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城繁華的中央大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名青年跟一名少女逛街,青年眉清目秀,身穿青衣,少女天真爛漫,非常可愛,看到首飾店就拉著青年進去。“老板,這個多少錢呀。”少女拿著一枚雕工精致的玉簪問。“二十兩銀子。”“好貴啊,能不能便宜點?”少女跟店家討價還價,一番唇槍舌劍後,以十五兩銀子成交,但她沒有掏錢,看向青年,催促道:“付錢啊。”青年愣住。店家以為青年舍不得,添油加醋道:“小姑娘戴著它多漂亮,我就是因為太適合她才便宜賣的,你還不舍得麼?”“快付錢,我要啦。”少女將玉簪戴頭上,照照銅鏡,很滿意的跑出去,留下一臉懵的青年,最終青年拿出銀子付賬,跟著走出去。少女已來到賣糖葫蘆的地方,拿了兩串,自己一串,遞給青年一串:“喏,這串給你,就當玉簪錢抹平啦。”“多謝,我不吃。”“拿著。”少女不由分說的塞他手裡。青年看眼冰糖葫蘆,又看眼歡快跑向胭脂水粉鋪的少女,表情複雜無比。他是方昱,而少女是海雲雪。下一輪獸王爭霸賽五日後舉行,海雲雪不願在鬥獸場等著,邀請方昱逛街,因沒有邀請其他人,包括萬景在內都沒跟來。方昱不打算跟著,被強拉硬拽著出來。一出來,海雲雪就帶著他來最繁華的街道,小吃,茶點買了一大堆,看到漂亮的衣裳,胭脂水粉,首飾掛件就買。但一出門,就收進儲物戒指,保持著素衣模樣。方昱搞不懂她愛好。閒逛到中午,海雲雪拉著他來到海德酒樓,這是中州最出名的連鎖酒樓之一,菜品精致而昂貴,尤其是二層隻有會員才能進入。海德酒樓是海家產業之一,海雲雪帶著方昱輕易上樓。在靠窗位置,點了滿滿一桌子菜,海雲雪一邊介紹著哪個菜好吃,一邊塞的滿嘴都是,口齒不清的嘟囔道:“晚上去寧園玩。”“寧園?”“嗯,神朝聖人之一,前內閣大學士‘寧藩公’的府邸,南贍部洲最具文化的地方,很多文人墨客都在寧園吟詩作賦,每到晚上很熱鬨,我很喜歡去。”海雲雪邊吃邊嘟囔道。方昱像木頭一樣端坐著,不動筷子,平靜道:“我對此不感興趣,海姑娘自己去吧。”“你認識青禾麼?就是你們鎮青公的二公子,他還是凡俗時來過中州,在寧園留下佳話,那一晚他舌戰群儒,與十位天帝城文豪對詩,以一篇妙手佳詞贏下‘寧園狀元’的美譽。聽說他回到青州不久,就頓悟文道,證道金丹啦。”海雲雪提起一個名字。“青禾二公子?”方昱一愣。他當然認識,而且對青禾印象很好,在西岐城時,也是青禾吩咐薑旭暗中保護他。 “是啊,你不想去看看他留的詩麼?”海雲雪像是隻鬆鼠,不停的吃吃吃,兩邊腮幫子都鼓起來,杏眼裡卻透著狡黠之色看方昱。“好。”方昱同意。海雲雪笑的開心,又往嘴裡塞了一個小包子。方昱默不作聲的看著對方,他知道邀請自己逛街另有目的,但他也想趁機弄清楚海雲雪的身份,究竟是不是第三位殺手。……華燈初上。坐落在天帝城藍心湖畔,被鬱鬱蔥蔥植被遮蔽的寧園,掛起紅燈籠,文人墨客,士子小姐,絡繹不絕的進園。寧園說是園,實則是私人府邸。因為寧藩公無子嗣,又仙逝多年,這座府邸成為無主之物,天帝城為紀念他選擇開放,成為文人墨客聚集地。久而久之,變成如今模樣。在寧園內以賞花賞月,吟詩作賦為雅,也有一些小姐在此撫琴,一曲作罷,萬一獲得某位文人賜詩,就是極大的榮幸。海雲雪進寧園後,歡快性格收斂很多,拉著方昱給他介紹。寧園麵積很大,分為‘前堂’‘中堂’‘後堂’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囊括很多小院,回廊的牆壁上提滿詩詞,千年古樹樹枝掛著祈福紅飄帶。最顯眼的是中堂一塊巨大的石碑。石碑分出幾個區域,篆刻著碑文,每一篇碑文都是一首詩詞,角落裡留有姓名和年月,石碑上方刻著【寧園狀元】四個大字。石碑前聚集很多人,品頭論足。海雲雪拉著方昱擠進來,指著角落裡一首七言絕句道:“看,這就是青禾做的詩,他也是最近一位寧園狀元。”方昱看去。【將軍出使擁樓船,江上旌旗拂紫煙。萬裡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莫道書生無膽氣,敢叫日月換新天。】莫道書生無膽氣,敢叫日月換新天!看著這兩句話,方昱腦海中浮現青禾舌戰群儒,揮毫潑墨的場景,甚至能夠想象出,當時那場爭辯,天帝城文人從哪方麵攻擊的青禾。身為鎮青公之子,不修武,隻讀書。在神朝這種崇尚武學的地方,自然是被看不起的,方昱現在放眼望去,寧園裡的文人墨客,也都有修為在身。青禾當時是真正的凡俗。天帝城文人,必然歧視他不修武學,是百無一用的書生,而青禾這句【莫道書生無膽氣,敢叫日月換新天】一定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也隻有這樣,他才會突破自我,讀成一位儒道金丹。“看你表情不會是已經猜出,青禾當時怎麼舌戰群儒的?”海雲雪還想給他介紹一下,看方昱模樣知道不用多此一舉了。方昱:“我第一次見青禾二公子,就知道他內心非常堅定。”此話一出。背後傳來一聲輕疑:“哦,你認識青禾?上次鬥詩我輸給他,讓我儒道修為停滯不前,你既是青禾之友,想必也精通詩詞歌賦,讓我看看青禾朋友什麼水平。”這聲音吸引大家。方昱和海雲雪扭頭看去,見對方是一名文質彬彬,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手捧一卷古籍珍本,身邊陪同著兩位絕色美女。海雲雪認出來,低聲道:“他是天帝城大文豪之一的‘譚斯年’,跟青禾有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