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看著孫元化離去的背影,漸漸遠去,前去安排相關的事情,轉而再次將目光移到冷曉磊的身上,突然問道:“對了,小磊,那件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那件事情——” 冷曉磊為之一愣,跟著嘀咕了一句,念出這四個字之時,滿臉的不解之色,看到崇禎眉頭微皺,進而自責地補充道:“恕末將反應愚鈍,還望皇上提點一下,所指的是何事?”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關於建奴的東陵和永陵那件事情!” 崇禎脫口而出,連連這麼來了一句,進而繼續說道:“既然已經收複了沈陽和撫順,大部分的韃子都被趕回了老巢,餘下的也是或殺或斬,亦或是淪為奴隸,埋在努爾哈赤和其父輩的地方,也是時候動了。此次遼東之戰,消耗了那麼的錢糧,也該從那些韃子的先人身上著補回來。” “哦,皇上,原來是這件事情啊~!” 冷曉磊轉瞬就清醒了過來,連忙回應了一句,看到崇禎麵露催促之色,連忙繼續說道:“啟稟皇上,微臣收羅的那些民間盜墓高手,早就數日之前,就已經動身,分為兩隊人馬,若無意外的話,現在應該已經身在東陵和永陵了,正在探查其中陪葬的財物具體位置。” “嗬嗬....那就好,朕就能夠放心了。” 崇禎淡然一笑,滿意的輕輕點頭,似乎覺得自己的這種太過不好,畢竟是在挖掘人家的先人墳墓,盜取其中的陪葬品,於是神色為之一斂,變得鄭重了許多,更是借助一些話,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那個,小磊,你也知道,此次遼東之戰,不隻是打仗那麼簡單,還有遷移難民,到這遼東,諸多事宜,所消耗的錢糧,若是隻靠朝廷的調撥,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拖垮朝廷的財政,國庫再次變得空虛起來,到時候,若是再沒有進項,朝廷再也辦不了其他的事情。” “因此,為了緩解戶部的財政壓力,增加朝廷的一些財政收入,總要從一些地方找補一些,補貼遼東相關方麵的花銷。” “而且,東陵和永陵墓內的那些金銀珠寶,陪葬物,全都是不義之財,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從咱們掠奪而來,現在將其挖掘出來,不過是物歸原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 然而,在冷曉磊的眼裡,崇禎的這番言語,近乎於是在絮絮叨叨,乃是心虛的表現,挖人墳墓,盜取財物,即便再有如何偉大的理由,也是為人所不齒,為後人所詬病。 同時,冷曉磊心裡也明白,崇禎說了這麼多,越來越心虛,但也恰恰說明,對方已經下定了決心,無人所能夠更改,這番的言語,看似是在安撫自己,事實卻是,皇上讓自己覺得心安理得。 漸漸地,似乎想到了什麼,冷曉磊的眉頭微微蹙了起來,麵有遲疑之色,等到對方說完之後,這才下定了決心,緩緩張開了口,語速有一些滿。 ;“皇上,現在就挖掘東陵和永陵,取出其中的財物,是不是有一些為時過早了?” “怎麼了?難道不可以挖嗎?” “不不——不是,皇上,末將不是這個意思......” 冷曉磊連忙出口否認,看到崇禎的臉上隱隱有著不滿的情緒,更是連連擺手,以示強調,進而解釋道:“隻是末將覺得,現在個時候,就算收複了全部的失地,遼東的局麵還是有一些不穩,還是有一些韃子滯留在遼東。” “儘管韃子的綱常倫理的觀念很淡漠,但是,他們對於祖先的墳墓還是很重視,若是這個時候就挖掘東陵和永陵,勢必激起韃子的憤怒,不顧一切的報複,那樣的話,可就不妙了。” “若是林丹汗再從中作梗,在一旁煽風點火,遼東勢必再次風卷雲湧,暗流湧動,動蕩起來,反而是因小失大,不利於朝廷接下來的計劃實施。” 一時間,崇禎默然了,有一些遲疑起來,不等冷曉磊鬆一口氣,又是點頭,又是搖頭,神色愈發的堅定起來,嘴裡更是嘟囔道:“嗯...既然這樣,那就先選擇東陵一個目標,挖掘之時,再做得隱蔽一些。等過了最初的一段時間,遼東一穩定下來,邊防布置好,就算野豬皮知道了,再如何的憤怒,再如何的瘋狂報複,也是為時已晚,拿咱們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對,就這樣辦,大明現在乃是多事之秋,處處都是需要銀子的地方,如果再不弄到一些銀子,隻靠單純地印製大明寶鈔,不僅於事無補,還得非出大事不可。” “關內那麼多的地方遭受旱災,還有那麼多的災民需要安置,現在這個時候,弄到的銀子越多,就能從南洋購買更多的糧食,從而好緩解關內的糧食需求,壓下糧價。” 說到這裡,似乎想到了什麼,崇禎的臉上流露出莫名的喜意,神色有一些輕鬆,忍不住地感歎道:“還好徐光啟他們在西北推廣了新農作物,中原也種植了不少的土豆、玉米和番薯。否則的話,關內非得炸開了鍋不可,到處都是難民,到處都是暴亂的亂軍。” “而且,西南也傳來了豐收的好消息,今年收獲了大量的玉米和番薯,現在正在往中原和西北運,有了這些糧食,關內的賑災壓力又能緩和了一些,又能撐一段時間。” 然而,說這段話之時,崇禎的心思再次翻飛了起來,想到了許多,想到了天府之國,確切的來說,是想到了蜀中的那些封王,尤其是蜀王朱至澍,那可是富可敵國的主兒,比福王朱常洵還有錢。 畢竟,四川和其他地方不同,罕有天災,堪稱連年風調雨順,不僅是蜀繡的出產地,更是盛產大米,如果能夠將蜀王朱至澍收拾掉,撇開他的家產不講,單單是每年朝廷增加的稅糧和稅銀,至少翻番。 正如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就是因為占領了蜀地,他們才能夠沒有後顧之憂,糧食有了根本保障。 還有三國之時的蜀國,諸葛亮之所以對蜀地那麼推崇,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地勢,易守難攻,進可逐鹿中原,退可盤踞一方,主要還是在於他盛產糧食,旱澇保收。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沒有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