,他沒有想到生物圈項目很難批準。 如果光靠他們公司來支撐生物圈的運作,駱垚初步想了下,估計最多支撐三年就不行了。 所以還是得搖人才行。 駱垚暫時沒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了,老周和單興也很有默契地沒再說起。 等到駱垚走後,老周立刻把電話打給了農科院。 “你們得重新考慮一下我們的種植計劃,”老周嚴肅地對農科院的工作人員說道,“除了棉花之外,建議種植上土豆。” 農科院接電話的人懵了。 怎麼領導今天還對土豆有了興趣? 沒辦法的他隻能在電話裡麵答應了。 …… 時間過得飛快,和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有關聯的各個小組,以及航天飛行大隊的人神經都像是被人拉緊了一樣,隨時都緊繃著。 他們日夜兼程,不辭辛勞,隻為了能夠在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道路上邁出關鍵的一步, 每一天,每一刻,他們都如同在和時間賽跑,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駱垚作為這個項目的核心人物,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他不僅要負責整個項目的技術指導和決策,幸好的是,與各個小組進行密切的溝通和協調,這方麵的工作,他可以交給小苔蘚去做。 要不然,他估計會先瘋為敬了。 航天飛行大隊的預備隊員們也絲毫不遜色,他們每天都在進行各種飛行訓練和模擬實驗,以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而準確地執行任務。 他們知道,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成功,將意味著人類航天事業的巨大飛躍,他們為此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 不久之後,王穎順利進入了航天飛行大隊了,可控核聚變小型化裝置也終於連接上了專屬的霍爾推進器和小型磁流體發電機組。 在進行了第3000次地麵測試後,這組裝置被裝入了白帝的機身內,由小苔蘚控製著進行太空中的空間試飛。 駱垚覺得時機差不多了,聯係上了航天中心、科技委、農科院、華科院的相關負責人,準備來一場豪賭了…… (本章完)
323.第323章 你這移民移得挺遠啊!(5K求票(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