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朝臣討論(1 / 1)

“妖族退兵了,今年就這麼收場了,挺不錯。”李銘心情有些不錯,一邊喝著烈酒,一邊和陳石閒聊。陳石有些疑惑,詢問李叔。“和往年有什麼不一樣嗎?“如果和往年一樣,不陣亡個一兩千人都不會結束的。”一口烈酒下肚,感受到灼熱滾滾,十分痛快。“今年也算是個好兆頭了!”“確實,能少陣亡確實是好事!”陳石聞言十分認同點了點頭,沉思良久,陳石抬起頭認真看著李銘說道。“對了,李叔,我打算這個冬天過去就去找火叔衝擊先天了!”李銘聞言有些高興。“看來,藥浴的作用已經不起作用了吧!八年築基啊,沒想到一晃眼,這麼快!”李銘有些感慨,一想到這孩子當初來的時候還這樣那麼大,現在都已經上戰場殺敵了。“說起來,一直是你火叔叫你習武修行,我卻都沒有做些什麼,有些愧對你啊!”陳石聽到此話,連忙說:“李叔,你能收留我在軍中學武我就已經很滿足了!”“那也不好,怎麼說也得教你兩招!”李銘白了一眼,心裡卻想著要是自己真的什麼都不教,也太不稱職了!“我記得你刀法是不是隻學了基礎的那幾招吧!”“額,火叔說我先打好基礎,到了先天之後他會教給我一套頂級的刀法!”李銘撇撇嘴,鄙視老火頭想搶他徒弟。“好,正好你領悟了刀意,那我也教你幾招刀法,這是我修行至今上陣殺敵總結的精要,今日便傳給你了!”陳石聞言眼神晶瑩微動,站立起來,抱拳鞠躬行禮。“多謝李叔!”李銘沒有阻止,隻是喝著酒。站起身,李銘拍了拍陳石肩膀,朗朗說道。“陳石,我當初收下你的原因,不僅僅是你對妖族的仇恨。”“都說大丈夫,豪情壯誌,氣概上天難比,可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大丈夫。”“八年的時間證明我沒有看錯你,你很勤奮,你努力,頑強,有擔當。”“不懼風雨,每天如常的訓練自己,你比大部分人都強。”“所以我培養你,就是在為國取才,明白嗎?”陳石抬起頭,眼角晶瑩,強忍著自己的眼淚,一時說不出話。李銘笑了笑,繼續輕聲說道。“我也有私心的,我個人希望你能成為邊關萬千將士的一分子,守好邊關,成為千萬人的一道屏障!”“大唐值得!”李銘說完,仰頭喝下烈酒,肆意桀驁!拔刀!“看好了!”銀光閃爍,如流水乍泄,滔天雪浪席卷而來。狂風卷起,大雪又紛飛陳石感受到了一股壓在心頭的刀勢,滔滔不絕,綿綿不息。流光溢彩,在雪地上頗為閃耀。 良久,李銘收刀,狂風消散,飛雪落地,不起波瀾。李銘期待著看著陳石,沒有說話陳石努力回憶著腦海中閃過的畫麵,分析著每一幕的畫麵。李銘沒有打擾他,靜靜等待著。一刻鐘後,陳石緩緩吐了一口氣,揉了揉太陽穴,似乎有些疲勞。不過整個人的神態卻異常亢奮。李銘見狀,哈哈大笑。“不必多說什麼,意會即可!”說完,轉身大步流星,就此離去。陳石望著李銘的方向,深深行了一禮!“李叔,陳石必不負所望!”隨即,少年開始練刀,眼神淩厲,一份有往無前,向死而生的氣勢。氣血之力揮出刀意,帶起一片片雪花。漸漸刀意開始綿綿不絕,如浪拍岸,好不驚人。至此,陳石每天開始加練,雖然很累,卻樂此不疲。……長安興慶宮昭陽帝正在辦公,看著奏章眉頭緊皺,歎了口氣。“今年北方雪災有些嚴重了!”身旁候命的曹少監一聽,諂笑說道。“陛下,雪災非人力所為,還請陛下保重身體!”昭陽帝沒好氣道。“你倒是會說好話!”“陛下恕罪!”曹少監連忙躬身請罪。“算了吧,你也說的沒錯!”“儘人事,聽天命罷了!”隨即批準。正當拿起另一奏章時,門口小太監稟報,禦史大夫於慶正在宮門等候。“宣!”“宣禦史大夫於慶覲見!”滿頭華發的於慶進入,躬身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於愛卿免禮!”一道中正平和的聲音傳來,於慶直身。“臣有邊關要務彙報!”“嗯?何事?”聽到邊關要務,昭陽帝頗為在意。於慶理了理思緒,緩緩說道。“臣麾下禦史王謙,於昨年八月前往邊關審核物資人員,但在九月前往飛猿衛營地時被伏擊了!”“刺殺!為何現在才稟報!”於慶連忙躬身請罪並解釋道。“陛下恕罪,王謙派了三路人馬帶回消息,但是路上也有殺手攔截!隻有一路繞路僥幸逃脫,再加上北方大雪,路上耽誤了些,臣也是第一時間看到信就前來麵見陛下了!”昭陽帝眉頭緊皺思索,沉聲詢問。“信呢?”於慶從懷裡拿出信封,遞給曹少監。昭陽拿過信封,仔細,不放過每一處細節。看完信件,麵無表情,心裡明悟。這不是針對禦史本身,這是在針對柱國公薛文去了。瞟了一眼禦史大夫,昭陽帝覺得,其他諸公肯定已經知道了,這幫老狐狸,還知道派個人來試試口風!明知道這是在挑撥,但那又如何,朝臣一直沒有機會插手邊關的具體事物,這次事件便給了理由了。該想個什麼理由拒絕了?良久,昭陽帝眼神莫名意味看著於慶。“於愛卿,你以為怎麼辦?”於慶像是沒有感受到一樣,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頗為蹊蹺,理應再派人手前去調查此事!”“哦,拿愛卿以為派誰好呢?”“詳細人員應該陛下和各位諸公來定,臣不敢僭越!”昭陽帝覺得莫名好笑,心裡暗罵老狐狸。“愛卿所言有理,那就待朝會時,朝臣共論吧,愛卿就此退下吧!”“臣遵旨!”禦史大夫走後,昭陽帝思索著,妖族這麼做的意義何在。離間我和薛文的關係,這種小伎倆還不行。僅僅是讓朝臣去爭奪邊關軍權,怕是不止如此吧!算了,明日先把這件事攪渾再說。第二日,大朝會上,禦史大夫說完後,朝廷各位大臣紛紛私下討論起來。昭陽帝便問諸公意見。不多時,大理寺少卿說徹查此事,並派高手保護。刑部和兵部的尚書紛紛讚同。禮部尚書默不作聲,事不關己。戶部尚書心裡盤算錢糧有沒有超標,超標就插一腳。吏部尚書則是想著安排什麼人去。工部覺得邊關是自己的大戶,但礙於在諸公麵前不太好直接表現出來,便思考著對策。兩位仆射閉目養神。終於一部分言官準備好了措辭,說柱國公薛文有守備不疏的嫌疑,建議再排一員大將協助守備。當即就有對頭出來反駁他。“柱國公薛文,兢兢業業守衛邊關二十多年,妖族大軍就沒有破過邊關!僅一次刺殺就這麼如此對待有功之臣,怕是叫人寒心!”“你……”吵吵嚷嚷,但昭陽帝卻很有興致看著。終於,也沒有吵出個結果,昭陽帝下令退朝,七日後再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