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之地.... 福建,巡撫衙門,熊文燦正坐於大廳之上,旁邊坐著東南水師元帥朱一馮,而下方的兩側,分彆是福建布政使蔡善繼、海防遊擊鄭芝龍、福建都司洪先春等人。 此刻,大廳裡一片靜悄悄的,氣氛卻是凝重不已,隱隱有著壓抑的氣息,每個人的神情都是那麼的嚴峻,這個時候,熊文燦終於開口了。 “各位,剛剛傳來消息,荷蘭人在台灣的行政長官彼得·奴易茲已經下台,由新任的什麼漢斯·普特曼斯頂替。而且,根據準確的消息,彼得·奴易茲不僅僅是被罷官那麼簡單,還將被荷蘭的朝廷問罪,將會有著牢獄之災。” “最為關鍵的是,那個漢斯·普特曼斯接任之後,可謂是動作頻頻,尤其是他們的水師,更是蠢蠢欲動,頗有隨時都有可能發動一場戰爭的架勢。” “喏~這就是漢斯·普特曼斯遣人送來的文書,聲名發動戰爭的理由。” 說到這裡,熊文燦的語氣一頓,從衣袖裡取出一個文書,遞給了朱一馮,開始在眾人之間傳閱,在這個過程中,再次緩緩開口了。 “文書裡麵,說什麼東南沿海的海盜猖獗,匪患嚴重,頻頻搶劫過往的商船,為了維護他們荷蘭人的利益,保護本國的商人商船,才會率領海軍,圍剿海盜。” 這個時候,熊文燦的神色變了變,有一些陰沉起來,轉而說道:“但是,本官卻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恐怕那個漢斯·普特曼斯居心叵測,另有企圖,動機沒有那麼簡單,各位是什麼意見?” 話音剛落,鄭芝龍正好看完文書裡的內容,毫不猶豫地站了起來,來到大廳的中央,麵對著眾人,緩緩說道:“熊大人,各位大人、將軍,末將以為,荷蘭人撤換下彼得·奴易茲,主要的因由還是在於,他們所謂的東印度公司連連虧損,為了扭虧為盈,才會讓那個漢斯·普特曼斯接任,從而能夠獲利。” “至於他們的水師蠢蠢欲動,末將也非常讚同熊大人的觀點,漢斯·普特曼斯的動機並沒有那麼單純,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圍剿海盜,維護海上的商道那麼簡單,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隱秘,應該還有針對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味道。” “想必各位大人也很清楚,僅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荷蘭人並未獲得與我朝經商的許可,葡萄牙和西班牙就不一樣了,在開放廈門和金門這兩個通商口岸之前,朝廷海禁之時,采取的‘貢舶互市’之策,在海上進行互市,在船上進行交易,他們就已經獲得了與我朝經商的資格。” “因此,末將若是沒有猜錯的話,荷蘭人打的主意就是,假借圍剿海盜之名,趁機劫掠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的商船,從而牟取暴利,做無本的買賣。” “嘿嘿....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讓他們狗咬狗,咱們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 這個時候,伴隨著一聲爽朗的大笑,洪先春忽然插了一句,繼而麵露厭惡之色,恨恨地補充道:“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全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不過是打著經商的幌子,披著商人的外皮,實則卻是一群窮凶極惡的強盜 的強盜。” “在這些年裡,他們可沒少在東南沿海禍禍,不僅僅是搶劫海上經過的商船那麼簡單,還經常在臨海之地上岸,燒殺搶掠,擄走不少的普通老百姓,累累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比海盜還可恨,簡直就是來自於西洋的倭寇。” 一時間,大廳裡再次安靜了下來,氣氛變得愈發的凝重和壓抑。 “各位大人,各位將軍,冷靜一下,請聽本官一言~” 這種寂靜的近乎於壓抑的氛圍還未持續多久,就被蔡善繼給打破了,後者的視線在眾人之間掃視了一下,見無人反對,這才再次開口。 “各位,那些洋人雖然十分可恨,但大家也不能忘記一點,不管他們誰打誰,戰場很有可能就在近海,離福建、廣東不遠,而皇上曾經也一再的叮囑和交代,一定要保證東南沿海的穩定,最起碼距離岸邊二十裡之內的海域,不準外國的戰船挑起事端。” 一語驚醒夢中人,蔡善繼之言,頓時提醒了眾人,讓他們想起了崇禎的交代, 以岸邊為基準,二十裡以內的海域,也是大明的疆域,為了保證通商口岸的穩定和繁榮,嚴禁他國挑起紛爭,東南水師必須乾涉,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雷霆手段。 在眾人思索的過程中,蔡善繼並未停下來,語速卻是微微放緩,語氣加重了幾分,頗有強調之意。 “不錯,若是那些洋人打得兩敗俱傷,咱們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但是,本官在這裡可要提醒各位同僚一下,洋人那麼做,又何嘗不是在挑釁咱們大明的法度而不顧,肆意而為呢?”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大明的律例就猶如形同虛設,再難對洋人形成約束力,雖沒有明顯的財產損失,但傷害與影響卻是極為深遠。” “而且,從皇上的種種交代和安排來看,皇上是想在海上構築一個秩序,讓那些洋人遵循大明的律例,從而好維護海上商道的穩定,以便朝廷購買到更多的糧食,從南洋的各個國家。” 這一刻,如果說,眾人對蔡善繼前麵的話還是嗤之以鼻,不以為然,並未放在心上,但聽到最後,就不得不引起重視,陷入深思之中,權衡其中的利弊。 雖然身處福建,距離中原有著萬裡之遙,但眾人也十分清楚中原和西北的情況,旱災蔓延,使得越來越多的州府縣城深受其害,收成驟減,朝廷正是需要大量錢糧的時候。 開源節流~ 無疑有他,開放廈門與金門的海禁,允許洋人到陸地進行經商,大大增加朝廷財政收入的同時,也增加了一條購買糧食的渠道。 尤其是後者,更是重中之重! 畢竟,一旦旱災大麵積蔓延,持續數年,到時候,恐怕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糧食,顯然,維持東南沿海的商道穩定,為保障未來的糧食來源,上了一道保險。 思及於此,不少人都是豁然開朗,明白了崇禎為何尤其重視東南的商道,不隻是增加了朝廷財政收入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