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欒抱著小芳玩了一會兒,就發現小芳偶爾會盯著自己的臉,用她的小手指指他的左眼,然後指指他的右眼。 席欒不知道小芳是什麼意思。 張媽說:“先生,小芳會說話了,也是時候該叫小芳數數了。” 席欒詫異,“這麼早?” 張媽說:“是呀,現在孩子很早熟的。很多孩子不滿一歲都會吃飯,叫人,走路,學會走路後,就開始學唱歌跳舞。當然那些唱歌跳舞,也就是培養孩子樂感和平衡感的,並不是真要讓孩子練童子功。” 穆槿說:“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很多兩歲的時候就被家長送過來的。現在社會節奏快,人人都很忙,家長陪孩子的時間真的太少了。” 席欒看看自己懷裡的小芳…… 兩歲就送到幼兒園。 真是太快了。 席欒記憶中,小芳還隻是剛送過來那樣子,眼眸明亮而清澈。一眨眼,就會說話走路了,再一眨眼,就要上幼兒園了。估計再一眨眼,就得跟著臭小子跑了。 小芳如此,小菲也是如此…… 席欒頓時有種心酸的感覺。 穆槿從席欒手中抱過小芳,問張媽,“我沒研究過早教,你知道早教的課程嗎?” 張媽說:“小護士是學育嬰的,她對這些有了解。” 小護士說:“其實不用太緊張,家長陪著孩子玩耍,讓孩子在玩耍中接觸世界。然後順著兒童發展的心理規律,進行階段性培訓就行了。” 穆槿連連點頭。 小護士說:“其實現在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我讀大學時,經常去圖書館,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我就能每周五看到一個媽媽,領著大概**歲的孩子去圖書館,有一次我就聽媽媽說,氧氣和氫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這是初三化學課的內容。” “我當時和這媽媽聊了兩句,沒想到她家孩子一路跳班,上了一年級,三年級,六年級,現在是初二學生,正準備上初三。” “我當時覺得很不可思議。” “人的智力發展,是受製於大腦發育程度的。” 穆槿長長“哦”了一聲,“我想起來了,人在十二歲之前,都無法形成完整的抽象思維。” 席欒問:“什麼思維?” 穆槿解釋,“抽象思維,就是一些形而上的說法。比如道德,情操,這一類的詞彙。孩子聽不懂。” 席欒琢磨了一下,“哦,確實挺難懂。” 穆槿點頭,“就像小護士說的,**歲就上初二,再上初三,接下來要買對中考。不說彆的,中考的作文是議論性散文,需要具有很強的思辨能力……這不是為難孩子嗎?” 席欒聳肩,“反正我的孩子,不活那麼累。” 穆槿問:“但你也不能培養出一個廢物。” 席欒說:“會玩的孩子,才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做事會事半功倍。算了,和你說,你也不懂。” 穆槿幾乎要氣炸了。 她當年可是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