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取3(1 / 1)

和這篇著名的檄文同時,還有性質相同的一道宣諭徐州吏民的告文說:最近胡元失誤,戰爭汝、穎,天下的人認為豪傑奮興,太平可以達到。而他隻有以妖言惑眾,不能上順從天意,下取悅民心,因此從底滅亡。等到乾坤王朝的兵雲集,他的老將舊臣,雖然有著戰爭的權力,都沒有平定叛亂的策略,是走之的,比盜賊,致使中原動**不安,城市一片廢墟,有十多年,禍亂極了。綜合說來,一筆抹殺明軍的革命意義,罵他們“凶謀”“放火”“殺人”,尤其是殺戮士大夫,千條萬條罪狀,簡直是罪大惡極。正式聲明對明軍的看法,鄭重否定自己今天以前的全部事業,更引經據典,拿軒轅成湯文王來比附,解釋起兵是為了救民,戴上為人民的帽子就這點而論,趙無忌真正不愧是明教的叛徒。從對乾坤王朝的態度說,惋惜乾坤王朝的軍隊戡亂之略無功效;倒過來,乾坤王朝以天下兵馬錢糧大勢,再加上有戡亂之略的老將舊臣,上順天意,下悅民心,他是會替胡元“立功”,共同戡亂的——就這點而論,文字上的輕重抑揚,留下一個地步,萬一情況不利,國運複興,借這由頭倒到蒙古大汗腳下,還可不失富貴,表現了他是不折不扣的騎牆主義者。兩篇文字,充滿了儒家的色彩,可以明顯看出這是諸葛南方、宋濂等人的策略,甚至可能出於他們的手筆。這一地主儒生群幾年來的作用,到這時才具體化,明軍的將領都已死亡,軍隊沒有了,大明王成為應天的傀儡,甚至被拘囚了,自然應該一腳踢開紅軍招牌,自己建立新係統,來爭取地主巨紳的支持,士大夫的同情擁護。這兩篇文字把趙無忌的一生切作兩截,前半截是貧農和窮人的頭目,此後則搖身一變,成為地主巨紳的保護人,儒家的護法;過去要破壞現存秩序,此後則一轉而為最保守最頑強的現狀維持派了。這年年底,趙無忌派大將廖永忠到滁州迎接大明王劉太保,到瓜洲渡江,在江心把船鑿沉,廖永忠徑回應天覆命,大明王、劉福通死,宋亡。從此以後,趙無忌不再提龍鳳的話,連當年鎮江西城的打敗東吳紀功碑,因為有龍鳳年號,也捶毀了。文書上的龍鳳史料,更是銷毀得一乾二淨。趙無忌死後所編的《明太祖實錄》,不提趙無忌和龍鳳臣屬關係一字。這一段曆史被湮滅、被曲改了幾百年,成為最有啟發性的曆史公案。趙無忌的文章,也成為儒家學子的座右銘:"天下兵馬錢糧,皆從天意!""天意......""天意......""天意......""天意......"在各種傳播和討論聲中,明月初升,新的一天到來。 新的一天,又是一天的忙碌。這一日清晨,陳國公府的門房,敲響了一扇大門。開門的是管事婆子,一見到外頭的人,她就露出笑容:"是周掌櫃啊,快請進,快請進!"周仁傑走了進來,笑嗬嗬地問:"大小姐在家吧?我有事稟報大小姐。"管事婆子趕緊給他倒了杯熱茶,笑眯眯地說,"你先喝口茶水潤潤嗓子,我這就去稟報大小姐,您先坐會兒。"這位周掌櫃的,是周氏一族的旁支,因為祖輩做買賣,與大明皇室交好,後來投奔周老太爺,從一介布衣一躍而成為京兆尹,官拜左都禦史,也算是周家的頂梁柱。周氏一族是大戶人家,周老太爺更是大明的國公,周仁傑也是周氏一族嫡係,他本人也有才學,又是從商,深受周老太爺的寵愛。"不必了。”趙無忌的一生,也就這麼結束了。但是他的兒子卻活得很好。一年多前,他的兒子趙德勝帶著一些隨從和家仆,來到應天府,他們想要拜見太尉張居正,求得官職,可是到了府門口,才發現門房不讓他們進去,說太尉不見客。"小的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回小的,小的不曉得啊......小的們,小的們......"這些門房的奴才們,被嚇得跪了一地,磕頭求饒,趙德勝氣得要死,“那我爹呢,我爹是不是還在府裡。""不知道啊!""小的們,這是我爹的家眷,小的們怎麼敢怠慢呢!""不管他們是誰,小的們都不知道啊......"趙德勝聽他們這麼說,更是急躁,"小的們不知道是嗎?好,我去找我爹。"說完,他帶著仆從,往外走。門房一看,急忙攔住,"少爺,您要乾什麼去啊!""我爹在哪兒,我去找他。""少爺,這是太尉大人的家眷,你不許亂闖,不許亂闖......""我爹在應天府,我不信他會不見我。""少爺。”趙無忌死後,他的家產,除了幾畝荒田外,就隻剩下一間鋪子。這是他唯一的財產,他的女兒嫁給了當時的戶曹參軍張仲堅的嫡長子張俊,作為繼室。在張仲堅的妻子去世,張俊娶繼室的同時,又迎娶了一個妾侍。張俊在張氏家族裡的位置,一直不怎麼高,在家中排行老四,但是他的娘親卻是當年張氏宗父。因為是嫡庶有彆,趙無忌對待這個嫡孫的偏愛,遠遠超越了嫡子趙俊,這也是為什麼,在趙無忌過世後,張俊在趙家沒有多少威望。但是張俊的母親張氏,也算是個聰明人,她知道如果不想被嫌棄,不想被趕出家門,就不能和庶子爭奪趙家家產,所以在趙無忌過世後,張俊就在外麵買了田地,把張仲堅的遺孀張氏抬了過來,讓張仲堅的嫡孫張俊繼承。張氏是趙無忌的妾侍,也是張俊的繼母,因此趙無忌的遺物,張氏一概不碰,反而把自己的私房分出去了許多。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隻要張仲堅還活著,這些都可以算作是張氏的私有財產,不需要交付給趙俊管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