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地之大 紛爭滋養(中)(1 / 1)

二、應龍國,天始城,西市一處酒樓之中。“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說書藝人一拍醒木,大聲喝道。按常理,書說完,當有喝彩聲與丟賞錢才是。今日滿酒樓座無虛席,就是不見賞錢與喝彩聲。說書藝人認為自己是不是聲音不大,沒有讓人聽真,清了清嗓子,拿起醒木欲再來一遍。“現在光景,你應該說點時令話。”一樓有人衝著說書藝人叫著。“不錯,不錯。總是那些老段子,聽都聽膩了,是不是你們這行,不行了?出不了人才了?”二樓也有人跟著起哄道。說書藝人趕忙起身施禮道,“各位衣食父母,有什麼就明言,彆為難小老兒。”“這還不知曉--”店夥計情緒激動欲多言。“嗯嗯。”讓店老板及時出聲給製止了。讓不少人紛紛側目觀望。“不就是皇家的醜聞唄,有什麼不好說的。”有嘴快之人破了題了。“《無疆之王》之後,便沒有了王的新話本,著實也是讓人納悶。”“要不你再續寫個,我們可是都期待著呢?”“哈哈哈。”滿堂哄笑後,先前還有些壓抑的場麵變的熱鬨起來。“可不是,《無疆之王》說的是王在中域的事。來到東疆之後,就斷了篇。”“大家說要寫王東疆之事,該起個什麼名字?”“《萬王之王》”“好。”“不妥。”“《千古大帝》”“切,王從來沒稱過帝,難入題。”“民間,早就稱王為龍帝。”“還是不寫為妙。”“為何?”“當然是醜聞唄。”這一次沒引得哄笑,卻讓不少人暗自冷笑。自古皇家就是民間議論的主要話題。向來是高大上的歌功頌德。便是有了關於皇家的醜事,也是雞毛蒜皮之類。那能與應龍國的王相提並論,從始至終都那麼接地氣。正因為如此,讓不少沷皮無賴用來為自己惡行作辯護。“你們說曲王妃與星辰派的歸仁,到底有沒有私情?”話題出現,沒有讓其它人馬上應答。“應該不會吧?王妃身處深宮,那有可能?”“切,以年紀上推斷,曲王妃與那狗賊才是珠連壁合的一對。”“不錯,宰相與王妃作對時,可是絲毫沒有顧忌過曲王妃的生死。怕是--”隻說了一半的話,引得眾人浮想連篇。一下子將大部分人禁錮的思想打破了缺口。“事後,王不發片言。快速送兩位王子回封地。很值得思考。”“思考什麼?已經丟人了,怕丟的更大。”“你說什麼?”“啪--”有不少民眾向那口吐妄言的人喝問著,摔著東西。這情形讓人馬上明白,可以對王周邊所有人不敬,但千萬彆牽連到王的身上。這是民間百姓公開一致的準則。可是他們忘了,正是由於對王私生活的過度關心,才讓話題經久不衰。“證明王的大度,大度。”那人的同伴連連用語言搪塞,暗中拉住讓其住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