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正如您所料,畢尚書與李尚書剛一鬆口,原本有一些回落的寶鈔行情,不僅穩定了下來,還有上漲的趨勢,屬下等人這幾天投入的大量寶鈔,給市麵帶來的震蕩,已經平靜了下來,恢複如初。” 崇禎的眸子裡忽然閃過幾縷毫光,雙眼微眯了一下,想起自己這幾天的所作所為,不到五天的時間,就投入了將近四百萬的寶鈔,使得寶鈔的市麵引起極大的震蕩。 “小磊,那些惡意哄抬、炒作寶鈔的勢力,他們現在是什麼情況?” 很顯然,冷曉磊早就料到了崇禎會有如此一問,脫口就予以了回答,顯得很是從容不迫,對答如流。 “啟稟皇上,根據錦衣衛密探彙報上來的消息,那些人雖然分為多股勢力,聯合哄抬寶鈔的價格,但是,事實卻是,個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打著各自的小算盤,暗地裡吸收新流入的寶鈔,並未彙總各自收購的寶鈔,都想悶聲發大財。” “嗬嗬...好好...好一個悶聲發大財,真是天助我也!” 崇禎放聲一笑,忍不住地連連讚歎一句,臉上滿是陰謀得逞的那種得意之色,進而朗聲繼續說道:“如果不是這樣,計劃又怎麼可能這麼順利?” “要是他們的聯盟真得那麼牢靠,稍稍一對賬,朕的計劃就會不攻自破。否則的話,短短數日之內,察覺到那麼多的寶鈔流入市麵,那些人早就該感覺到寶鈔行情的不對勁,寶鈔的市場也就不會僅僅是震蕩那麼簡單了,恐怕早已崩盤了。” 儘管興奮非常,但崇禎還是按耐住心中那澎湃的情緒,不至於興奮過頭,而因此造成的喪失理性,始終保持著頭腦的清醒,對於局勢發展的把控,隨時都能夠了解。 語氣一頓,崇禎略微收斂了一下神情,麵露凝重之色,看向冷曉磊,沉聲說道:“小磊,雖然事情十分的順利,但也要時刻保持著警惕,留意京城的局勢,尤其是寶鈔在黑上的行情走向,以及那些背後操作此事之人的動向,密切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 “是,皇上,屬下明白,這就著手準備,加強京城的密探....” “對了,朕怎麼了忘了,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 原本準備出去的冷曉磊,聽到崇禎的這句話,身形為之一頓,隨之停了下來,迎向崇禎那恍然的目光,靜靜地等待後麵的話語。 “小磊,你去通知一下盧象升、駙馬鞏永固和吳邦宰等人,讓他們放緩投入市場的寶鈔數量,他們每天兌換成現銀的寶鈔總額,不要超過五十萬。” 冷曉磊遲疑了一下,並未立即回應崇禎的話語,而是轉而說道:“可是,皇上,如此一來,隨著一天天的過去,咱們的手中將會積壓兩百萬左右的寶鈔,一旦到了寶鈔崩盤的臨界點,這些餘下的寶鈔該怎麼辦呢?” “嘿嘿...不錯嘛,小磊,你終於知道動腦子了,這樣才能更有效的為朕辦事。” 崇禎爽朗地一笑,頗為打趣了冷曉磊 了冷曉磊一句,其中又不乏敲打之意,進而繼續說道:“放心吧,既然印製這麼多的寶鈔,乃是朕示意,那麼,朕就一定會發揮它們的最大妙用,不會閒置在那裡。” 說話之間,崇禎的神情變得頗為神秘起來,嘴角更是微微上揚,勾勒出一道詭異的弧度。 “是,皇上,那屬下先行告退了。” “去吧,朕等著你的好消息。” 第十天.... 乾清宮之中,崇禎依舊端坐在那裡,心情非常的不錯,就連眉眼都在泛著絲絲笑意,再無絲毫的遮掩,不再掩飾他那陰謀得逞之後的那股得意之色,幾乎都快笑出聲來。 然而,大殿裡的氣氛卻是那麼的詭異,站在那裡的畢自嚴、李長庚、洛養性和曹化淳等人是那麼的胸懷忐忑,神情隱隱有一些緊張,但更多的還是莫名的期待與興奮。 這場關於大明寶鈔的沒有硝煙的戰爭,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但卻早已經分出了勝負,隻是其他人不自知而已。 因此,令眾人興奮和期待的是,皇上這一次的斬獲幾何?那些惡意炒作寶鈔之人又將付出怎樣的代價? 畢竟,這一次的行動,就是皇上一個人在幕後操盤,目前為止,究竟賺取多少銀子,究竟投入多少大明寶鈔,他們這些人都不得而知。 畢竟,執行皇上計劃的人有好幾波,更不能私下相聚,對一下賬。 就在這時,冷曉磊自外麵快步走了進來,抱拳施禮過後,有一些喘息的說道:“啟稟皇上,眼看著寶鈔的大幅度上漲,都快翻倍了,那些炒作寶鈔的多方勢力都快搶紅了眼,隻要一有寶鈔流入市麵之上,立馬就會被他們以市麵上的最高價收購,哄搶一空。” “相對於寶鈔的麵額,麵對巨大的差價,那些手中攥有少量寶鈔的小商小販和平常老百姓,再也保持不住了,紛紛出手,拋出手裡的寶鈔,委實狠狠賺了一小筆。” “這段時間裡,隨著寶鈔的價格不斷攀升,手握有寶鈔的尋常之人越來越少,因此,今天那些最能穩得住的小老板,他們拋出的那些寶鈔,在市麵上,連一點浪花都沒有引起,全都被那幾大聯合勢力給吸取了。” 聽到這裡,曹化淳頓時著急了起來,麵有擔憂之色,忍不住的提醒道:“皇上,照這樣下去,恐怕那些勢力就會收手,不會再繼續哄抬寶鈔,炒作寶鈔的價格。畢竟,若是價格太高,普羅大眾都不再持有,他們又能將其倒手給誰呢?又怎麼賺取利潤呢?” 然而,戶部尚書畢自嚴卻是一臉的輕鬆之色,一點也不擔心,更不著急,搖了搖頭,緊接著,予以了反駁。 “廠公,你切莫忘了一點,明年開春之時,朝廷就會開放東南沿海的一些碼頭,允許商人們在陸地上與那些洋人進行貿易往來,如此一來,對於奔赴天下各地的商旅,尤其是生意重點在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商人,對於他們而言,為了趕上開春時的生意,對於寶鈔有很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