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1 / 1)

明末達人秀 一掌擎天 1070 字 2個月前

劉之綸與金聲幾乎是脫口而出,異口同聲地回了一句,後者更是繼續解釋道:“這次的武舉科考不同於以往,沒有在會試和鄉試獲得武舉人,一樣可以參加,隻要在初試脫穎而出,獲得前一百名,就可以進入複試,參加後麵的考試。” “與武舉人不同的是,後者即便是在初試的成績不理想,依舊可以參加後麵的比賽,隻要綜合成績達到標準,一樣可以成為武進士,甚至是被點為武狀元、榜眼、探花。” 聞聽此言,申甫激動而緊張的心情,這才真正的放下心來。 武舉科考終於拉開了帷幕,武試初試的這一天如期到來,隻見,偌大的演武場四周人山人海,裡三層外層,可謂是人滿為懷,熱鬨的同時,異常的擁擠和紊亂。 比試雖未開始,卻已經達到了一種鼎沸的狀態。 嗚嗚嗚.... 咚咚咚.... 伴隨著一陣悠長的號角之聲,鼓聲陣陣,兩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又各有節奏,頓時將氣氛推到了一個新的**,圍觀的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伸長了脖子,一個個望向場中的那二十個擂台,每個都是四四方方,將近兩米之高,數十平米的麵積。 嘈雜的氛圍之中,摻雜著各種議論之聲,話語裡充滿著興奮與激動。 “看啊,居然一下子擺出二十個擂台,照這架勢,朝廷是想三天之內就完全初試,淘汰出去大部分習武之人!” “這麼大的演武場,一下子建造了這麼多的擂台,看來,朝廷果然非常重視這才的武舉科考,僅僅是這樣的場麵,絕對超過了曆朝曆代!” “看看,看那評判台上,中央的兩人,聽人講,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南石北王’,江湖上的宗師級人物,石敬岩和王征南,恐怕也就隻有朝廷有這樣的能力,能夠請得動這般赫赫人物!” “嘿嘿...孤陋寡聞了吧,聽說,他們二人不僅是此次的主要評判,還被皇家聘任為皇家軍事學院的武術教習,授三品銜,如此高的品階教習,莫說是咱們大明,就是曆朝曆代,也沒有過!” 呼...哧.... 刹那間,人海中想起了陣陣的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卻又被此起彼伏的嘈雜所掩蓋。 此刻,場中央的那些武舉人,尤其是那些主攻武藝的習武之人,眸光閃動,眼裡滿是火熱,不時地望向主席台,對於坐在中央的石敬岩與王征南,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崇拜之意。 不難想象,如此赫赫人物,被皇家聘為武術教練,對於那些江湖的習武之人而言,皇家軍事學院將會有多麼大的吸引力,幾乎是致命性的誘惑。 隻要是一個習武之人,誰不想得到武術大師的言傳身教和指點,哪怕隻是學得個一招半式,那也是受用終身,可以大大提高個人的武藝! 這個時候,貴賓席上,朱由檢與田秀英一身勳貴士族家子弟的裝束,靜靜地看著已經開始的比試,臉上都帶著淡淡的笑意 的笑意,尤其是聽到附近傳來的陣陣議論,後者就是一陣的興奮,忍不住地叨咕道:“尤公子,皇家聘請這兩位武術大師作為教習,簡直太值了,一旦消息傳出去,為天下人所熟知,來年的武舉科考將會更加的熱鬨,參加的人也將更多,將會吸引更多的文武兼備之人。” 不知是周圍的聲音實在是過於嘈雜,還是專注於場中比武的原因,崇禎就好像沒有聽到一般,一直都在緊盯著前方,沒有任何的言語回應。 如此情形,沒有得到相應的響應,田秀英的神情頓時有一些不自然起來,興奮的神色為之一滯,閃過一絲尷尬,轉頭望向另一側的茅元儀,詢問道:“喂~你是怎麼挖到這兩個人武學大宗師的?一般人可是請不到的吧?” “貴....” 茅元儀似乎過於興奮,被場中的打鬥所吸引,本能地就要扭頭回答,剛吐出一個字,貴妃娘娘還未說完,轉瞬就反應了過來,意識到,這不是在皇宮,加上想起崇禎的之前交代,連忙改口,滿臉的笑吟吟之意,一副討好的樣子。 “田公子,你有所不知到,不管是王征南,還是石敬岩,亦或是那個程衝鬥等武學大師,他們並不是純粹的江湖俠士,早年也是軍中之人,所以,一接到朝廷的征召,立馬就趕赴京城,願意擔任皇家軍事學院的教習一職。” 這一刻,茅元儀還有所保留,並未言明全部的願意,三品官銜的加持,對於那些所謂的“大宗師”而言,吸引力不言自明。 “哦...原來如此啊~” 田秀英回應了一句,卻是拉長了聲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更是喃喃自語道:“自古以來,江湖上的那些俠士,尤其是那些宗師大家一般的人物,幾乎都是孤傲無比,不願意受他人管束,原來他們都是軍中之人,難怪這幾個人會這麼順從地聽宣,而不是遠走他鄉,過著江湖的那般快意恩仇生活。” “嘿嘿...田公子,不僅如此,不僅皇家軍事學院的武教習名家雲集,此次進京參加武舉科考的習武之人,也著實不簡單。” 說到這裡,茅元儀話語一頓,雙眼微眯,臉上說不儘的笑意,顯得很是自得,一指前方的某個擂台,朗聲道:“那,田公子,你看,那個人名叫陳王廷,家學淵源,乃是武學世家,父親和祖父皆是朝廷的官吏。” “最為難的是,年紀輕輕,僅僅二十八歲,就自創一套拳,名曰‘陳氏太極’,此人不僅身手了得,武功出類拔萃,更是熟讀諸子百家,對於經史子集,都有所涉獵,學識非常的淵博,被譽為‘文事武略,皆卓越於時’,頗有俠肝義膽之腸。” “還有那個吳殳(shū)、陸世儀、蔣發....” 隨著茅元儀的講述,田秀英認真傾聽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崇禎並沒有表麵上的那麼專注,一心隻有場上的比試,支棱著耳朵,腦袋微偏,很顯然,他對茅元儀所講的內容,也很感興趣。 一時間,崇禎不禁想起了穿越之前,自己對明史的研究,尤其是明朝末年這個時段,戰亂頻發,天下開始湧現尚武的風氣,尤其是那些擁有救世報國的有識之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