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馮傑的證道,是範爵接下來的部署中,極為關鍵的一環。隻有這倆人證道了,博陽才能繼續拉近和學宮方麵的聖師差距。同時,方毅、馮傑成為聖師後,也能進一步的平衡眼下在博陽權柄日漸增多的劉仁!作為洞子的轉世,範爵對於帝師手段方麵的運用,早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從最初的扶持古溪,將其當做鎮壓博陽舊有勢力的利刃。到博陽舊有勢力分崩離析後,古溪失去價值,被範爵一腳踢開,引入至聖書院沙旦取而代之。再到為了抗衡學宮,納入至聖書院!但他又憂心至聖書院話語權太大,立馬扶持了書院內部野心勃勃的劉仁,以此來削弱衛君子的話語權。等衛君子被削弱的差不多了,範爵怕劉仁權勢過大,這不,又立馬扶持了劉仁身邊的方毅、馮傑二人。這一套連環招下來,無不證明範爵在帝王心術方麵,確實玩的很溜。這是一個天生梟雄的本能。哪怕,這一世的範爵,對於世俗權柄並沒有太在乎了。但在本能之下,他依舊選擇了玩平衡!可以預見,若是未來方毅、馮傑和劉仁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範爵百分百還會繼續扶持新的“傀儡”出來,和這些人打擂台。而他本人,則在帝宮內遙控著一切,超然物外!從帝王角度而言,範爵無疑是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帝王。但從整個天穹域角度來講。範爵,或者說洞子,應該是失敗者。畢竟,當年的洞子,在統一天穹域後,除了給天穹域帶來了一個師者體係,以及從後世抄來的各種典籍外,就什麼都沒有留下了。他之所以會被世人尊為至聖先師,說白了這家夥會營銷炒作自己。以至於讓世人都以為洞子造福了整個天穹域。當然,統一之功不可抹殺。隻不過,當時的天穹域,就算沒有洞子站出來統一天下,也會有什麼孔子、窟窿子之流的站出來,肩負起統一之責。到了如今的範爵,甚至連統一功德都沒了。簡單來講,範爵就是個擁有帝王心術的自私鬼罷了。他想的永遠不是芸芸眾生,而是自己!這一點,從他如何控製博陽就能看出了。……方毅、馮傑二人雖非儒道頂級人才。但由於他們一隻腳已經踏入半聖的緣故,此番證道倒也沒花費太多時間。幾乎隻用了半個多月。倆人雙雙踏入聖師段位。至此,博陽方麵擁有了七名聖師。總算不比學宮差太遠了。方毅、馮傑的證道,對於博陽而言,影響力也是巨大的。一些因為儒道學派之爭,而對博陽處於觀望狀態的師者、修士,在知道方毅、馮傑證道後,頓時加快了投奔博陽的速度。
第1746章 此事不好辦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