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微臣希望您能夠準允,欽天監能夠引起那些洋人進來,為朝廷辦事,在欽天監當差。” 很顯然,這個要求也是李祖白也很想提得,心裡迫切地希望,皇上能夠答應,讓那些京城裡的洋人入仕當官。 然而,賈亦韜卻是淡淡一笑,臉上現出意味深長之色,深深看了一眼李祖白,輕聲說道:“李祖白,如果朕得到的消息沒有錯的話,你好像加入了天主教?現在已經是天主教徒?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兒啊?” 此刻,李祖白真得是欲哭無淚,心裡憋屈的慌,薄玨剛剛將皇上的注意力轉移,現在又扯到自己的身上,儘管心中鬱悶,但也不敢多做遲疑,連忙答道:“是的,皇上,微臣確實是天主教徒,卻絕無私心......” “好了,好了,李祖白,不用這麼緊張,朕沒有那麼多的意思,僅僅是順口那麼一說,不要做出過多的解讀。” 賈亦韜擺手打斷了李祖白的話語,進而又朗聲說道:“不僅是你,朕還知道,徐光啟、李之藻、李天經、王微等人,朝中有不少的大臣都是天主教徒。” 說到這裡,賈亦韜停頓了一下,再次看向薄玨,臉上現出和煦的笑容,風輕雲淡地繼續說道:“朕不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也不排斥那些洋人入仕當官,報效我大明王朝。” 賈亦韜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威勢更是隨之增加。 “薄玨,告訴那些洋人,他們要想在我大明傳教,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們必須對朝廷有所貢獻,必須將西方的那些先進學問講述出來,翻譯成冊,教會工匠那些技藝。” “而且,在傳教的過程中,不得不再出現以前的事情,強迫民眾信教,改風易俗。否則,到時候彆怪朕翻臉無情,再來一次他們口中的‘南京教案’,將他們驅離大明的疆土。” 聲音是那麼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同時也充滿著濃濃的警告語威脅之意,使得李祖白又驚又喜。 “是,皇上,微臣一定會向京城裡的那些洋人傳達深意。” “好,薄玨,李祖白,望遠鏡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了,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不僅能夠做出望遠鏡,還能大規模的生產。” 賈亦韜離去了,李祖白這才真正的長舒一口氣,身心完全放鬆下來,與薄玨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出了唏噓之色,沒想到皇上對於望遠鏡會如此重視,居然到了這種程度。 這時,似乎想到了什麼,薄玨的臉上現出濃濃的感慨之色,頗為自嘲的自語道:“還真是造化弄人,想我薄玨十年寒窗苦讀,數次趕考,卻是屢試不第,沒曾想到今時今日,卻憑著西洋之學,博取到了功名,從一個寒酸的書生變為了朝廷的官員,還真讓人感覺世事無常。” 李祖白訕笑了兩下,卻沒有任何的回話。 有人講,隨著韃子的入關,清廷入主中原,漢人的災難不是一個又一個城池被屠戮一空,而是漢人的尊嚴被踐踏,再無驕傲可言。 代表尊嚴和驕傲的脊梁,或是被敲斷、雜碎,或是彎曲,低頭稱臣、稱奴,還有那句男兒稀有黃金,漢人不僅向男人低下了那顆驕傲的頭顱,還有那一雙尊貴無比膝蓋。 ;翻開曆史,不難發現,漢人的災難,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場巨大災難,滿人蠻橫的將他們粗野的文化鑲嵌進中華文化之中,使得中華文化越來越偏向奴性,漢人也缺少了那種陽剛特質。 爺,這本該是晚輩對長輩的尊稱,卻在清朝之時被濫用。 到了大清王朝,這個稱呼被用的異常頻繁,司空見慣,比比皆爺,不僅是長輩與晚輩之間,還有親朋好友,以及各種場合之上,互道一聲寒暄,開口就是一個“爺”。 不管是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見麵之時,隻要兩人寒暄,開口就是一句爺,與晚輩對長輩的稱呼不同的是,這聲爺有一個前綴,加上了對方的姓。 知微見著! 當“爺”泛濫之時,也意味著這個社會充滿著奴性,再無尊嚴可言。 清朝處處都有“爺”文化,朝堂上有萬歲爺、王爺等等,普通百姓和商賈之間,有李爺、張爺、賈爺...... 當到處都是爺之時,又何嘗不是遍地皆孫子? 所以,滿人的入主中原,是災難性的,影響是深遠的。 明朝滅亡之時,有許多的官員和百姓寧折不彎,即便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漢人依舊堅持著一個信念,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即便改變了大勢所趨,也會逃離這片疆土,脫離清廷的統治範圍,不僅是為了生活,更是身體裡的那份骨氣使然! 當這個信念被摧毀之時,留下的那些漢人都是軟骨頭,還有什麼硬氣可言? 自然而然地,那股血性也隨之被磨滅。 所以,清朝滅亡之時,沒有人留戀,更沒有人為他以身殉國,漢奸的層出不窮,愛國的信念薄弱,就是滿人奴性文化荼毒的結果,那場漢人災難的延續。 作為一名曆史學家,賈亦韜就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什麼康乾盛世? 那不過是一塊遮羞布,想要掩蓋滿清所帶來的災難,為滿清皇帝歌功頌德而已。 此刻,賈亦韜正在發呆,不斷的想著這些事情,心裡很是沉重,那種對明朝的認同感愈發的強烈,不管明朝的皇帝如何的昏庸無能,但他們都秉持著一條祖訓。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還有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這一條條信息都彰顯著屬於大明王朝的骨氣與血性,也成為了一個無形的桎梏,即便李自成打到了京城,主動講和,並願意抵禦清軍,崇禎皇帝也不願意答應的一大誘因,左右著他的決定。 自縊於萬歲山(煤山)之時,蓬頭垢麵,一塊綢緞顏麵,足以說明朱由檢信鬼神,害怕答應了李自成的要求,無顏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祖。 “啟稟皇上,錦衣衛在真定府的密探飛鴿傳書,送來消息,秦將軍已經到了真定府的地麵,若無意外的話,按照他們的行軍速度,騎兵下午就能到京城。” 賈亦韜從失神中清醒過來,聽著洛養性的講話,頓時就反映了過來,滿麵的興奮之色,連忙說道:“好好...通知禮部,立即準備一下,朕要出城十裡,親自接秦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