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書院裂痕(1 / 1)

在華夏曆史上,儒家的發展大致分成了四個階段。從最初的春秋戰國時的孔孟時代。這是最早期的儒家,算是小幼苗吧。說句不好聽的話,當時的儒家還真算不上有多大影響力。到了西漢武帝時期,儒家迎來了一次騰飛的機會。那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彼時的儒家雖然地位被無限的抬高了。但漢朝廷,或者說當時的漢朝天子,並沒有真傻乎乎的一切照搬儒家理念去治國。所謂的獨尊儒術,其實隻是借用了儒家的殼!儒皮法骨才是天子們真正信奉的理念!後世有些人將儒家壯大的原因,全部推到漢武帝身上,其實是沒道理的。雖然獨尊儒術確實對儒家有一定影響,卻並非全部。儒家真正的騰飛,是始自於宋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那才是讓儒家堂而皇之成為第一學派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朱程理學誕生後,儒家的影響力,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不過,朱程理學的儒家,和早期漢唐時的儒家,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彆。前者是被閹割後的儒家,幾乎喪失了血性。而後者,卻保持著儒家早期的尚武。至於到了後麵明代王明陽的心學誕生,雖讓儒家又產生了一定的變革。但於整體而言,其實並沒有讓儒家脫胎換骨!如今,範爵要祭出朱程理學這個大殺器了。這對於天穹域的儒道而言,其實並非什麼好事。隻不過,範爵卻不管這些。他認為朱程理學對他而言,更為有用。像衛君子這樣的古早儒道大家,說句不好聽的話,其實在理念方麵,和他還是有很大的衝突。相反,被閹割了血性的朱程理學,才是他想要的真儒學!至於為何要把朱程理學交給楊熹。那是因為楊熹此人,既沒有劉仁這等一心想要往上爬的野心,也不像衛君子那樣固執。楊熹算是至聖書院中,極為專注於做學問的儒道聖師了。這樣的人,拿來發揚朱程理學,再合適不過。沉吟半晌後,範爵喚來侍奴太監。“去召楊聖進宮!”侍奴太監應諾一聲,躬身而去。……君子閣。氣氛稍顯沉悶。隨著衛君子、劉仁、楊熹三人的證道。衛君子這個院主,顯然已經沒法再像以前那般,在書院中獨占話語權了。畢竟,聖師不是帝師。每一位聖師,在現在都是超凡脫俗的頂尖大佬。既然是頂尖大佬,自不可能沒有話語權。所以,衛君子也很明智的讓出了一部分權柄,交個了劉仁和楊熹。隻不過,楊熹對這些並不感興趣,依舊保持著以往專注於學問的習慣。 倒是劉仁,很快便接手了權力,並在書院眾帝師麵前成功建立了威望。隨著劉仁徹底淪為範爵走狗。他和衛君子在書院內的理念衝突,也變得越來越嚴重了。此刻君子閣沉悶的氣氛,也正是倆人所造成的。衛君子勸說劉仁莫要多插手博陽庶務,還是更多的以儒道為主。但劉仁卻不以為然,還直言衛君子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他們既然選擇了效忠範爵,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君子閣的氣氛,自然就變得尷尬了。“罷了,吾雖是院主,卻終究不是爾等……爾等自行抉擇吧。”看著頭鐵的劉仁,衛君子沉默了一下,歎息道。他隻是院主,不是眾人的老父。既然有些人要選擇跟劉仁一樣,當範爵的走狗。他這個院主也沒法強行阻攔!隻能道一句好自為之了!事實上衛君子也不反對眾人替範爵效勞。但,作為儒道之師,他們不能和劉仁那樣,毫無底線的縱容著範爵。這跟當範爵門下的走狗,又有什麼區彆?作為傳統儒道大佬,衛君子顯然不想看到這一幕。但偏偏,書院的部分帝師,卻被榮華富貴和權勢迷了眼。他們隻看到了如今劉仁手握大權,生殺予奪的風光。卻沒看到劉仁在範爵麵前猶如狗一樣的卑微!“院主早這麼想就對了!”看到衛君子讓步,劉仁也微微鬆了一口氣,笑道。他雖在這段時間內,地位大幅度的提高。但對比起衛君子來,還是沒法相比。若衛君子堅持不讓步,他還真沒啥辦法。好在衛君子選擇了讓步。衛君子聞言,苦笑了一聲,也沒說什麼。畢竟,相比起這些,他更不希望看到書院內部出現分裂,哪怕如今已經有這樣的跡象了,但尚能在他掌握之中。正自說話間,忽有唱喏聲傳來。“府尊令旨到!”聽到這聲音,君子閣眾人麵上稍稍露出些許驚訝神色。衛君子整了整衣衫,準備接旨。他的動作還沒做完,一旁的劉仁已經呲溜一聲竄了出去。“下臣劉仁,恭迎府尊令旨!”劉仁的聲音,透露著滿滿的卑微,身形更是謙卑到了極點。按道理,做為聖師的劉仁,完全沒必要這樣。但偏偏,他就這麼做了。看到這一幕,衛君子忍不住皺了皺眉。這就是他和劉仁衝突的地方。衛君子不介意書院師者為範爵效勞。畢竟,如今至聖書院已經和博陽深度捆綁了,為範爵效勞奔走也實屬正常。但你不能因此就丟了儒道師的底線啊!什麼時候他們儒道師如此沒氣節了?讓不知情的人看到,恐怕還以為此刻的劉仁是個諂媚之臣呢!這算什麼?“府尊令……召楊聖入宮覲見……”隨著侍奴太監讀完令旨,在場的衛君子、劉仁等,麵上全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範爵要召見書院之人他們能理解!但為啥你召的偏偏是楊熹?誰不知道楊熹是出了名的不喜庶務,隻專注於做學問的人?在到了博陽後,除了那次證道後,和各道對抗時,他露麵了一次外,幾乎都不在人前出現。這樣的人,範爵卻偏偏要召見,又怎讓眾人不疑惑?“這位公公,請問府尊召見楊聖是為了何事?”劉仁跨步上前,走到侍奴太監身旁,小聲問道。說話間,他更是悄然不動聲色的朝著侍奴太監手中塞了一塊靈石。侍奴太監頓時眉開眼笑,小聲道。“府尊好像是不滿於儒道如今的學派,故而召楊聖商討……”兩人的動作極為隱晦,聲音更是小的幾乎聽不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