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五 貴陽之圍(1 / 1)

鬼方道士 山水雲鶴 1507 字 2個月前

張彥芳進駐貴陽,老巡撫李雲接著,急忙詢問外圍情況。張彥芳隻說黃永清被安邦彥殲滅,自己是殺出十萬彝苗的合圍衝進來的。“新撫王三善的中路軍四萬人,應該早就到了,不知現在究竟怎麼樣?”“王三善情況不明,聽說在甕河北岸,隻是沒能協調一致,他沒有跟來!應該一兩日內就要到!”“還有其他隊伍嗎?”“湖廣、雲南、廣西等地應該還會有援兵往這邊開!”李雲聽後心裡稍安,叫把本已告罄的軍糧分撥些與張彥芳的軍隊,再商議下一步的行動。城外,安邦彥確認張彥芳進入了貴陽,就把心思放在了王三善身上了。“這個新任巡撫在甕河長期駐紮,有湖廣、四川兩地為支撐,武備、糧餉不在話下。”安邦彥想,“糟糕的是貴州一帶夏糧正在成熟,再等兩三月即是秋收。一旦入秋,王三善會征收到許多糧食後再入駐貴陽,湖廣、廣西、雲南的援軍也會在秋糧充實後被朝廷逼迫著出兵了。自己隻有區區四萬人馬,單兵素質肯定趕不上王三善所領的朝廷精兵。人家雖說敗了一陣,不過就隻折了二三千人,應該還有三萬六七千人眾。現在又在甕河一帶搶占了優異的地理位置,和他硬碰硬隻會兩敗俱傷。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分散兵力後各個擊破。但人家上了一回當,已經學乖了。現在隻有設法叫他進入貴陽城,耗費貴陽城內的糧食,促成內部自亂。貴陽現有兵員三萬來人,老百姓四十來萬,都被李雲的官軍控製著,有老有少的,百姓隻要能活命就行,雖說怨聲載道也不敢謀反。如果貴陽再入駐上王三善的幾萬人,糧食很快就會被吃個精光。到時一群餓鬼就會沒頭蒼蠅一樣的跑出來,還不是稀裡糊塗找死。還有四川那邊,朱燮元的確是個難以對付的角色,奢崇明失敗應該是早晚的事。自己在短短一個時期就吃掉人家幾萬人,肯定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萬一朱燮元插手貴州,那麼水西就危險了。”安邦彥這樣苦苦思索了好幾日,最後還是決定佯攻貴陽,用貴陽壓迫王三善行動,再尋找他的破綻。貴陽城建築在貴山之陽,城西河的一條支流繞過了北麵的柔遠門(北門),在西麵的聖泉門(西門)外與另一條支流相會,然後曲曲南行,在德勝門(次南門)外注入了南明河中。南明河向東繞過了朝京門(南門),再向遠處的東北方向流去。貴陽城就坐落在城西河的東岸和南明河的北岸,城的北、西、南就直接用城西河和南明河為護城河。東邊是人工河繞過東山腳下,武勝門(東門)就正對著東山。貴山的東麵有一條小河,從城東北角的樵門樓入城,然後繞行城中,在得勝門與朝京門之間流出,彙入南明河裡。這條河叫做貫城河。 這天,安邦彥與安若山、宋萬化繞行城外,思索著如何佯攻才能達到圍點打援的效果。幾天的觀察,安邦彥看清了地勢,也大致摸清了各地的守護情況:僉事劉錫鉉守武勝門;參議邵應守朝京門;都指揮劉嘉言守德勝門;副總兵劉嶽守聖泉門。李雲自當柔遠門之衝,這裡是貴陽城唯一沒有護城河的所在,相對較為容易進攻。“李雲這狗官逼反水西,可能感到破城後難免一死,於是親自擔當這裡的防衛!”安邦彥想。安邦彥仔細觀察北門布防:大約三千兵,分三班輪流巡視。還有東北麵貫城河入口上的譙樓上也有一隻人馬,應該是都禦使史永安。這路人隨時可以機動,或支援北麵的李雲,或支援東麵的劉錫玄。看來李雲是了解彝人的攻擊能力的----貴陽城西麵有城西河,南麵有南明河天險,就是插上翅膀,也攻不到城裡去;要攻打貴陽,非得攻打柔遠門(北門)或武勝門(東門)不可。安邦彥他們又一次轉到城東北時,他想好了佯攻貴陽的第一步:疲憊官軍。原來他看中了城西北麵那一座山,於是與安若山來到了山上。這座山與城牆一般高,相隔城譙樓不過一百五六十步遠。安邦彥叫伐掉山頂的樹木,開出一塊平地。把軍中的彝家工匠找來,不二日就造出來一架朱燮元用於防守成都時用過的拋石機。“老宣慰安疆臣所教的法子,不知靈與不靈,”他說,“等會試了才知道。”拋石機其實是一種攻擊或防守武器,它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杠杆,可繞軸自由轉動。杠杆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投石用的套子。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與地麵水平,突然放開,石袋即迅速升起,把石頭拋射出去。十多個士兵同時轉動轉絞車上的木樁,長臂頂上的投石套子被放在了後麵的地上。安邦彥叫往石頭套裡放入了一塊重約二百來斤的石頭,喊了一聲“放”,隻聽“巴嘎”一聲,長臂一下子從地上躍起,石頭套中的石頭帶著呼呼的風聲飛向了譙樓,在那邊砸出一片驚呼。效果不錯,水西兵雀躍。第二日,又一架拋石機誕生,不過它的方向做了調整:石頭所射的方向不是譙門,而是譙門旁邊古寺大槐上的那一口巨鐘。安邦彥叫隔一會而就拋出一塊石頭。古寺大槐樹上的鐘聲一陣又一陣地響,全城驚駭。安邦彥在貴陽城內做過宣慰同知,知道巡撫衙門,布政司,宣慰司等儘在城北。這一下那些官員驚慌了,不由他們不逼迫李雲派兵出城催促王三善的援助。晚上安邦彥要安若山、宋萬化親自偷偷觀察,回來的報告是:城內有小股的人夜間垂牆而下,順著南明河,偷偷地順流漂走。“王三善駐紮甕河已有月餘,我們也該去看看他了!”李恒方突然說。“是啊,是該看看這個新巡撫現在的情況!”無極道人說完,立即把所處的場景切換到了翁河北邊。原來王三善前番去信四川求援,朱燮元派了黃永清領一萬軍相助。不期黃永清不與王三善協調進攻,自己輕敵冒進,被安邦彥就勢將他與沒頭蒼蠅一樣亂撞的張彥芳拉來撞到了一塊。黃永清身首異處,手下一萬人全軍覆滅。張彥芳倒是領了一萬四五千人進入了貴陽,但王三善認為這個時候進入貴陽不是好事:這貴陽易守難攻,水西目前的攻擊力應該對那裡無可奈何。水西攻擊貴陽的目的,無非是讓外援軍馬,在倉促的調動之中出現錯誤,以便有機可乘。一萬多人進了貴陽,隻會讓那裡的糧食供給雪上加霜。王三善這樣想著,就任憑貴陽城內如何派人前來催促,他隻是裝著不知,有機會就在平遠一代逐步攻取敵人分兵占領的州縣,減輕貴陽壓力。一麵又上奏朝廷,報告楊愈懋、張彥芳、黃永清等兵敗的事。他在奏疏中說,水西安邦彥的奸猾,十倍於奢崇明。朝廷必須另外任命得力的大將,總督人馬,協調進攻才能克敵製勝。兩天以後,安邦彥探得王三善沒有動靜,倒是城裡的巡撫李雲撤了那口大鐘,同樣用拋石機將彝軍拋進去的石頭拋出。安邦彥知道王三善可能看出了自己的計策,知道這位巡撫不同凡響,要他上當很難。“看來與王三善鬥智的時間,隨著對貴陽的包圍而到來了。”安邦彥想。安邦彥決定又一次對貴陽施壓。“貴陽一危及,朝廷就會催促進兵,就不由王三善不進攻了!”安邦彥說。夏天,城西河、南明河的流水橫溢暴漫,浩浩湯湯。安邦彥叫宋萬化的苗軍在河上放牧成千上萬的鵝鴨,白日黑夜的輪流叫人驅逐,讓鵝鴨發出嘎嘎的怪叫,又在東麵、北麵的武勝門、柔遠門外安放好多籠子,籠子裡裝著好多雞和狗,一到晚間,那些餓急了雞犬便發出各種各樣的鳴叫聲。如是者三天,城中官兵驚駭難眠,李雲,史永安等困得走路都打瞌睡。李雲下令用砒霜煮拌了好多米飯投食雞犬鵝鴨,雞犬鵝鴨是不叫了,不過城裡又費了好多糧食。城外的彝人和苗人還把那些雞鴨鵝狗的死屍收集起來,在貫城河的上遊放下,讓它們隨水流進入城中。貫城河不能飲用了。好在夏天雨量充沛,貴陽城裡的日子就靠天然水維持。實在受不了這番困苦的巡按史永安與李雲又一次密謀派人在夜間偷出城去。這一次,他們不找王三善了,直奔京城。原來史永安與已經把持了朝政的魏忠賢最為親近,他和李雲聯名上疏彈劾詆毀王三善,疾呼救援。有人出城的事自然也在安邦彥的掌握之中。不過正當安邦彥集中精力應對貴陽戰事時,忽報奢崇明派使者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