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欽天監觀星台在崇文門東北方向,距離皇宮八九裡路,步行過去要半個時辰。 朱由檢自然不願意用這麼多時間走過去。 不一會兒,朱由檢換了一套麒麟服,回到德政殿內,正要和徐光啟出去時。 一旁侍候的司禮監太監李鳳翔見狀,上前提醒道: “陛下,今天不是還約了徐爾一大人來德政殿議事麼?” 朱由檢一怔,頓時想了起來,果然還有這個約定。 他略一皺眉,便道: “汝留在此處,若是徐爾一來了,讓他也去觀星台便是。” 李鳳翔領命。 一刻鐘後。 朱由檢和徐光啟在二十多個錦衣衛簇擁下,騎馬趕到了觀星台。 這觀星台是大明正統年間,利用元大都城牆的東南角樓舊址修建而成。 高約五丈,南北有六丈長,東西有七丈長。 磚塊表麵斑駁,縫隙之間長有青苔,古韻十足。 眾人下馬之後,朱由檢沒有直接上台,卻先饒有興味地帶著徐光啟圍著觀星台轉了一圈。 轉到正麵,又朝上看了一看。 心想這觀星台孤兀特起,又隻有一個向上的入口。 圍住四周,把住入口,上麵可以一個閒人都沒有。 若是聚集幾個可以信賴的人在此議事,倒是比皇宮裡方便許多。 也不怕走漏風聲,引來群臣攻擊。 這樣的條件,隻討論推廣格物窮理學,倒是有些浪費。 想到這裡,他當即對跟在身旁的高文彩說道: “文彩,你派兩個錦衣衛校尉去把禮部尚書溫體仁,還有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侍講陳仁錫也請到這裡來。就說朕命他們來此討論修曆之事。” 高文彩當即領命,把任務分派了下去。兩個錦衣衛立刻騎馬飛馳而去。 溫體仁是禮部尚書,修改曆法原本就是禮部主管之事,以修曆請他來,沒有任何可疑之處。 至於陳仁錫向來以博學著稱,天文地理諸子百家之書,無所不覽。為修曆之事,請他來商量谘詢,也算合理。 接著,朱由檢命令錦衣衛在觀星台四周圍住,不讓閒雜人等上來。 若是徐爾一、溫體仁、陳仁錫三人到了,由高文彩把他們領上來。 然後和徐光啟一起順著台階登上了高台。 高台之上安置著七八件巨大的銅製渾儀之類的觀測儀器。 在陽光照耀下,折射著青銅色光芒。 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種肅穆崇敬之意。 有一種接近天道的莊嚴感。 在觀星台靠東有一間殿房。此時門口敞開。 殿內已經有六個人,三個人坐著,三個人站著,在那裡高談闊論。 三個坐著都穿著圓領袍和官帽,顯然都是品級不低的官員。 兩個站著的,身材高大,麵色紅白,鼻子碩大高聳,眼窩深陷,相當引人注目。 其中一個灰發,年紀約莫五十多歲,手裡還拿著一個管狀物體。 另一個金發,三十多歲年紀。 從外形來看,這兩人是西洋人無疑。 不過都穿著儒士長袍,戴著四方平定帽。 他們身旁站著的卻是一個英氣少年。 身穿蔥白錦袍,劍眉英目,雙眸如星,一看便知是貴家公子。 年齡和崇禎皇帝差不 皇帝差不多大,也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還帶著點稚氣。 在座位上坐著的官員,其中兩個,朱由檢有些麵熟,似乎在朝堂上見過。 還有兩個卻一點印象都沒有。 這時殿內的人也聽到了腳步聲,紛紛轉頭來看。 他們都認得徐光啟,看到徐光啟身前還有一個錦衣衛高官打扮的少年,有些愕然。 錦衣衛帶著徐光啟來乾什麼? 兩個西洋人更是打了一個哆嗦。 想起了金尼閣曾經心有餘悸告訴他們的往事。 十二年前,萬曆四十四年的南京教案。 那時候西洋教徒受到不小打擊,用了三年時間才化解。 眾人正在驚疑不定時。 朱由檢已經步入殿內。 走得近了,他的麵貌卻也被看得更清楚了。 這時候,那兩個原本坐著的中年官員,忽然急急站了起來, 向前兩步,跪了下來,叫道: “陛下!” 這兩人正是熊明遇和李之藻。 他們在朝會時見過皇帝。 此時愕然發現,走近殿內的卻正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所以立刻就起身行禮拜見。 “這少年是皇帝?” 其餘四人更加驚愕,張口結舌。 再看這少年身後的徐光啟,一邊眼神向他們示意,一邊也跪了下來。 心知再無可疑。 不容多想,也都紛紛跪下。 兩個西洋教士也不例外。 “諸位快快平身。”朱由檢也無意隱瞞自己的身份,連忙叫眾人起來。 等眾人起身,朱由檢在首席坐下。 徐光啟給皇帝一一引見介紹殿內六人。 首先就是李之藻。 李之藻,字我存,杭城仁和人,隆慶五年生。 換算成西曆,是1571年出生,現在五十七歲。 二十七歲時中進士,會試第五名。 三十歲時和利瑪竇相識,從此熱衷於西學。 翻譯西學著作目前是眾人中最多的。 涉及領域包括天文、地理、算術、幾何、邏輯學。 可以說是徐光啟之外的,另一大西學巨擘。 朱由檢一邊聽著徐光啟的介紹,一邊用欣賞的目光打量著李之藻。 隻見他麵容清臒,身形消瘦,臉上血色不足,顯然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據他所知,李之藻是崇禎三年九月去世。 也就是隻有兩年的壽命了。 李之藻接受了編修《崇禎曆書》的使命之後,協助徐光啟,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操勞過度再加身體本身不好,導致五十九歲就去世。 就在去世之前,還親力親為,主持編纂刻印了《天學初函》的叢書。 收錄了包括《勾股義》《天問略》《表度說》等一共二十多種的西學書籍。 這李之藻可以說是通曉天文、地理、火器、算數、幾何、水利、儀器製作各方麵知識,文理兼通的大才。 這樣的人才,應該好好珍惜,不能讓他這麼早就去世。 “李愛卿是不是曾經製作過一個地球儀?可否拿出來讓朕看一下。”朱由檢等徐光啟的介紹停頓下來,冷不丁插嘴問道。
第30章 西學巨擘李之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