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 殞命白沙河(1 / 1)

鬼方道士 山水雲鶴 1801 字 2個月前

這時秦幫明拍馬追到了,一槍就把孔文達手裡的刀挑飛。孔文達無奈,隻好下馬投降。這樣,盧世卿活捉了汪文遠、文道南;秦幫明又抓住了孔文達、夏雲奇。他們都按照朱燮元早先的吩咐,不曾有任何虐待,隻在同一天押裡赴永寧,交與了羅乾象勸降。羅乾象親自給他們一個個解開了繩索,好言相勸。四人初不肯降,看到從前的頭領對自己仁至義儘,便經不住人家舌燦蓮花百般勸說,明白大梁國大勢已去了,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都低下了頭顱。羅乾象大喜,叫手下:“大擺筵席,招待四位將軍。”幾杯酒下肚,大家居然越談越投機。夏雲奇這時提起了一件事:“昨天我和孔文達將軍收到了奢崇明派人傳了一份密令,說永寧早就秘密伏了一萬人馬在赤水土城後麵的森林中,要晝伏夜行,於今晚趕到永寧;還有鎮雄一隻一萬人的彝軍也在安應龍的帶領下,已經過了紮西,向這邊秘密運動,說是也會在今夜趕到這裡。奢崇明要我們死守龍山,說是隻要收回永寧,古藺的圍困自解。”羅乾象大驚:“有這樣的事?”孔文達不等夏雲奇答話,說了一聲:“這事千真萬確。”“我們也在箭竹嶺上接到了這樣的密令,說是如果發現盧世卿後撤,那就是永寧被大梁收回了,要我們趁機掩殺,自會有人接應,殲滅明軍。隻是密令放在了帳中,盧將軍的那把火,已......已經.....”他沒有往下說。“傳給我們的那一張應該還在龍山關裡,隻是......”孔文達的話還未說完,就被羅乾象所打斷:“如此則永寧危矣,現在離晚上不過三四個時辰,卻到那兒去調兵防守,永寧隻有不到五千兵馬,而且城裡的民心也不一定全都歸附了啊!”“報----”一聲叫喊拖得很長,一個探馬兵急衝衝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赤水土城這邊,靠近永寧地界的森林裡,似乎有千軍萬馬在異動。”羅乾象更加確信了----新降將領的話不虛。他還未想到好的對策,新的探馬又到:“鎮雄境內的高田一帶,彝軍有集結的跡象。”“哦,”羅乾象又吃了一驚,也顧不得禮節了:“要不是得了幾位兄弟相助,永寧就完了。”他慌慌忙忙地當著大家的麵就寫了一封書信,叫親信進來:“趕快送交已經過了箭竹嶺,到達了金家圩子的總兵盧世卿,領兵打仗的事還是由他定奪。”無極道人和李恒方隻得到永寧關注盧世卿了。盧世卿接到羅乾象所報告,眉頭緊鎖,不過他還是很快便想出了對策,叫羅乾象的親信回去告訴他的主人:“萬事不必憂心,就說劉總兵自有破敵之計!”。 羅乾象的親信走後,盧世卿立即又叫傳令兵帶了自己的命令去藺州東北,找正在攻打永樂衛的副總兵侯梁柱,叫他停止攻打永樂,在天黑之前把隊伍帶到永寧東北麵的樺稿溪埋伏,那裡是天險,又是土城到永寧的必經之路。”第一個傳令兵去了,他又叫來了第二個傳令兵:“去永寧東麵告訴秦幫明停止進攻古藺,在龍山先駐紮下來,密切監視敵人,等候下一步在協調配合,統一行動。”盧世卿明白:杆子軍在龍山,你叫他們趕往哪一邊都辦不到了,不如就叫他們駐紮兩日,何況古藺敵人的動向也是需要留意的。兩路都安排好了,又叫了第三,第四個傳令兵,叫他們分彆到永寧的南麵和北麵的各個衛所,要那些地方的軍士嚴加防範,迎擊敵人。最後盧世卿隻留下五百人守金家圩子,帶了差不多一萬人馬偷偷往西運動。他要在天黑之前趕到永寧西南麵的兩河口,在那裡伏擊安應龍的鎮雄彝軍。盧世卿匆匆忙忙趕到兩河口,設伏一夜,鎮雄兵毫無動靜。侯梁柱在畫稿溪靜待到天明,卻隻空聽了一晚上的流水聲。第二日的太陽在山頂舉起銅鑼,盧世卿的心中才咚的一聲響:“不好,上當了!”這個總兵又在叫人了:“通知侯梁柱,火速趕往古藺。”盧世卿的確是上當了,上的是從水西匆匆趕來的安邦彥的當。原來貴陽東麵的宋萬化被剿滅,貴州兵的運糧道路最終被王三善打通。安邦彥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隻有把軍隊撤回到水西地域,一麵叫探知官軍消息,一麵在留心奢崇明他們的情況。最近聽說好多彝家將領都歸順了羅乾象,朱燮元收買人心的對策在彝人中開始見效了。安邦彥在水西為他的姐夫奢崇明著急。永寧丟失後,永寧彝軍士氣儘喪,跟著奢崇明的不過兩萬多人馬,而且大部分都部署在古藺外圍:汪文遠、文道南領了一支軍駐紮箭竹嶺,孔文達、夏雲奇領了一軍駐紮龍山,奢寅領了一隻軍駐紮在了永樂。朝廷三路大軍壓境,前鋒已經兵臨三隻彝軍防守的地方。後麵還有朱燮元調集的數萬人馬源源不斷往藺州壓來。永寧奢家眼看著就要滅頂。安邦彥不願看到奢家完蛋,他要出兵再拉奢家一把。他明白:沒有了奢家,水西就失去了後麵的依托,要把明朝一步步拖到衰微,等待局勢變化,保留水西生存的長遠計劃就要落空。這樣如何對得起嫂子奢社輝和侄子安位,如何對得起安疆臣、安堯臣兩位兄長的囑托?安邦彥計劃定了,於是與安若山共同領了一萬精騎,由織金奔赴大方慕俄格。在慕俄格他隻進見了奢社輝一麵,就又馬不停蹄,向瓢兒井,龍場一帶挺進了。奢社輝聽說安邦彥要去救自己的哥哥奢崇明,兩眼充盈感激的淚。安邦彥從前就叫奢崇明把一部分積蓄運往了龍場,現在他要把奢崇明接應到龍場,再憑借赤水河天險據守。“四川連連兵禍,朱燮元知道奢崇明已被逐出四川,應該會停止進剿一段時日,讓民心穩定了,再作進一步的打算。”安邦彥說。可是如何才能接應奢崇明出來?要保證奢崇明能拖家帶口撤出藺州,最近的路是由付家山經過三道水,再由白沙,轉到大河口再淌過赤水河來。可是東麵石柱土家軍已經到了魚化,眼看著就要攻擊龍山;西麵盧世卿在箭竹嶺與彝軍鏖戰正急,打過嶺來隻是早晚的事情。東西不過相距五六十裡,馬軍一個衝鋒就到。而駐守兩麵的將士一旦知道奢崇明往水西撤,也會慌慌張張跟著逃跑,那樣不但解救不成,還有可能加速永寧的滅亡。安邦彥思考再三,於是派人叫鎮雄的安應龍帶兵在高田虛張聲勢,以為疑兵;叫目把曽仲英帶了不過一百來人,趕到赤水土城的森林裡,用馬拖著樹枝在裡麵飛奔。安邦彥要造成欲攻擊永寧的態勢,把箭竹嶺、永樂的敵人往那邊調動,好叫永樂的奢寅擺脫敵人,藺州的奢崇明也能從容撤走。可是要秘密撤出藺州的這個機密卻不能叫駐守箭竹嶺以及龍山的將領們知道。安邦彥知道朱燮元的懷柔政策和羅乾象的影響,已經把永寧彝軍都收買得差不多了。守軍內部結構太複雜。安邦彥隻有先瞞著他們,還向他們謊稱自己要如何襲擊永寧的消息,一方麵可以穩定軍心,還可能會借那些懷有異心的口傳給官軍知道。安邦彥沒想到能很快讓官軍知道消息的人居然是這些指揮官。聽說永寧彝軍在箭竹嶺和龍山兵敗,安邦彥發起了愁;後來聽說箭竹嶺和永樂官軍偷偷撤走,安邦彥又大喜。晚上,奢崇明領了家眷和八九千彝軍偷偷出了南門。負責監督藺州彝人的秦幫明聽說永寧彝軍偷偷逃跑,急忙領兵隨後追趕。天明時,秦幫明的五千土家軍追趕彝人來到了白沙河的峽穀。前方鬨鬨嚷嚷。白沙河再轉一個彎就是與赤水河的交彙處,可能永寧彝人正在過河。過了河可就是水西的地界。秦幫明急了,趕緊打馬向前。可是轉個山嘴,等著那邊的卻是嚴陣以待的一彪彝人的軍馬。領兵的兩個將領不是彆人,卻是安邦彥和安若山。“是水西插手接走了奢崇明的殘餘,”秦幫明心裡一驚,想領軍撤退。安邦彥大手一揮,兩邊山崖上的伏兵立即現身出來。標槍。弓弩。檑木。絞石。善於布陣的石柱兵在這白沙河邊那狹窄的道路上施展不得,哪裡還有機會弄那種玩意?標槍和弓弩呼呼謔謔,檑木與絞石劈劈啪啪。石柱軍一路順風順水,在這裡卻跌入了厄運,一個個哭爹叫娘地哀嚎。秦幫明把杆子槍舞得風雨不透,在自己身上蓋上了一層白光,兩腿一挾馬肚,往安邦彥奔來。看來這個土家土司是豁出去了,臨死也要抓一個墊背。年過五旬的安邦彥卻不慌張,揮刀穩穩的接住了。山上的攻進停了下來,秦幫明所來的風向,奢寅從後麵掩殺而至,一路收割著被檑木絞石擊倒的杆子軍頭顱。五千杆子軍一會兒就隻剩下首領秦幫明一個,在河灘上與安邦彥作生與死的交鋒。“敢不敢與我單打獨鬥,叫老子死也瞑目?”秦幫明提出了要求。“你若勝了我,就叫他們放你回家。”安邦彥大聲地回答。安邦彥大刀一輪,一團雲霧中數道閃電;秦幫明長槍一吐,一條玉龍上幾個龍頭。倆人一來一往,戰在了一塊。山崖失色,虎狼逃奔。河岸邊的山崖上,太陽探出了半邊頭顱探望,樹木隻在風中歎著氣搖頭,赤水河不流向下遊了,好像在往這白沙河裡倒灌。都說當年秦家兄妹大戰樊虎時如何英雄,卻不知安邦彥的刀法還要在樊虎之上。秦幫明搶占東方,要躲避陽光刺眼,一把槍去如箭,來如線。拉、紮、閃、纏......叮叮當當,數點星光耀眼,呼呼霍霍,幾許梨花淚落;安邦彥偏往西走,他藝高不懼險惡,刀劈處天地動,鬼神驚。推、橫、抱、撩......隱隱隆隆,連天銀浪翻湧,滾滾滔滔,魚龍夜叉難逃。倆人鬥了十數個回合,秦幫明使出了“急三槍”,安邦彥還了他一個“兩麵搖”。隻聽得當當當幾聲,秦幫明的槍頭被安邦彥的刀背磕偏了,卻不想安邦彥這一招守勢中卻有攻法----陽光在刀背上反射出了一道刺眼的強光,一下子照得秦幫明的眼睛明晃晃什麼也看不見。可憐這個土家勇將,脖子一涼,頭顱就被安邦彥劈了下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