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走出庭院(1 / 1)

等母親與琴兒帶著牙刷返回鋪子,諸葛川拎著食盒,拉著米兒回大堂吃飯。“魯壯是鋪子裡的夥計?”諸葛川問米兒。“是的,他是鋪子裡鍛造大師魯師傅的兒子,你和他年紀相當,玩得很好的,你曾拜魯師傅為師,打鐵的手藝是和魯師傅學的。”米兒回答。“原來是我師傅的兒子。”諸葛川點了點頭。米兒用打濕的手絹給諸葛川擦手擦臉,然後打開食盒將飯菜擺好,至於原來捆住諸葛川的繩索,都被米兒收起來了。“我們吃麵條,為什麼不吃饅頭?”諸葛川吃著麵湯問道。“饅頭是什麼?”米兒歪著頭問道。“哦,就是一種乾的麵食。”諸葛川暗想:看來這個朝代還沒發明出饅頭呢。“少爺不愛吃麵湯?”米兒問道。“不是的,麵湯很好吃,比粥好吃多了。”諸葛川接過米兒遞過來的碗擺手說道。諸葛川說的是實話,因為這個麵雖然沒有我們現代的麵加工精細,但是全麥做的,帶著小麥胚芽,吃起來越嚼越甜,越嚼越香。而我們現在很難吃到全麥麵粉,在小麥加工之前,胚芽都是提出去做化妝品之類高附加值商品的。“你愛吃就好。想吃什麼和夫人說,她會吩咐下去的。”米兒又將筷子遞過去。“你坐下一起吃。”諸葛川看著米兒身後的椅子,擺了擺頭。“哦。”米兒回頭看了看椅子,還是不太適應,有些遲疑。“坐麼,就咱們倆。”諸葛川伸手拉她坐下,然後站起身給她盛了一碗麵湯,放到她麵前。“我自己來吧。”米兒更不自然了。“慢慢吃,彆急,你吃得太快,感覺要和我搶。”諸葛川笑著提醒米兒。“哎,知道了少爺。”米兒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二人吃完,諸葛川走出大堂在院子裡散步,米兒收拾餐具,喂大將軍。這時,門口傳來敲門聲。米兒跑過去開門,走進來一位年紀與身材都米兒相當,穿著皮坎肩,挎著一口刀的年輕人。“魯壯來了!”米兒打招呼。“米兒姐好。”年輕人走進院子,看到對麵的諸葛川趕忙鞠躬施禮:“少爺好!”諸葛川看這魯壯壯實的像一頭小牛一樣,渾身的肌肉,整個人都是圓柱形。“魯壯來了。”諸葛川笑著招手,然後對米兒說道:“米兒,咱們出發吧。”“少爺,你們去,我在家乾活吧。”米兒看著諸葛川說道。“一起出門,憋在院子裡這麼久,出去散散心。”諸葛川發出命令。“好吧,那你等等我,我添一件衣服。”米兒邊說邊跑進房內。“師傅他老人家好吧。”諸葛川湊過去,與魯壯拉家常。“好著呢,少爺這氣色真不錯。”魯壯點頭說道。 米兒跑出來,身上批了一件及腰的披風,遮住了薄紗透出的一抹粉色。“走吧!”諸葛川揮手,帶著他們,第一邁出了院門。跨出大門,諸葛川才看到,對開的大鐵門外麵,還有一層鐵柵欄,上麵掛著一隻大鐵鎖。米兒最後出來,將鐵鎖鎖好。走出院子,諸葛川左右看了看,伸了個懶腰,覺得自己是剛從籠子裡飛出來的小鳥,空氣中滿是自由的味道。門口是一丈寬的青石板路,路麵還算平坦。石板路兩側都是高大圍牆,能看到有幾處高大門樓,門樓上掛著燈籠和金字匾額。此時,路上行人不多,三三兩兩,穿著都長褂長衫。“少爺要去哪裡?”魯壯問道。“最好去集市,買賣雜貨的地方。”諸葛川說道。“今日不是上集的日子,沒有集市。”魯壯搖頭說道。“那我們就隨便逛一逛吧。”諸葛川揮手說道。三人開始沿街閒逛起來,剛走出不足百米,諸葛川發現一處八字開的門樓。門樓沿街縮進三四丈遠,使門樓前麵形成了一處平坦的大空地。看著空地諸葛川腦袋裡突然冒出個奇怪的想法:這個位置要是回到現代,就是跳廣場舞的絕佳場地啊!門樓前麵擺著兩隻石獅子,八字開的兩扇白牆,一麵張貼著各種通告,一麵張貼著畫著頭像的懸賞。在石獅子後麵,是一排木柵欄,木柵欄裡麵立著一隻大鼓。門頭有十幾米長,但門卻並不大,大約一米五寬窄。門邊兩根石柱上掛著一幅黑木刻的對聯,都是繁體字,諸葛川認不全。門頭上懸掛著一隻巨大牌匾,刻著‘乾県正堂’。“這是縣衙?”諸葛川問道。“是的。”米兒應了一句。“我們就住在縣衙隔壁?”諸葛川又問道。“是的,住這邊安全許多。”米兒回答。就在這時,突然“咚,咚,咚,咚。”鼓聲大作。“冤枉啊,大人,冤枉!”一陣喊冤之聲傳入過來。諸葛川看過去,發現一名穿著滿是補丁,破爛衣服的老太太,在敲鼓喊冤。諸葛川停住腳步,看著衙門門口,不多時,衙門內衝出兩名差官,一人躲下老太太的鼓槌,一人揪住老太太的衣領,連拉帶拽,將老太太拖到空地,狠狠推了一把,指著她罵道:“滾開,你那案子,大人早審過了,彆在糾纏。”“太平盛世,哪裡有什麼冤案,趕緊滾回家去,不然小爺我現在就打死你。”官差說完踢了老太太一腳。老太太被這一腳踢得差點背過氣,不再發聲,趴在地上緩了許久。“哎?既然她擊鼓鳴冤了,縣太爺怎麼不審啊?”諸葛川要過去,但被米兒和魯壯伸手攔住。“嗨!少爺,這是縣衙的事兒,咱們管不了。”米兒拉住諸葛川的胳膊說道。“最近剛換了縣太爺,這案子肯定是前一任審過的,老太太聽說來了新官,所以過來鳴冤。”魯壯解釋道。“既然有冤屈為什麼不聞不問,還打人?”諸葛川看不下去,不服氣地問道。“縣衙不是申冤的地方,隻是拿錢辦事的地方,這老太太連個狀子都沒有,一看就是一點錢都拿不出來的主,誰理她啊!這年頭,誰還沒點冤屈,要是縣太爺理了她的案子,傳出去,明天縣衙門口得有上萬人堵門申冤。”魯壯搖頭解釋道。“啊?”諸葛川聽到這話很震驚,他學的曆史中,既有和珅也有包拯,他看的電視,多是縣太爺站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下麵,一排驚堂木,一聲威武,為民做主的鏡頭。可如今穿越到這個朝代,竟然是人人都有冤屈無處伸冤,這讓他很意外。而米兒在他心裡那麼善良,竟然對這種事如此平靜,定是看過,聽過,司空見慣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