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看來楊憲辦事不利(1 / 1)

“殿下不必擔心,臣給負責調查的官員下令今日如若查不出結果將主要官員就地正法,人皆畏死傍晚必將有結果。” 楊憲道。 “這...這樣不妥吧?” 朱標麵露憂慮道,他覺得楊憲的手段太過殘忍了,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問題,這與他一貫的主張是背道而馳的。 而坐在書案前的朱元璋卻突然滿臉讚賞之色的說道: “楊憲!你果然是個人才,這件案子辦好了咱給你升官。” “謝陛下提拔!” 楊憲瞬間激動的跪地謝恩。 “對了,咱給你看個東西。” 朱元璋說著將朱桐給的那包白色澱粉遞給楊憲。 楊憲接過澱粉仔細看了看,放在鼻子前嗅了嗅,疑惑地問道: “陛下,此乃何物?” “這個你不要管,現在又有一批私鹽被買走,但裡麵摻了此物,凡是接觸過那批精鹽者都會留下痕跡。” “接下來的事就不用咱教你了吧?” 朱元璋道。 楊憲恍然大悟,立刻便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急忙跪地道: “臣定當迅速將背後黑手以最快的時間揪出來,請陛下放心!” 隨即楊憲便離開乾清宮去繼續調查案件,太子這時走來向朱元璋問道: “父皇兒臣覺得,楊憲的手段是不是太殘忍了一些?事出有因不能隨隨便便去殺人啊。” “標兒,你太仁慈了,那些官吏要不貪汙腐敗官官相護,要不就是懶政怠政不乾事。” “如果你不逼他們永遠不會真心實意的為朝廷辦事的,元亡不僅僅是皇室腐敗,官員的腐敗是從裡到外都壞透了。” “就比如說,元末黃河泛濫,蒙元撥的救災款都被各層官員貪汙才導致了百姓起義。” “前車之鑒啊!不得不重視。”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道。 朱標這才明白父皇的深謀遠慮,頓時覺得自己還是不適合做皇帝,如此殘忍的事自己無論如何都下不了手。 朱元璋看了看朱標又說: “父皇也理解你,自幼生性善良,那那都好就是欠缺殺伐之氣。” 朱標聞言急忙解釋道: “父皇還有大哥,依我看大哥才是殺伐果斷,兒臣自然不及。” 朱元璋無奈的搖搖頭,也不像為難標兒,畢竟這種事是與生俱來的,強求不的。 現在的希望都寄托在桐兒身上了,希望他不要讓咱失望,有時間咱要好好考驗考驗他。 ...... 都轉鹽運司外, 五名官差正神情緊張地往進走,其中一名為首的年輕的官員,看著定是養尊處優慣了,白淨的手上沒有一點瑕疵走路也是優哉遊哉的。 一位年老的官員提醒道: “李大人,時間不早了,我們要抓緊時間了,不然我們都會被砍頭的。” 那名官員輕蔑的看了他一眼,說道: “切~我就不信他楊憲感隨便殺人?” 又一名官差隨即勸諫道: “大人,可不敢怎麼說,楊憲在揚州府時手底下的官員偷了一點稻種換酒就直接被他剝皮了,場麵極其殘忍啊。” “剝皮!開什麼玩笑,這是在應天府不是小小的揚州府,隻要他動我一根毫毛我必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見此人如此說,一旁的官員也不在勸諫了,反正完成不了任務處理 任務處理的是主要負責官員,與他們無關。 沒有必要觸這個黴頭,說著五名官員走進都轉鹽運司衙門。 “喲!是李公子啊..呸呸呸!您瞧我這嘴,應該叫‘李大人’” 一位吏目急忙上前去迎接為首的官員。 “都察院前來查看你部近日的賬目,快去通知你們大人。” “好嘞,您先來大堂稍等片刻。” 那名吏目急忙引著五人在大堂坐下,一會兒偏門走出一位中年男子,身後是一抱著賬本的吏目。 “李大人,所有賬目都在此處,請您查閱。” 這位男子正是都轉鹽運司使,說話間揮了揮手示意吏目將賬本交於都察院的官員。 就在這時,那位姓李的官員卻將賬目都要帶走, “李大人,貴部好像沒有權利帶走我都轉鹽運司的賬本吧?” “怎麼?這是奉楊憲之命,你以為本官原意帶啊!” 那位都察院的官員說道。 “我們可以配合貴部調查,但是帶走我都轉鹽運司的賬本需要出具相關憑據。” 都轉鹽運司使道。 “大人,我們確實無權限帶走賬本,楊大人隻是讓我們前來調查,沒有說帶走” 一名都察院官差勸阻道那位李大人。 “走!” 都察院的李姓官員道。 “大人,可是...” 那名年長的官員吞吞吐吐地道。 “可是什麼,本官走就是了。” 說罷那位官員帶著所有都察院的官差都離開都轉鹽運司。 都轉鹽運司使看著五人離開,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完了!要出大事了!” “大人,不至於吧,不就是個紈絝嗎,連查個賬本都乾不了,能捅出多大的簍子。” 一名吏目道。 “嗬!我擔心的是楊憲!此人極其恐怖,剛剛那位紈絝恐怕是要遭殃了。” “快派人去給上麵通通信!” 說著都轉鹽運司使便悄悄派人出了官衙。 馮國勝府 一名吏目悄悄來到馮國勝的書房將都轉鹽運司所發生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彙報給馮國勝。 馮國勝停下手中的棋子,眉頭緊鎖,看著棋盤猶豫不定道: “開來這楊憲辦事不利啊!不過此事涉及駙馬誰敢查?誰又敢說?” “告訴下麵的人一定緊緊盯著都察院的一舉一動,及時向我彙報。” 李善長府。 李善長也接到密探來報鹽運司的情況。 “嗬!這回看你楊憲怎麼處理!這麼多勳貴你得罪哪一個都會死,你以為老夫真的不知道案情?” “去將此消息想辦法送給李文忠,讓他知曉此事。” 密探躬身領命,轉眼間就離開了李善長府。 都察院。 劉伯溫正翻閱著各個時間段的鹽產量,一位官差回來跟他彙報道: “劉大人,都轉鹽運司的賬目沒查出來。” 劉伯溫疑惑半晌,說道: “這件事是楊憲負責,你應該去和他彙報,他現在還在城西調查,此事要緊你直接去找他彙報。” “是,大人。” 官差說完便朝著楊憲所在之處趕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