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北直隸通州人閻應元(1 / 1)

這個人就在京城附近。 啟用他來整頓錦衣衛,或許可以會收到好效果。 朱由簡想到的人叫閻應元。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裡江山。” 這句詩就是閻應元寫的。 沒錯,朱由簡要找的就是那個明亡後,率領江陰城中百姓,力抗十萬清軍圍攻八十日的典史閻應元。 那個城破後,還帶領百人,馳突巷戰,殺傷清軍以千計,最後力儘被俘,罵不絕口而死的閻應元。 江陰被清軍圍困之初,閻應元本來不在城中。 他是江陰城裡的士人百姓派人縋城夜出,去城外請來的。 閻應元明知江陰城已是死地,卻依舊答應了這個請求。 在進城途中,經過七裡廟時,在牆壁上題字“事則萬無可為、死則萬無可免”。 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必死而赴死。 一個身處不入流的下僚之位,卻有著視死如歸,慷慨義烈精神的大丈夫。 他比明末清初許多占據高位卻無所作為的大官更值得尊敬。 不僅僅是他的品格,他的能力同樣如此。 江陰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江陰城對清軍的抵抗,完全出於百姓自發。 原先的縣令跑了,新來的清廷偽縣令要求剃發。 生員許用等人在明倫堂激憤地說“頭可斷,發決不可剃也”。 縣令要求衙吏抄寫“留發不留頭”的布告。 衙吏把筆扔在地上說:“就死也罷。” 從生員秀才到衙役,從鄉紳到販夫走卒,從白發老人到閨閣婦女都不願屈從於異族淫威。 不僅如此。整個江陰鄉人聞風響應,四鄉居民不約而至。 史料中記載: “三尺童子,皆以蹈白刃無憾。有不至此,共訐之。” 江陰士民把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牌位設在明倫堂上,誓眾起師 可以說江陰百姓抗清不是什麼明朝官員或宗室自上而下,指揮的結果。 完全是自下而上的呼聲,是激於一腔熱血義憤。 是百姓裹挾官吏憤起抗清。 而不是官吏鼓動百姓。 但也正因為此,城中沒有訓練有素的職業軍隊。 江陰也不是什麼資源豐富的大城。 就是這樣的條件,閻應元卻能把城中的人力、物力應用到了極限。 在短時間內清查統計城內人口和物資。 做到了人儘其才,物儘其用。 組織調度,次序輪換都極有章法,用曆史記載中的話說“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童子、老人參與殺敵,各儘其用, 甚至連盲人都傳遞磚瓦,發揮作用。 把散亂自發的民眾整合成萬眾一心的死士。 不僅隻是被動守城。還多次主動出擊,詐降襲營,智謀百出。 還有各種巧設機關,創製兵器殺傷敵人。 打出了整個明末清初,老百姓守城的情形下,清軍死傷最慘重的一役。 對比用職業軍隊隻守寧遠兩天,覺華島被屠戮,還吹噓到天上去的袁崇煥,錦州被圍困一個月不到就驚慌失措的袁崇煥。 如果說閻應元的能力是巨人,那袁崇煥不過是一個侏儒。 可以說閻應元是一個品格和能力都卓絕超倫的人物。 他的能力應該並不僅僅是守城。 而是有很高的訓練指揮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短時間內讓平民爆發出如此戰力。 如果這樣一個人物,能夠給他更合適的位置,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 想到這點,朱由簡心中熱血湧動。 他對此確實有強烈的好奇心。 機會就在眼前,他自然不會放過。 大部分人提到閻應元,第一反應就是把他和 是把他和江陰聯係在一起。 但閻應元卻並非南方人,而是北方人。 而且就是北直隸順天府通州人。 史料中記載: “應元,字麗亨,北直通州人” 崇禎十四年,才從看守通州倉庫的吏員升遷到江陰縣典史,這才從北方趕赴南方。 如果守江陰時閻應元四十歲左右,那現在的閻應元應該隻有二十歲出頭,正是有為之時。 一時之間,朱由簡迫不及待就想派人去把閻應元找來。 他從座位上站起,正要說話。 忽覺頭一陣發暈,身子搖晃,差點摔倒。 旁邊侍立的太監大驚,連忙上前扶住。 原來昨天崇禎一直在武英殿中批閱奏折,疲倦已極,不知不覺昏睡過去。 被現代人朱由簡魂穿附體,醒來之後,全副精神都放在今天抓捕袁崇煥上。 這件大事如今告了一個段落。 精神的高度緊張這時鬆弛下來,才感覺到疲憊難當,甚至有些虛脫。 朱由簡扶了扶額頭,定了定神。 心想找閻應元不急於一時,明天一早派人去也不遲,自己先回宮休息一下。 對了,自從昨天穿越,到現在一直忙於國事,連後宮都沒回去過。 至少回去見一下周皇後吧。 想到周皇後,他覺得有些恍惚。 穿越之後,原本屬於崇禎朱由檢的記憶,涉及國事軍機的依舊清晰。 涉及私人事務的,卻變得模糊起來。 這裡麵包括崇禎的後妃。 既然穿越都穿越了,總不回後宮也不行。 從根本上說,他現在就是崇禎! 該見的人總要見,該適應的身份必須適應。 拖泥帶水,毫無必要。 想到這裡,他態度果斷起來。 “回去!”他手一揮。 “爺,回哪去啊?是武英殿麼?”扶著他的太監一愣,尖聲問道。 “混賬,自然是回乾清宮。沒看見朕都累成這樣了?” 朱由簡有些惱怒,瞪了身旁的太監一眼。 心想這廝真是愚鈍,連朕想要休息都看不出來。 這太監是誰?以後換個機靈點的。 他的念頭剛一動。 身旁這個扶著他的太監的姓名,職位,就忽然在他腦海裡浮現出來。 “太監王永祚,總督東廠。” 這是屬於原本朱由檢的記憶,崇禎元年四月剛任命的。 居然是總督東廠的大太監。 昨天醒來後,陪在身邊的就一直是他。 自己聯係王世德,他也跟在身邊。 一直以為是普通的服侍太監。 沒想到地位不低。 “萬歲爺,這可不能怪我。”王永祚賠笑道,眨了眨眼睛: “爺在武英殿呆了五天多,小的早就勸爺回宮歇息,被罵了好幾回。” 朱由簡一愣,隨即相關記憶又浮現出來。 還真是和他說的一樣。 崇禎這幾天一直在武英殿裡處理政務。 不但是批閱大臣們源源不斷遞交上的奏折報告,還在把天啟年間遼事相關的奏疏檔案調取出來,一一查閱。 已經五天沒有回後宮了。 算起來,崇禎真是勤奮勞苦得很。 這才有昨天突然昏睡過去。 朱由簡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強烈的感情衝動。 眼眶微微濕潤。 他本是一個現代人,對崇禎也沒什麼感覺。 但現在穿越到了崇禎身上,才體會到他當這個皇帝真不是享福來著。 真是抱著一腔熱血,希望驅除外患,讓百姓重獲太平安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