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百洛山皇太極戰敗而逃(1 / 1)

易承惠好奇問道: “毛帥是早就知道建虜要攻後路麼” 毛文龍嗬嗬道:“早知道談不上,不過料來虜酋伎倆也不外乎此,再加上那濟爾哈朗故意把我軍引到這裡,如果隻為正麵阻截,大可不必假投降,建虜故意造假象,為的是啥,?再思量下也就不難明白” 沈世魁道: “如今我東江軍兵力占優,那建虜要打贏,就隻能設法找我軍薄弱處。他見我軍後路兵少,讓我軍把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前,甚至用假虜酋放在鐵嶺城那邊做誘餌。讓我軍中路和前路主力都撲向前方。卻集中更多兵力向我軍後路突襲。隻要把後路攻破,供給被斷,?敗兵被趕過來,全軍皆亂。到那時建虜就可一舉擊潰這次東江出兵的全軍。” 毛文龍頷首:“說得不錯,?建虜戰法傳自老奴,?老奴戰法又得自李成梁大帥,俺也曾在李大帥手下當過兵,這戰法不外乎窺伺敵軍薄弱之處,下定決心,拚力猛攻,隻要擊潰一處,再順勢而攻,便有望全軍大勝。” “俺此次出兵布置,便故意把後路安排的兵少,行軍之時叮囑承祿故意讓隊列散亂,漫無章法。就是誘敵之意。虜酋如今果然上套,當真以為我後路薄弱,全力攻擊。豈知承祿率領的卻是我東江這一年訓練下來最精銳之兵。隻要我後路兵馬能頂住建虜最初幾波攻擊,我前軍再殺個回馬槍,當可大破虜軍。” 陳繼盛聽了也不由讚道: “毛帥這法子果然不錯,若是讓建虜龜縮在城內,就算能打下來,?也要曠日持久了。” 毛文龍和眾將一邊談論,?一邊領軍向百洛山而去。 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急速趕到。 此時張繼善和毛有功、毛有傑率領的四萬人在此前便已回援。 三路軍馬會師之後,毛文龍簡單了解戰況。 一天前,建虜主力忽然從後方湧出,殺向後路軍。 不過毛承祿因為得到毛文龍事先囑咐,早就處於戒備提防狀態。 建虜想利用出其不意的突襲,迅速殲滅後路軍的企圖很快破滅。 毛承祿站穩腳跟,利用百洛山的地形,建立起堅固的防守陣地,打退了建虜一輪又一輪的猛攻。 這後路軍承擔押運輜重的任務,最不缺的就是各種軍器和火器。 作為東江軍中的精銳,所用的武器在現在的東江軍中又屬最好,大量都是從江南運送來,做工極精良。 接觸近戰時,東江軍用的長刀,劈砍之下,竟然時常把建韃的兵器斬為兩段。。 遠距離時使用的強弩,也是江南高手匠人精心打製,?威力巨大,?有些情況下比火器更適用。 當然火器是東江軍善用的特長,?鳥銃、火炮的搭配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毛承祿率領的這部分士兵,在平常訓練中的表現就出類拔萃,士兵的技能都嫻熟無比。 論戰鬥力,這後路軍實可以一敵二,甚至以一敵三。 因此,建韃的七萬主力撲過來廝殺,就如同碰上了鐵壁。 有些曾經經曆過渾河血戰的建韃,驚恐的發現,眼前的這支東江軍戰力之強,完全超過了天啟二年他們碰到的石柱白杆兵。 白杆兵主要還是單一長兵器的運用,而這支東江軍長兵器、短兵器、火器、遠程發射武器的配合嫻熟至極,天衣無縫。 幾輪衝殺下來,建韃死傷慘重,而東江軍的傷亡無幾。 親自在陣中指揮的黃台吉,也很快看明白碰上了硬骨頭。 他覺得自己可能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本來想找東江軍最薄弱的地方擊破,現在似乎碰上最堅硬的地方。 飯團探書 但已經交戰上了,即便明知是錯誤,也隻能硬咬著牙繼續貫徹下去。 否則一旦軍心動搖,那就是徹底潰敗,再無收拾餘地。 即便最難啃,也必須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至少眼下在百洛山這個局部,後金的兵力仍舊占有優勢。 這裡的東江軍畢竟隻有兩三萬。 就算這些東江士兵戰鬥力再強,也是人身肉長的,隻要鏖戰的時間足夠長了,他們終究也會體力耗儘,那時一定能戰而勝之,就如後金當年渾河一戰還是憑人數優勢拖垮了川兵和浙兵。 於是黃台吉下令韃兵把裹挾在軍中的剃頭遼民,換上八旗軍服,給一些簡單兵器,驅趕上前衝殺。一批再換一批。 先消耗東江兵銳氣體力,然後韃兵再輪換上前。 這回不是猛衝猛打,而是儘可能使用楯車在前遮擋掩護,儘量減少傷亡,上去略微衝殺一陣。就退回,再輪換其他批次。 也算八旗兵訓練得力,進退嚴明,才能使用這種戰法。 如果指揮稍微混亂,這種一批衝殺一陣就退回再輪換的做法,很容易把有序退換變成恐慌式潰退。 如此鏖戰了兩個時辰。 退回的韃兵向黃台吉報告,對戰的東江軍已經明顯出現體力下降,戰力減弱的跡象。 對方射的弓箭弩箭,射程都已經大大縮短。 近戰時士兵格擋刺殺的力量也明顯減弱。 隻是火器射擊還依舊猛烈,看來所帶的火藥和彈丸相當充足。 黃台吉知道,如果拖的時間太久,在大馬山和帽子山的明軍得到消息回援,那這仗就輸定了。 於是咬牙下令八旗兵再次全力衝擊明軍防線。 這些建韃士兵,也知道這一仗關乎後金存亡,要是輸掉了,那他們繼續隨意奴役漢民的好日子就一去不複返了。 於是也都和打了雞血一樣,兩眼通紅,咬牙切齒的拚命上前衝殺。 但說來也怪,對麵的東江軍見建韃再一次全力衝殺過來,力氣似乎突然又恢複了不少,鳥銃火炮的威力依舊不必多說,箭射刀砍槍刺也都淩厲無比,甚至似乎比最開始還強不少。 建韃前線官將見這情形都有些心寒膽怯,生出退意。 但黃台吉在後麵高處查看戰場情形,知道此刻再退,隻怕就真的完了。 咬牙怒吼道,敢退者格殺無論。 阿濟格、嶽托等貝勒此時也都親自上前壓陣催戰。 嶽托等鼓舞士氣說對麵東江軍分明力竭,現在不過是強弩之末,回光返照。 如此又酣戰了近一個時辰。 建虜死傷慘重,原本七萬兵,已經死傷兩萬多。 黃台吉也心急如焚,他知道再這麼拚下去,要是還吃不下這支東江軍,那等東江軍前隊殺回來,就大事不妙了。 &nb bsp;他早就派多鐸去沈陽城,摧莽古爾泰傾儘沈陽城中的韃兵,過來助戰,為何還沒有來? 黃台吉正心焦間,多鐸快馬馳到,跳下馬來,氣喘籲籲衝到黃台吉麵前。 黃台吉見他並未和莽古爾泰一起來,便知不對,但仍舊陰沉著臉問道: “莽古爾泰呢?” 多鐸呼呼喘了好幾口氣,才憤憤道: “他不肯帶兵來,說是對付區區三萬東江兵,無須全軍出動。相信汗自然手到擒來。說等擊潰這東江後路軍,和毛文龍決戰時,他一定帶沈陽兵來助戰。” 在黃台吉身邊的豪格臉色鐵青,怒道: “這莽古爾泰是真有叛心。他如此不聽汗調遣,分明是要保存自己勢力,消耗汗親率的兵力。” 多鐸也是一臉鬱悶: “我也是這般指責他。莽古爾泰卻說如今東江主力未動,他守著沈陽,不能輕出,是防備東江襲占沈陽,是出於公心。還說府庫宮殿都在沈陽城中。上次沈陽丟失,好在毛軍立刻撤退。現在要再丟失沈陽重地,就全完了,” 黃台吉哼了一聲,下垂的三角眼閃動著冷光:“他倒是會找理由。” 豪格又在山頭看了一下戰局,轉過頭,憤憂交加道: “這般打下去,我軍凶多吉少,不如把剩下六萬多兵力撤回沈陽,既能懲治莽古爾泰,也能用沈陽堅城防守。” 黃台吉卻還是有些不甘心,一揮手,說道: “要撤,也得先把這支東江軍殲滅再撤,否則我軍若撤,這東江軍在後麵追殺,就是大潰敗了。” 豪格知道黃台吉若是打定了主意,他是勸不動的。 隻得咬牙道:“我也領兵上去廝殺。” 說著一轉身,便帶領兩千五百精兵,殺入陣中。 這時東江兵已經廝殺接近一天,麵對建韃輪番衝殺的車輪戰法,兵將的力氣似乎終於開始枯竭。 陣線開始被建韃衝破。 毛承祿下令暫時向後退縮,利用後麵更狹窄的地形來抵禦建韃猛攻。 黃台吉觀察到這個情形,覺得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必須抓住時機。 於是一起身,在數百個護衛韃兵簇擁下,跳上他的馬匹,拔出腰刀,說道: “朕親自上陣廝殺。” 隨即帶領親屬於他的七千五百旗兵精銳,上向陣前。 其他韃兵見汗親自上陣廝殺,原本也疲累不堪,忽然精神振起,陷入狂熱狀態,又拚命上前去打了。 毛承祿也知這麼打下去,自己這方麵畢竟以寡敵眾,終究難以一直支撐下去。 正想著用什麼辦法,儘量減小損失地撤退。 忽然從後方傳來歡呼。 毛承祿心中一動,讓身邊親兵去北麵查看。親兵過去一看,卻見北麵的山坡,有一大波明軍正在上來。 仔細一看正是張繼善和毛有功、毛有傑率領的中路軍來支援。 親兵回報毛承祿。 毛承祿大喜,立刻讓一些士兵齊聲高喊 “後援已到。” 這喊聲一波又一波向交戰前方傳去。 正在和韃兵廝殺的東江兵聽到後,人人興奮,原本已經枯竭的力氣,瞬間似乎又恢複了不少。 奮勇向前衝殺,一改頹勢,反而又把陣線向前推進了許多。 此時一些能聽懂漢話的韃兵,韃將也聽到了對麵喊聲,知道發生了什麼麼事情。 心中怯懼,開始主動向後退卻,甚至逃跑。 這時的退勢,卻是黃台吉這邊的兵將接連砍殺多人,都難以阻止。 薩哈璘身上血跡斑斑,衝到黃台吉身邊,喊道: “汗,快下令撤退吧,再不退就晚了。” 他說話間,張繼善所帶四萬援兵已經衝上了戰場,黑壓壓一片 明軍的人數已經開始多餘後金了。 黃台吉心中再不甘,也知道現在形勢已經完全逆轉。 剛才三萬東江兵,都戰不下,又添這麼多明軍支援。 結果不問可知 如果再不退,隻怕後金主力真的要在這裡全軍覆沒,連自己都未必能跑得了。 雖然下令撤退,就會造成事實上的大潰敗。 但事已至此,毫無辦法,隻得祈求能跑出多少就跑出多少。 他嘶聲下令道:“撤退。” 撤退令下達,還算後金訓練有素,一開始還是且戰且退。 直到後麵,才開始出現大潰逃。 明軍再後麵追,後金兵拚命狂逃。 這一撤,?建韃主力一直回撤到了十裡開外豬兒山的西北山麓。 實際上一開始黃台吉就是把建韃主力埋伏隱藏在豬耳山的山穀營地裡。 這裡還有一些儲備的糧食、武器,也修建過一些防禦的石寨堡壘。 明軍就算追擊到這裡,後金也可以依托這裡的工事,做一些抵禦。 如果明軍沒有馬上追擊,這部分後金軍力就可以略微修整一下,然後回到沈陽去。 黃台吉在眾護衛兵的簇擁下,下了馬,定了定神。 隨即又派人去清點討回來的韃兵數量。 一番查核下來,逃回來的韃兵隻有四萬多,也就是將近三萬兵力都在剛才一戰中死傷損失掉而來。 黃台吉額頭青筋跳動,眼睛中布滿血絲。 這次失敗完全是他的決策錯誤造成的的。 沒有細查之下,誤把東江軍的勁旅當成了薄弱,原本想吃下去,沒有想到卻咬到了鐵棒。 這豬耳山也非絕對安全,黃台吉隨即下令剩餘殘軍回沈陽修整。 他的命令傳達下去,殘軍經過重新編組,排成隊列,誰料剛出山穀南口,就迎麵射來一陣箭雨,接著又是鳥銃齊射,頓時上百名韃兵中箭中彈。 韃兵大驚,外麵分明已經被明軍包圍。 按理百洛山那支明軍沒有追擊到這裡啊。 這時山穀外傳來毛文龍的喊聲: “爾等已被包圍,若是放下武器,出穀降了大明,或者還可以給爾等一條生路。”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