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堂主郭元全的第二個妻子,叫張碧春,她在戰亂的時候,路過一個莊子,發現了一個孤兒,還是個小女孩,心生憐憫就把她撫養在了身邊,經過張碧春的撫養,女孩健康快樂的成長,也知書達理很是厲害。如今已經成年,又是賢惠又是道德品質好,對人很善良,這都是受到了張碧春的影響。郭堂主郭元全非常看重趙無忌,就想著怎麼把他留在身邊,要他一直為自己出力,於是他就想到了這點,就是把這個養女嫁給他,這樣就是一家人了,於是上門和張夫人張碧春商量招他做贅婿,做上門女婿。張夫人張碧春也聽說過趙無忌的本事和才能極其出眾,她知道她的丈夫郭元全性子勇猛憨直,和其他堂主合不來,得有個細心能乾的人在身邊替著自己幫忙照看點,於是很多人都竭力促成他們倆結婚,這女孩也對趙無忌滿意,趙無忌也滿意對方,於是二人就選了日子,定好了時間,準備結婚。趙無忌就這樣的平白地做了郭堂主郭元全的嬌客,也就是女婿。現在趙無忌的前程就多一層靠山,更何況還是郭堂主郭元全主持婚禮,趙無忌自然滿口應承,答應了這門婚事。自打這件事起,軍中的弟兄們就改稱趙無忌為趙公子,現在趙無忌有了身份了,混得就更加好,每個人都羨慕不己,但是兄弟們也敬佩他,趙無忌本人也沒有仗勢欺人,還是跟以前一樣,對待弟兄們很是友好。其他四位堂主以馬義興為首的,他們呀都是個老大粗人,說話做事沒板沒眼的,毛毛躁躁,跟土匪差不多。這郭堂主郭元全跟這四位堂主相處的日子久了,郭元全就對他們有些看不上眼,覺得他們就是一群土匪,農痞子。很多商量的事情都商量不對,他們也給不了好的建議,所以很多次都生氣,搞得一眾人都下不了台,這就是心不和,這出事情哪,是早晚的事。馬堂主馬義興他們人多,還話多,嘴特彆雜,鬨了好幾次了,郭堂主郭元全索性就閒在家裡,喝喝茶,聊聊天,做做遊戲什麼的,就是不想和他們見麵,意見不同還見什麼麵。但是這軍情不能讓私人的感情影響,所以郭堂主郭元全就商量著三天或五日的見麵一次就行,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有時候等他們就自己商量,郭堂主郭元全他不來,那事情就他們辦了,但這樣終究會有間隙,也不給郭堂主郭元全通知。這事辦的,使郭元全越來越不高興,心中越來越彆扭,很是氣憤,憋了一肚子氣要發作。本來五個堂主一樣大,一樣的地位,可現在呢,什麼樣子了。之前誰也管理不了誰,誰也不服誰,各管各的,自己操心自己事情。 之前這要是齊心的話還好處理一些事情,處理一些政務。可現在一鬨彆扭,這五個堂主都各自發布自己的命令,或者決斷,亂七八糟的,還沒有個全麵的全盤的規矩和規劃,占了淮陽郡都大半年時間了。五位堂主都各自各人隻管帶領自己的部下,平時也沒有什麼作為,竟然還要向四方的鄉鎮要糧食,要食物,要牲口,竟然不敢出淮陽郡一步,想當初還想著打天下,真是讓人笑話。窩囊在這個地方,享受一時的快樂,這種局麵真是難看。郭堂主郭元全好幾次找他們談話,開導說應該一心,不能做吃空餉啊,我們應該訓練軍隊,往外打,占領更多的地方,擴大我們的地盤,可是幾次拿話開導,跟本沒有人理睬郭元全,於是乎他越想越氣憤,越想越鬱悶,自己的兵力也不夠征戰,到最後終究也是心灰意懶了。趙無忌呢,其實一直在觀察軍中的情況,他看出了情勢的不妙,不樂觀。於是找了個機會,跟郭元全談了談,想讓他重整旗鼓,打起精神來,跟之前一樣和其他四位堂主共同會議辦事,趙無忌就說這件事的弊處,假如郭元全老閒在私宅,另外的四位堂主聯合起來,對付他一個,這該怎麼辦,這個虧吃了可沒說處,應該積極地拉攏或者合作與其他人,這樣也可以為以後的不測做一些萬全的準備。郭元全點點頭,覺得趙無忌說的對,於是乎便聽進去了他的意見,就勉為其難的出去了幾次,時間過了沒多久,他們又鬨脾氣了。現在兩邊的感情越來越壞,都害怕對方下毒手,還又在盤算著如何收拾其他人。趙無忌勸不動郭元全,就背地裡向馬義興賠不是,跟他說些好話,打算結交,還注意聯絡,以免到時候真整個決裂。趙無忌是聰明人,郭元全看中他的才華,想把趙無忌綁在身邊,輔佐他建功立業。趙無忌也是借勢上位,誰人沒有野心,所以趙無忌如履薄冰,誰也不得罪,慢慢來總會有時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