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域邊境。身穿粗布麻衣的居民們站在警戒線外圍。裡麵是一隊年輕人,他們對著老房子指手畫腳。房屋的主人是一名老者,此時他端坐在門前,屁股下麵的小板凳頗為倔強。老人看樣子有七十多歲,蒼白的頭發有些雜亂。滿臉的皺紋訴說著經年滄桑,卻絲毫沒能喚起年輕人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老人身後是一間破瓦房,窗戶補了又補,房頂有些地方的磚瓦已經脫落,看起來和廢墟一般。即便如此,這也是老人唯一的住所。他的兒子在與燭龍的戰爭中身亡,天氏給了撫恤金,但被地方官員貪汙了不少。發到他手裡的錢少得可憐。不過好在街坊鄰居願意伸出援手,老人得以在這間老房子裡,安度晚年。但如今,恐怕這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隊伍中,一名衣著像是小領導的男子無奈地發出一聲牢騷,然後俯視著老人。“老張頭兒,你,你這是乾嘛啊……”老人的嗓音略微有些沙啞,“修路……我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這條路一天都過不了十輛馬車,修它作甚?”年輕領導不耐煩地抬頭看著天空,然後將目光再次投向老人。“我跟你解釋過很多遍,當著大家,我再說一次,這條路被規劃進了魅力天音項目,需要拓寬,這不是鎮長,甚至不是行省委員長能決定的,哎呦我的張大爺啊,您就彆難為我們了。”“我沒有地方可以去了……”老人無力地說道:“我真的沒有地方可以去了……街坊們也都搬走了,我真的沒地方去了。”“啊……”小領導歇斯底裡地長歎了一聲,然後對身旁的心腹抱怨道:“媽的,今年倒血黴了,接了這麼個爛活。”心腹衝著他諂媚一笑,“大哥,不是還有幾天時間呢麼?到時候他想不通,就先給他騙走,咱直接拆。”小領導猶豫片刻,無奈地搖了搖頭,“行吧,你們對好方案,我先回去了,唉,看不得這場麵。”眾人在紙上勾勾畫畫,然後便轉身離開了。警戒線一撤,吃瓜群眾便紛紛離場,隻有幾個熱心腸的老鄰居,將老人從地上攙扶起來。“張老,要不算了吧,多少也能換點兒錢。”“錢?”老人緩慢地擺著手,“你們家的房子,三個月前就被拆了,拿到錢了嗎?”“上邊說是正在統籌,等全部拆遷結束,一並發放。”見老人沒有回應,那人繼續說道:“要不,你先去我家住一段時間?”老人再次擺了擺手,“你媳婦兒身體不好,還有兩個孩子等著錢花,一家人就靠你自己,我去了不是給你添麻煩麼,算了,算了。”另一位熱心鄰居接話說道:“張大爺,我剛才看他們可是一副鐵定要拆的樣子,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擰不過……正好下去找兒子。”老人的話透著濃重的悲傷,眾人沒再繼續勸導,留下了一些水果等日常應用之物,便離開了。老人在門前又坐了一會兒,緩緩起身打算回屋,卻看到一個背著書包的女孩子,從不遠處快步走了過來。女孩二十出頭,梳著乾淨利落的馬尾辮,大腦門完全暴露在空氣中。她身穿運動裝,腳上的旅遊鞋一塵不染,整個人還殘留著學生氣息。老人一眼便看出來她是從外地來的,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為了房屋拆遷的事,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大伯,您好,”女孩來到老者身前,語氣帶著尊敬,“我是央墟日報的記者,我叫甄言。”“央墟日報?”“是的,央墟日報是全央墟最權威的媒體,隸屬於聖教,在各大界域都有分局,我是剛剛畢業的實習記者,被分到了冬音域天空之城分局。”女孩很健談,但她的話,老人沒興趣聽。這麼些年,他對這個昏暗的社會失望透頂,在他的認知當中,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勇敢地揭露罪惡的麵紗,那這個人離死亡也就不遠了。他不覺得一個小女孩能夠解決什麼問題,更不想讓她趟這趟渾水。“你回去吧。”女孩一怔,然後一個閃身,擋在了老人回屋的路線上。“大伯,您相信我,我雖然隻是一個實習記者,但我絕對會如實報道的,我來這裡就是為了不寫表麵文章,我要記錄真正的人間!”在老人的眼裡,這個小女孩有著和天底下年輕人一樣的遠大抱負,從她的眼睛裡透出來的炙熱光芒,讓老人不禁有些恍惚。他仿佛看到了他的兒子,因為這樣的光芒,曾經在兒子的眼睛裡,熠熠生輝。老人拉開木門,生鏽的鉸鏈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進來吧。”女孩嘴角勾起一抹勝利者的微笑,她挺直腰板,雙手拽著背包肩帶,跟著老人走進了屋子。……無獨有偶,在隔壁的鄉鎮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她們是一對母子,母親將近五十,早年間雙目失明,老公在一次出攤的途中,不幸被馬車撞到,當場死亡。留下母子倆相依為命。兒子天生腦癱,二十好幾的年紀,隻能臥在**,連咀嚼功能都存在障礙。吃飯方麵,隻能依靠盲人母親嘴對嘴的喂食。二十多年,盲人母親操持家務,靠著當地鄉鎮給的微弱補貼,艱難度日。魅力冬音的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鄉鎮接到通知,要規劃一個廣場,拆遷單位涵蓋了這對苦命母子的房屋。鄉鎮的地方官倒是個好人,每個月對母子的補貼按照標準一分不少地發放。沒事還會帶著下屬走訪,解決母子的實際困難。如今碰到拆遷事情,補償款不是問題,新住所也不是問題。問題是盲人母親已經熟悉了原本的家庭環境,走幾步就知道是哪裡,一伸手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東西。可如果換到一個全新的地方,身為盲人的她很難適應。將近五十的年紀,還要照顧二十多歲的腦癱兒子,如果生活環境突然變換,恐怕會對這個家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地方官也非常苦惱,拆吧,母子的生活成問題,不拆吧,上邊領導催的又急。無奈之下,他隻能秘密委托朋友,將這個事情散播出去,看看能不能得到媒體記者們的關注。如果可以曝光,說不定這事兒還有緩和的餘地。於是,剛剛離開老人家的甄言,便又踏上了旅途。
第162章 麻繩隻挑細處斷(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