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阡陌田野間,水牛臥在荷塘中,小兒戲水剝蓮子,引得荷葉上的青蛙時時注意著他們的動向。蜻蜓與蝴蝶或采花而忙,或停在水麵輕探深淺。農婦抱著放滿衣物的木盆,在石橋下尋著位置。一個肩挑貨擔的老漢,邊行邊用脖子上的布擦著額頭上的漢,隻扁擔前的一方小旗上書“全”計。他的身後緊張著龍羽,隻是今日身著華服,讓田間、地頭的人們不時的好奇張望著。“全老伯,你家來客人了?”一個洗衣的婦人問道。“嗯。”全老漢回望了眼龍羽,支吾了聲。“來客了,怎麼也不從城中順便買些肉來?全老伯是越來越會過日子了。”“哈哈。”“你個死丫頭,看我不收拾你。”話引得眾人的哄笑,更讓另一婦女追著那說話的婦人打鬨。“公爹,看你帶來的恥笑。”追打人的婦女見全老漢到了石橋上,放掉目標轉而責怪起公公來。“客人尋不見大先生家,我才帶他來的。”“啊--”全老漢的解釋讓媳婦呆住了。“彆聽你家公爹瞎說。客人都進村了,怎會去彆人家?可不是村中待客之道。興許又讓全村人戳你這當媳婦的脊梁骨。”“就是,就是。”......村後山中,一片碧油油的竹林。全老漢隻身引著龍羽到了一處竹籬前,但見院中成群雞鴨等散漫生活著。院中有石桌石椅,卻有兩隻大公雞正在其上展開翅膀,你來我往的爭鬥著。土屋中童子一出來,雞鴨便向他圍了上去,見童子兩手空空,方才又恢複先前的自由生活。童子將石桌上的相鬥的大公雞趕下,兩個生靈又相約到竹林中爭了起來。隻不知如此簡陋的鄉下生活中,是什麼讓它們起了紛爭,非要分個高低才罷休。“你是來見我家先生的吧?”童子徑直走到竹籬前,搶在全老漢之前開口道。“阿爺,這人是誰呀?大先生為見他都沐浴三天了。”“哦!啊--”全老漢回首遲疑的望了眼龍羽,馬上領會到龍羽不讓他道出實情。不知所措中急中生智的一指童子言道,“我家小六的孩子。平素攪得鄉裡不安。送與大先生處受教誨。”“阿爺,人送來了。你快些回城做生意吧。你可是答應過給送我一柄真劍的。”童子非常擔心的話語,隻讓全老漢與龍羽相視一笑。“有我在,不用擔心。”童子用神情催促著,轉而對著龍羽卻神氣十足道,“你進來,在石椅坐著等就行了。”說完轉身便向土屋而去。全老漢見任務完成,施禮後離開。龍羽正欲思量著坐與不坐時,一個二十許的青年一身的素裝快步從屋裡出來。青年與龍羽相視,皆是一怔。龍羽見來人非常麵熟,來人見了龍羽卻是情緒複雜。“請坐。”青年一施禮,首先打破尷尬。兩人坐定,童子端上青茶。一碗將儘,場麵始終平靜。兩人各懷心思,又似在相互試探著什麼。 “昨日喜鵲入竹林,今日必有貴客到訪。不知貴客出自何處?來此作什?”青年先不問對方名姓,開口便問來意。讓一旁的童子瞪大了眼睛,心裡挑著不當之處,日後好好與先生理論一番。“在下龍羽,中域人士。此來隻為請大先生相助。”龍羽自我介紹,瞬間讓童子瞪大眼睛盯著他,再無半絲不敬之意。“龍羽?近時聽聞黃茅城有個反賊,莫非就是你?”青年邊給倒上茶邊輕言道。“正是在下。先生話中有話,不妨賜教。”“賜教不敢。自古天下是天子的天下。天子為人中之龍。一介布衣,為何要逆天而行?”“人中之龍?先生言過了。讀儘天下聖賢書,論治世之道,不過是:英雄才俊管理天下黎民。然英雄代代有,而人君為龍者非人人皆是。”龍羽的開篇更是讓童子大開眼界,與先生所言有很大不同。“縱觀所有國、部落、家族,其開宗者幾乎個個為人傑,然子孫後輩難道人人是英雄?”龍羽的反問讓童子莫名其妙的笑了,回望自家先生一副事不關已的態度,讓人迷惑。“話雖如此,但一切畢竟他們先祖披荊斬棘開創的。再者,人間英才大多是他們的後人。草民之中雖有才俊,相對於各自成長的環境而言,平民英雄產生如鳳毛麟角。人前名顯已是讓他們沾沾自喜,統領世人,革新時代怕是千百年出現一個,也是難上加難。”青年人的話讓龍羽低頭思索,讓童子為他著急起來,好像龍羽駁倒了自己家的先生才是最開心的事。“先生所言不假。士家大戶的子孫在改朝換代時所起的是決定性作用。比之沒有目的、方向,隻會跟風而動的民眾而言要強的多。民眾為反抗壓迫建立起來的短暫王朝不少,看看這些王朝給平民造成的人間浩劫,比之所言的暴政殘忍何止百倍。民智不開,即使天下一切掌握在手中,得到也是喧囂一時的破壞,而非建設。不過以此來讓掌權的士家子弟警醒卻是必要的。”場麵一時安靜下來,隻聽得身邊雞鳴鴨叫。“童子,上茶。”童子聽了先生的話,才趕忙收拾了茶具去了。一路不時回首,像似在說等他回來再繼續。“而今是士家大族當道,絕不肯放權、讓權。就算是改了朝代,不過是換湯不換藥。”青年又開了話題。“不錯,打倒了舊士族又樹立了新大戶。可是士家大戶是生靈生存、發展之本。消除它不過是妄想。”龍羽說到此讓青年來了興趣盯著他,“因此要平衡,即把握好度。”“平衡?度?”青年也是一肚子經論,對此真是首次聽到。此時此刻的龍羽也不過是拿著前輩高人的言論來驗證一下。龍羽一直在塵世中且行且思索著其良萎。畢竟理論可以先於實踐而存在,真正可行與否全看實際情況。儘信書不如無書便是這個道理。前輩用一生總結的經驗理論,隻為後人作參考。倘若認為書中一切是萬古不變的金科玉律,不用時代來作中心線加以合理正確的調整,再好的經典也成了糟粕。然而世間玩文字遊戲,不理會事物之人太多太多。“士家大族與平民百姓間的平衡,善與惡、是與非--”龍羽進一步解釋道,“世間生靈皆想要一個安寧、祥和的家。士家大族比較容易建立起來,為了家能永久如此,不惜擴大安全範圍。要知道塵世中的一切是有限的。一方要得,一邊肯定失。”青年如醍醐貫頂。抬頭見童子不知何時到了身邊,桌上茶沒了熱氣。“濟世救民,無師自通。”青年給龍羽再次倒上茶時,喃喃自語道。隻是他聲音太小,讓身邊童子聽的真切。“千百年頑疾,豈能如此輕易解除?聽先生一席話,讓人寒意陣陣。”青年抬頭衝龍羽一笑,龍羽馬上回味過來什麼。自己今日來請才俊出山,如事事比所請之人高明,還來此作什麼。龍羽趕忙起身對青年施禮道,“胡言亂語,先生莫當真。天下還得要先生之類的人才,方能安定。”“哈哈。”青年笑的眼淚都出來,不僅讓龍羽出了身汗,更讓童子很是納悶。自己先生何時這樣張狂過。青年笑畢起身,一把拉住龍羽的手,嚴肅的說道,“龍羽呀!龍羽,塵世間的緣分到真是神奇。那時你讓人生厭,時至今日還是讓人心生芥蒂。你仔細看看我是誰?”龍羽聽了他的話,再認真的打量對方,終是看不出來。“雲隱山,你混吃混喝,還理直氣壯。難道一切又要賴掉不成。”“哦--”“哈哈。”“童子,上茶。”“啊--你們是老相識,還玩這個,先生真是--”童子收拾著東西,抱怨起來。轉眼間新茶再次上來,青年親自給龍羽倒上。雖然青年亮了身份,龍羽依舊分不清是誰。雲隱山時,有兩個童子。況且當初隻與他們鬥嘴,根本就不知曉兩人的名姓。雲隱二聖叫的也是童子長,童子短的。當初雲隱二聖身邊的兩個童子也是大有來頭,都是京師八大世家出身。一個叫潘甘,另一個是張源。眼前這青年便是潘甘。為何他會隱居於此,自然另有隱情。當初那群不與龍羽解惑的五聖山的高人之一柳渡曾對雲隱二聖說過,潘甘隻有來此,方能保一生平安。至於到底為什麼?柳渡卻不儘言。再次坐定,龍羽是一肚子問題想問,潘甘能感受的到,卻不打算回答。畢竟很多事,他至今也是一頭霧水。“大先生,都晌午了。不能這樣輕待了客人。否則外人又要說我們村辦事不周了。”隻見陸續不少村民手端著飯菜等到來,進了竹籬小院中。龍羽、潘甘趕忙起身謝禮,石桌之上被各式酒菜堆放滿了。“不打擾大先生待客。一會兒我們來收便是了。”鄉親們來的匆匆,去的匆忙。“這方百姓真是好!”龍羽感慨道。“天下百姓皆如此。”潘甘笑道,“一切還真托了龍羽你的福氣才是。”潘甘的話讓龍羽非常疑惑的望著他。潘甘與從土屋裡回返的童子相視,神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