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乾坤為爐眾生沉浮半生歡顏半世孤苦投五味雜陳入塵釜攪動七情六欲的主文火三分意亂情迷武火七成甜苦無暑一日一碗一勺飲明月當空品服藥熬一壺一世一度難治心痛難療命苦皇城,禦書房,潘甘、張源等人看完桌案上以《藥》為題的詩詞,一時間感慨良多。天下人皆知應龍國的王—龍羽是馬上得天下,豐功偉績讓人津津樂道,對其文采卻是嗤之以鼻。沒想到突然間寫出一首來,即是人生的總結,亦讓人刮目相看。同案還有兩篇《天下何以為論治?》《國與民》,超出士子眼界去診斷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方略,讓人耳目一新。“王,這是決定要親征的征兆。”一名大臣與同僚看完龍羽的大作,頓悟道。經他提醒,其它人也有領悟。連日來早朝,龍羽時不時對前方戰況十分不耐煩,常常報怨若他親征定不會十來年沒什麼大的進展。幾個月來,先是曲王妃醜聞,宰相曲陵負氣而亡,王子接連出事。而今王子封空靈一事被查證實,被打死之人為平陽山中叛賊。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有了給封空靈脫罪的機會。然而民間生事者那會罷休。事實是什麼樣子,敵對者向來視而不見,他們需要的是應龍國不得安生。實情如此又怎樣?民間從來不關心,茶餘飯後有讓他們為之爭論的樂子便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王,太仁慈。若是像長風國,對反叛、造謠滋事者統統殺之。保證一切安寧。”“不錯,民眾如賊,處處提防。這可是先賢致理明言,不可忘卻。”“讚同,看看現在成什麼樣子?一群刁民攪的國之不國。”“若張大人同意,惡人由我來作,定為王將煩惱化解了。”大臣們紛紛義憤的言道。隻讓潘甘、張源等老臣們望向破題的那名官員。雖然他隱藏的很深,可難逃張源等人的法眼。這人是張純陽暗中提拔起來的,與另幾名大臣一起,時常見風使舵的煽風點火。張純陽以為萬事做的天衣無縫,隻他太小看亂世中跟隨王創業的老臣們。“那好,你們去大膽而為,隻要為王,本帥全力支持。”麵對一幫個個憤怒中的大臣圍攻張源等文臣,騰仇出列大大咧咧的支持著。刹那間,讓帶頭生事的大臣不由的回望一直不言的張純陽。騰仇是應龍國六帥之一,聲威很是強大。但他現在不怎麼掌實權,可是他即出言支持。讓生事者真正是進退兩難之地。不得不向幕後之人尋求支援。“騰大人是武官,我等臣工所言是國策。”張純陽風輕雲淡的用官場規矩欲化解。“咚--”“張大人--”“騰大人彆動手。”騰仇一腳將張純陽踹倒,欲追打,被任千漣等人阻止了。“大臣動手,成何體統?”“幸好王不在。”騰仇一指張純陽,漲紅著臉破口大罵,“狗東西,連日來一直不言,以為彆人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