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第413章 就算他們不來 人類也得毀了!(1 / 1)

第413章 就算他們不來,人類也得毀了!(5K求票求追讀) 沒人知道那天駱垚和老周單獨聊了什麼,因為老周的辦公室也加上了電磁屏蔽技術。 兩人在裡麵談了很久,駱垚從辦公室出來後,沒多久太空開發管理局的各方就收到了一封通知。 “目前要想抵禦外星文明的入侵,就需要建立引力場,保護整個藍星?”狗大戶的拉傑什接到郵件後,眼中立刻燃起了希望。 “看來駱院士已經找到了可行的辦法了!我就說他可以的1 “之前他連能量護盾都能造出來,這個引力場他絕對有辦法1拉傑什在高興之餘沒有忘記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阿齊茲王子。 火星被炸毀一事普通人不知道,但各國重要人物都很清楚。 茶不思飯不香的阿齊茲以為自己一輩子都要在惶惶不安中度過,沒有想到的是,駱垚又再次給他帶來了希望。 “立刻配合駱院士的一切工作1 在外星文明的威脅之下,太空開發管理局的各方基本都是阿齊茲這種態度。 感受到藍星好日子不多的眾人急切地希望這個時候有人來擔任主心骨,來帶領他們。 駱垚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曆史書寫成功者,也會書寫失敗者。 他們就算當不了成功者,也不想當遺臭萬年的失敗者。 所以,大家的意見空前的一致。 連間接到消息的醜國、泥轟等非太空開發管理局成員也在這個時候慌了起來。 老先生在接到消息後,迅速找來了比爾。 “引力場是什麼,為什麼能夠保護藍星?” 比爾不想顯得他不知道,就說道:“這種引力場應該不是普通的引力場,而是一種特殊設計的能量常”比爾進一步解釋道,“通過精確控製能量場的分布和強度,我可以讓引力場形成一個保護罩,將藍星包裹在內。” “這個保護罩可以抵擋來自外界的攻擊,比如外星文明的能量武器或者隕石撞擊等。”比爾繼續說明,“當外界的能量或物質接觸到這個引力場時,它們會被引導到場的邊緣,然後被分散或中和,從而無法對藍星造成直接傷害。” 老先生聽到這裡,眼中散發出了熱切的光,他立刻問道:“我們能不能造?” 比爾難得的沉默了。 製造一個足以覆蓋藍星的引力場?! 老先生以為是在拍科幻電影嗎? 然而,比爾知道現在不能撕破臉,他隻能耐心地向老先生解釋:“老先生,我理解您的急切心情,但製造這樣的引力場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涉及到複雜的物理原理和高精尖的技術,這種超級大型的引力場,說實話很難熱人為造出。” 要是平常,老先生也會認同對方所說的話,但現在不一樣,大難當頭,誰還有時間去檢驗真偽? 隻要有活下去的一絲希望,他們都願意做! “立刻聯係駱垚團隊,告訴他們,我們也想加入研發1 比爾吃驚地瞪大了眼睛:“老先生,您這是在說真的?” 老先生冷哼一聲,說:“如果他們真的造出引力場,隻保護他們那一片地方怎麼辦?” 有生的希望,誰都不願意放棄,哪怕是他們。 不管對方是誰,隻要有一線生機他們就要去爭齲 從人類誕生之初,人類無時無刻都在為明天所奮鬥。 從原始的洞穴生活到現代的科技文明,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奮鬥、不斷挑戰自我的史詩。 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原始人麵對著惡劣的自然環境,他們沒有現代科技的支持,卻憑借智慧和勇氣與野獸搏鬥,尋找食物和水源。 他們學會了使用火,製造簡單的工具,逐漸從動物中脫穎而出,開始了人類文明的征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逐漸形成了部落和社群,開始共同狩獵、種植和養殖。他們發明了語言和文字,使知識和經驗得以傳承。 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不斷地適應環境、改造環境,為生存而奮鬥。 進入工業時代後,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人們發明了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等偉大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 人類也麵臨著環境汙染、資源枯竭等嚴峻的挑戰,為了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人類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努力尋找新的能源和解決方案。 很難說,如果不是因為影響到了生存,人類才去找尋新能源了。 現在擺在老先生麵前的選擇也很簡單。 要想活著,光靠國內的人是不行了,他得趕緊搭上駱垚這艘船才行。 “老先生,如果我們找駱垚合作,是否觸及到了我們的底線?” “我記得您說過,我們不能和駱垚這樣的科學家合作……” 老先生抬手,製止了對方說下去:“誰跟說這是底線了?” “而且,底線就不能靈活變動嗎?” 比爾懂了,這特麼就叫“薛定諤的底線”,他是永遠猜不透對方底線到底在哪兒。 比爾本人倒還算是有點底線的人,他知道現在馬克被關,已經靠不上了,他向雷局長請求合作的郵件言辭極儘誠懇,讓雷局長以為他吃錯藥了。 但雷局長也來不及驚訝,因為吃錯藥的不止他一人。 泥轟、泡菜等都派人發來了郵件。 雷局長現在正處於焦慮之中,也沒有拿他們的郵件開玩笑。 駱垚提出的引力場項目他才知道已經啟動了,可雷局長高興不起來。 引力場的危害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雷局長緊急召集了專家團隊,針對引力場項目進行了全麵評估,經過深入討論,他們發現,雖然引力場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其潛在的危害也同樣巨大。 一旦失控,它不僅可能破壞地球的自然引力平衡,導致地殼變動、海嘯等自然災害,還可能對宇宙中的其他天體產生影響,引發不可預知的後果。 雷局長還不知道駱垚的技術,是直接從伊甸園文明中獲得的,也不知道駱垚和老周商量的真實計劃,隻能在那乾著急。 作為計劃中的一部分,駱垚無法跟雷局長解釋。 在雷局長忙碌的時候,駱垚正在驗收空天母艦,也就是被命名為“鸞鳥”的一號空天母艦。 由於火星被炸毀,接到風聲的商業公司都按兵不動,沒有人敢打空天母艦的主意。 空天母艦說白了,造出來就是為了實現行星級的航行,換作是以往,商人們早就想要撲上來,托關係找駱垚了。 現在倒是誰也不敢上。 火星上的事情這群商人不知道具體情況,但常在河邊走,他們對危險的嗅覺,可比普通人靈敏多了。 現在誰入局空天母艦誰就是死路一條,這是在當下的普遍看法。 不過幸好,鸞鳥號並不愁沒有客戶。 成立了一年多的太空軍就是鸞鳥號目前最大的客戶。 月球基地中的西南角,是鸞鳥號的發射港。 太空軍的戰士們已經做好了登上鸞鳥號的準備,他們身穿銀白色的太空服,頭盔上閃爍著全息屏幕的數據,每個人對著眼前要發生的一切,臉上隻有堅定。 發射港上,一座巨大的發射台矗立著,它的周圍環繞著複雜的設備和精密的儀器,太空軍戰士們整齊列隊,在指揮官的口令下,有序地走向停靠在發射台旁的鸞鳥號。 鸞鳥號空天母艦的艙門緩緩打開,露出內部寬敞的空間。戰士們依次進入,他們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艙內回響。 艙內燈光柔和,各種儀表閃爍著光芒,信息全部由全息窗口顯示。 比起飛行汽車、白帝,鸞鳥號上的係統更加方便了。 人們不用走到儀表盤前進行查看數據,隻要有權限,隨時隨地就可以調用鸞鳥號上的信息窗口。 鸞鳥號上的甲板停著60架玄女無人機和60架白帝,不過太空軍們的注意力並不在這裡,因為他們知道,在外星文明麵前,他們這點戰鬥力,太弱了。 唯一的勝算,就是他們帶著這艘空天母艦,衝入敵人的地方。 駱垚在等。 在等鸞鳥號第一次正式試飛成功。 終於,一陣熟悉的聲音在耳中響了起來。 【恭喜空天母艦已經有了客戶,獲取了認可度? 【現在為您發放獎勵:80000點? 【當前賬戶餘額:115108點】 駱垚本以為伊甸園文明的人出現後,係統就會停止工作,沒有想到的是,係統居然照常工作了。 駱垚略微鬆了一口氣。 隻要係統沒有耍無賴就好。 否則,他隻能走另外一條路了。 他快速地在係統商城裡麵,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空間躍遷。 這是伊甸園文明的人在講述他們遭遇襲擊的時候,提到過的東西。 要想抵禦外星文明的入侵,駱垚想到了一個辦法。 但要實現他的計劃,他必須依靠空間躍遷技術才能完成。 依照他和係統的約定,隻要他完成了任務,係統就得給他獎勵,他隻要支付積分,係統就會兌換。 比如,像現在這樣。 駱垚在支付了110000點積分後,係統還是將“空間躍遷”和“引力波通信”的資料傳輸進入了他的腦中。 熟悉的暈眩感襲來後,駱垚不敢逞強,直接躺下。 等他睡了一覺,發現頭沒再暈眩後,才起身開始查看“空間躍遷”的資料。 空間躍遷包括兩套技術,一個是曲率引擎,一個則是找尋躍遷點的技術。 駱垚看了一眼文檔,知道曲率引擎短時間內根本造不出來,他隻能把希望寄托於找尋躍遷點的技術上。 天然的躍遷點目前隻有蟲洞。 駱垚坐在電腦前,目光緊緊鎖定在屏幕上的蟲洞技術資料上,他知道,儘管蟲洞的理論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它是他目前唯一可行的希望。 根據資料,蟲洞的形成需要極端的物理條件,比如巨大的質量、極高的能量密度或者極端的引力場,這些條件在自然界中並不常見。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在宇宙中,某些極端的天體現象,如黑洞的合並或中子星的碰撞,可能會產生短暫的蟲洞,這些蟲洞雖然存在時間極短,且極不穩定,但為駱垚提供了研究的可能。 要穩定蟲洞並使其成為一個可行的躍遷點,他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模擬或創造這些極端物理條件。 雖然技術文檔上,並沒有詳細告訴他該如何製造或者找蟲洞。 不過他也有辦法實驗。 “高能粒子加速器?” 駱垚心想,這不正好嗎? 可以用上μ子對撞機了。 而引力波通信的資料則更讓駱垚驚喜。 引力波通信和中微子通信是近幾年來科學界探討的熱門所在。 引力波通信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一種新型通信理論,其理論基礎是廣義相對論。 該理論預言了質量分布的變化會產生引力波,就像物質在空間中移動時會產生漣漪一樣。引力波以光速傳播,它們攜帶著關於其源質量分布變化的信息。 這種通信技術相比中微子通信和量子通信,更加高速、高精度、還支持超長距離的通信,最強的是,它在傳播範圍內不會被乾擾和吸收。 目前人類社會對其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了基礎階段。 引力波通信的原理就是通過發送和接收這些引力波來傳遞信息,在通信過程中,一方會利用某種方式,比如通過改變某個大質量物體的運動狀態,產生引力波,而另一方則通過精密的探測器來接收這些引力波,並解析出其攜帶的信息。 有了技術文檔在手,駱垚迅速地召集了領航科技和駱氏學會的人。 在這種時候,自己人才是最可靠的。 駱垚忙碌的時候,曾經和駱垚合作過量子雷達的雷達專家萬院士被人攙扶到了軍事研究院。 原本已經順利退休的萬院士,在得知火星被炸毀後,隻有一個想法。 “鄭院,目前我們要建立大型的預警係統,否則我們將無法避免下一個星球的悲劇。” “有了預警係統,我們能救多少人?”鄭陽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不知道。”萬院士實誠地回答。 “我說簡單點,沒有預警係統,大家都過得不安生,有了預警係統,至少人類能夠在剩下的日子裡麵,過上一段安全的日子。” “可是駱院士並沒有提到過要造這樣的預警係統。”鄭陽猶豫地說道。 要造大規模的預警係統,從成本和人力方麵來說,都是一大消耗。 現在這個關頭,還有人願意做嗎? 萬院士聽到駱垚的名字,嚴肅的臉突然出現了一絲無奈的笑。 “你拿普通人跟駱院士比?” “普通人需要安慰,你看他需要嗎?” “如果全人類都是駱院士那樣的人,我就不用那麼擔心了。” 鄭陽點了點頭,他理解萬院士的意思。 在這個充滿未知和危險的宇宙中,人類需要的不僅是科技的進步,更需要的是一份對未來的保障和安全感。 預警係統,雖然無法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但至少能為人類提供一絲希望和庇護。 活著的人,還需要繼續往前走。 “好,萬院士,我全力支持您的提議。”鄭陽鄭重地說,“我們會立即組織專家團隊,著手建立這個預警係統,另外我會向上麵報告此事,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你上報的時候,順帶把我的方案提交上去吧,這是我和人工智能小苔蘚一起推測出的預警係統方案。” “好。” 方案經過鄭陽的上報,很快就來到了老周的手上。 “在奧爾特雲放置量子雷達進行全太陽係的監測?”老周看著手上的方案,琢磨著可能性。 奧爾特雲,作為太陽係最外圍的物質區域,包含了大量的彗星和其他小天體,將量子雷達放置在那裡,不僅可以實現對整個太陽係的全方位監測,還能有效預警來自太陽係外部的危險。 這個方案的創意和膽識讓老周不得不佩服。 然而,老周也清楚,這個方案的實施難度極大。 將量子雷達部署到奧爾特雲這樣的遙遠區域,更是需要解決許多技術難題,比如能源供應、數據傳輸等。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量子通信早就不是難題,如果通過量子的糾纏等特性,理論上說,也不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老周很快就把方案批準了下去,就像方院士所說的,預警係統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讓人心安。 除了他們響應這套係統外,藍星各國也紛紛出錢出力。 時間在焦灼和擔心中,一天天過去了。 匆匆過了兩年後,各方都對外星文明入侵藍星這事鬆懈了不少。 引力場技術逐漸完善,人類也漸漸看到了生的希望。 此時,駱垚召開了第二次秘密會議。 “駱工這次召開會議室想聊有關於引起場的事情吧?”單興小聲問著鄭陽。 鄭陽搖搖頭,表示不確定。 他知道駱氏學會和領航科技的人都被抽調到了駱垚的組上,對方在研究什麼,他確實不清楚。 “非常高興,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麵,各位對假計劃的付出。” “假計劃?” “是的,假計劃。”駱垚平靜地重複道,他的目光掃過會議室裡的每一個人,確保每個人都能聽到他接下來要說的話。 單興等人都愣住了。 駱垚的意思是,他們在假計劃上花了兩年時間?! 單興突然覺得,外星文明就算不來,人類也得毀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