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複遼東失地(六)(1 / 1)

明末達人秀 一掌擎天 1021 字 2個月前

此言一出,刹那間,頓時堵住了那些躍躍欲試的將領的嘴,同時也說出了他們的心中疑惑和不滿之處。 “實不相瞞,一開始的時候,聽到皇上這樣的安排,本督和大家的反應一樣,心中也是充滿疑惑和疑惑,甚至於還很不滿,但是,本官後來想通了。” “在這遼東之地,韃子騎兵的強悍戰鬥力,那是出了名的,遠不是朝廷的那些新兵所能對抗的了的。可是,今時不同於往日,經過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建奴損失了不少兵力,現在正在不斷收縮兵力,放棄了許多地盤。” “尤其是這金州、複州和蓋州,全都是在遼東的東部區域,遠離建奴的老巢,更是放棄的重點,現在這個時候,即便是那些地方還殘存一些韃子,但也沒有多少兵力,並不能給袁巡撫和孫將軍造成多大的障礙。” 隨著孫承宗將事情挑明,對於袁可立與孫元化的置疑,這方麵爭取的理由,也就蕩然無存了,若是還提的話,以此來反駁的話,那就沒有意思了。 孫承宗還在繼續,但語氣一變,更加地誠懇起來。 “而且,就像祖將軍所講的,孫將軍與袁巡撫的部眾多是新兵,亦或是對遼東、對韃子不熟悉之人,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磨練一下新兵,捶打一些新軍的戰鬥力。” “可是,大人,這樣是不是過於冒險了?” 袁崇煥還是忍不住地問了這一句,滿臉的憂心忡忡之色,進而又補充道:“畢竟,麵對的是凶狠、善戰的韃子,遼東的局勢複雜,還有蒙古各部落虎視眈眈,尤其是野心勃勃的林丹汗,一旦孫將軍和袁巡撫麾下的那些將士,有一點應對不好,低擋不住,很有可能影響這個大局,甚至於會使得收複遼東失地的行動功虧一簣。” “而且,就算是要錘煉新軍,讓那些新兵經曆真正戰爭的洗禮,但是,也不急於一時啊,以後還有許多曆練新兵的機會。而收複遼東失地,乃是國之大事,切不可因小失大,因為磨煉新兵,而出現意外啊?” “遼東兵就不一樣了,打生下的那一刻起,自小就是在硝煙之中成長,伴隨著兵荒馬亂而成人,更是親自經曆過數十、甚至於上百場的戰鬥,對於韃子的作戰風格,極為熟悉,若是以遼東兵為主力,不僅更加穩妥,還是事半功倍,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 漸漸地,隨著袁崇煥這番有理有據的言詞,近乎於是一場聲情並茂的演講,使得剛剛被孫承宗潑冷水的那些將領,心裡再次燃起了希望,眼裡的光芒越來越亮。 然而,他們還未高興太久,來不及附和,孫承宗再次開口了。 “所以啊,袁大人,皇上才會有這樣的安排,收複金州、複州和蓋州這些遼東以東的區域之後,三路大軍會合在一起,齊頭並進,一起收複遼東西部區域,徹底將韃子趕出去。” 這一刻,聽到孫 聽到孫承宗的這番話,近乎於蓋棺定論,眾人知道,這件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朝廷的決心很大,已經沒有必要再爭取了,否則的話,那就是在做無用功,徒勞無益,還會惹得孫承宗不高興。 很顯然,袁崇煥也明白這一點,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糾纏,而是轉而問道:“那...孫大人,咱們遼東兵接下來的任務是....?難道就是這麼一直等待著,等到孫將軍和袁大人他們打到了海州,三岔河一帶,咱們才能行動嗎?” “當然不是....” 幾乎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孫承宗張口就予以了否定,更是進而說道:“本督剛才不是說了嗎?遼東兵也有遼東兵的任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咱們能否完成任務,將會影響著這個戰局的後續發展,關乎著孫將軍和袁將軍他們的行動能否順利完成。” 聞聽此言,眾人的精神都是一振,就好像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任務越重,也就意味著,相應的功勞就越大。 “大人,那咱們的任務是....?” 祖大壽迫不及待地問了這麼一句,整個人已經換為了另一副神采,一張臉笑得跟一朵菊花一般,顯得很是諂媚,滿含期待之色。 “嗬嗬....” 孫承宗並未立即回答祖大壽的詢問,而是對著他淡淡一笑,轉而看向眾人,神色也變得鄭重無比起來,目光幾乎是掃過每個人,片刻之後,這才緩緩張開口。 “按理來講,咱們的任務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甚至會有全軍覆沒的可能,也有可能不傷一兵一卒,任務就結束了。” 孫承宗先是賣了一個關子,深深看了一眼袁崇煥,這才直奔主題。 “正如本官開頭所講的,經過這將近一年的時間,林丹汗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恢複,野心不斷地膨脹,尤其是最近這一段時間,與黃豬皮的密使暗中往來,達成了某種協議。” “雖然還不是很清楚他們密謀著什麼,但是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遼東失地還未收複之前,將林丹汗牢牢地看住,讓其老實的待在他的牧區,不影響孫將軍和袁巡撫他們的行動。” 刹那間,眾人明白了,明白了所謂的任務是什麼,個個的神色都變得凝重無比,袁崇煥更是憂心忡忡地緊跟著沉聲說道:“可是,大人,在這遼東,咱們的總兵力雖然將近二十萬,但需要駐守的城池也很多,就算是使出渾身解數,最多也就隻能抽調出八萬人。” “然而,如今的林丹汗,連續吞並了好幾個蒙古部落之後,雖然有大有小,但他的總兵力也超過了十萬,還都是騎兵,機動性很強,先不說咱們能否壓製住林丹汗,就算是占據相當大的優勢,也很難讓其老老實實地待在原地。” “畢竟,對於蒙古人而言,他們的家也就是毛氈,全部的家當也就是那些牛羊等牲畜,若是決心離開的話,恐怕很難攔得住林丹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