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章 懊惱的衛君子(1 / 1)

約莫一個時辰後,劉仁從帝宮中走了出來。他的麵上,還帶著一絲恍惚的表情。劉仁怎麼都沒想到,範爵召見他是為了儒道學派的事情。他居然成了第二個楊熹?對此,劉仁自然不會排斥。他巴不得自己在範爵心目中的分量越重越好呢。可惜的是,他要開創的學派,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讖緯神學?這種神神叨叨的東西,可以說是他以往最為討厭的東西。他又不信這些。但偏偏,範爵卻讓他搞什麼讖緯神學!劉仁對此有那麼一丟丟排斥心理。但一想到,一旦他完成了任務,範爵或許進一步重用他。劉仁心中的那點小小抗拒心理,頓時煙消雲散了。若是能憑此而獲得榮華富貴,彆說是讓他改信讖緯神學了,就算讓他抹黑洞子,他都毫不猶豫!儒道什麼的,在他眼中,隻是用來換取榮華富貴的工具而已。他可不是楊熹那種純粹的學問人。“讖緯神學要怎麼搞呢……嗯,或許可以這樣。”以劉仁在儒學上的造詣,讓他如楊熹般獨自一人搞出新流派,顯然是不可能的。但劉仁可不像楊熹那般死腦筋。既然自己不行,那就找幫手啊!反正書院中如今巴結他的人多的是。他依稀記得,有幾個家夥就擅長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這幾個家夥極為不受衛君子待見。若非他們本身儒道學識極為紮實,恐怕衛君子早就將他們驅逐出書院了。自從他劉仁成聖後,這幾個家夥就開始倒向他這邊了。如今,他正好拿來當工具人。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的劉仁,快步朝著玄衣衛署衙而去。……另一邊,公羊學說的影響力開始發酵。相比起和天穹域主流理念有些格格不入的楊熹理學。公羊學說可以說完美的符合了大多數天穹域民眾的胃口。天穹域本來就信奉有仇報仇這一套。公羊學說的出現,可以說這一套說法,變得名正言順起來。甚至,就連儒道內部,也有很多人對公羊學說驚為天人。原本稱得上統治著儒道的至聖書院。在公羊學說的出現後,隱隱出現了分裂。一部分公羊學說的狂熱信徒,開始質疑起至聖書院的正統性了。畢竟,號稱儒道領袖的至聖書院,開創了“楊熹理學”這種歪理學說。而學宮,卻偏偏搞出了公羊學說!很多公羊狂熱信徒,開始暗搓搓的聯係起學宮。整個儒道,變得暗流湧動。對此,至聖書院自然也有所察覺。按道理,至聖書院怎麼也得整肅這樣的苗頭才是。但偏偏,直到如今,至聖書院卻依舊不見任何動靜! 這讓很多儒師都感到大為不解。“諸位,你們說著到底是怎麼回事?書院如今人心浮動,不少同仁都有倒戈學宮的跡象,但偏偏院主卻始終沒出麵。”“確實令人費解,書院若真出現分裂,今後吾等儒道領袖名頭還能不能保住?”“院主到底在乾嘛?為何坐視不理?”“咦?汝等竟然還在巴望著院主?難道汝等不知,最近院主都快走火入魔了嗎?”“什麼情況?院主怎麼了?”“哎,這公羊學說確實無懈可擊,就連院主都快成了公羊信徒了!”“啊……這!”書院的儒師們全都傻眼了。他們這群非公羊信徒的儒師,都還巴望著院主衛君子出來力挽狂瀾呢。誰知,就連衛君子本人,都沉迷於公羊學說了。這簡直讓人無語至極!……君子閣。衛君子的麵上,滿是糾結的神色。學宮的一些理念,和他信奉的儒道,自然是有根本的衝突。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從未考慮過倒向學宮,或者和學宮合作。他選擇博陽,正是因為看重範爵重視儒道的原因。但偏偏,學宮那邊卻突然開創出了儒道分支的公羊學說!對於公羊學說……哪怕衛君子再怎麼討厭學宮,他也不得不承認,公羊學說完美符合了他的理念!換句話說,他是狂熱的公羊學說擁護者。也正因為如此,衛君子變得格外的糾結。作為公羊信徒,如今他卻在和學宮作對?但若倒向學宮的話,偏偏學宮的很多政策,又不利於儒道。這讓身為儒道領袖的衛君子,幾乎快分裂了!到底該何去何從?繼續留著博陽輔佐範爵?似乎也不太合適。衛君子又不傻,怎能看不出範爵一直在有意無意的架空他在書院的權力?甚至,都開始邊緣化他了!他留著博陽,說是輔佐範爵。但事實上卻是當著鹹魚!若是倒向學宮,偏偏學宮那邊的很多政策,對儒道很不友好。他無法邁過內心最後這一關!隻是,要是讓他再和學宮作對,他偏偏又是公羊擁護者。“罷了罷了,反正我現在也是閒人一個,就暫且留在博陽靜觀其變吧。”“至於書院……愛怎樣就怎樣吧!”衛君子似乎再也不複往日的野心,變得消沉無比。這倒不是學宮推出公羊學說,讓他打擊到了。而是,他不斷被範爵邊緣化,讓他生出了消極的思想。再怎麼說,衛君子也是個有抱負的人。但偏偏,在博陽因為範爵對他忌憚的緣故,讓他漸漸淪為邊緣人。心高氣傲的衛君子,心中如何不鬱悶?然而因為,他是通過範爵的心得而證道的,使得他現在想反抗範爵都難。“早知會有今日,我當初就不該心急,貪圖範爵的證道心得,哎!”衛君子搖了搖頭,歎息道。他承認,當時他著急了。這才中了範爵的圈套!畢竟,以他衛君子的資質,他本該走出屬於自己獨特的道的。然而因為接受了範爵的證道心得,讓他永遠不可能超過開道人範爵了!如今想想,衛君子心中自是後悔的很。若是他不心急,滿滿尋求證道之法,又怎會被範爵死死拿捏住?就算到時候依舊和博陽合作,他在範爵麵前,也隻會是合作者身份,而非現在的下屬身份。一招錯,滿盤皆輸!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衛君子懊惱到了極點,越想越是不甘。隻是,事情既已發生,他想改變都沒有機會了。事實上,也正因為這一點,衛君子才徹底熄滅了倒戈的原因。否則,此刻的他,說不定已經倒向學宮了。畢竟,學宮雖不待見儒道,但卻也沒有排斥儒道。隨著公羊學說的誕生,未來儒道在學宮的地位,恐怕還要上升。作為儒道領袖,衛君子自然希望看到這一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