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提在嗓子眼的一口氣總算鬆了下來,還好,沈括沒有再給他反水,要不然他真是當眾下不來台。 趙敏注意到趙顥和趙頵看趙頊的眼神起了變化,如果說趙頊獲勝,他們還有點不太上心的話,那軍器監這件事提完之後,他們都慎重地打量了一下趙頊,顯然他們可能意識到趙頊已經出招了,而且還是很重要的一招,目的就是想領先他們一個身位! 特彆是趙顥,他那瞬間閃現的陰晴不定的眸光令趙敏很是懷疑,莫非蘇頌的這小岔子就是他搗鬼的?看來趙顥他們已經是不甘寂寞了埃 趙敏很是鄙夷,怎麼,不懂得建設性地做事,給自己加分,就懂得背後給人下絆子,使陰招嗎,那不是比頑固保守派還來得更加惡心? “好,既然你有這個意願,那朕就批準你為軍器監監長……正五品,機構暫時先掛在中書省下,等你做出成績了,朕再考慮這隸屬關係事宜。”趙曙語氣其實並不那麼擲地有聲,因為他確實心裡不是那麼踏實,他固然覺得趙頊的這個提議不錯,以後至少再麵對西夏的時候自己能多幾分底氣,可是這種創新的改革之事,他還真是破天荒頭一次乾…… “皇上,此事還需再議。”韓琦大踏步出列,認為自己必須站出來了,今天的事很是詭異,趙曙已經破了好幾項規矩,他不能任皇帝任性妄為下去了,要是如此的話,還需要他們這批頂級重臣乾什麼,那不是一言堂了嗎?一旦皇帝形成一言九鼎的習慣,那濮議之爭就會戛然而止,自己的功勞如何彰顯? 韓琦沉聲道:“官員進退,機構存廢,國之大事,皇上就算不多聽取我們老臣的意見,也要遵循人事的規矩,沈括未有大功,就因著任一個新設立機構的關係,連升四級,不僅人心不服,最重要的,這個規矩不能壞,這種先例千萬不能開啊,不然,朝廷如何麵對朝堂文武百官,如何給史官一個說法?” 韓琦已經計較好了,沈括任職軍器監的事,看來是不可逆轉了,不過這樣也好,空出來的昭文館一職,他回頭就加塞自己的人進去,想必皇帝看在他讓步的麵子上,應該會同意,曾公亮部分達成心願,也不好跟他糾纏。隻是沈括品級這件事,說什麼他都得頂一下,要不然他以後在百官麵前還怎麼帶隊。 沈括額頭已經冒出了汗,皇帝對他看重固然是好事,可是一下子把他捧到那種高度,隻怕是高處不甚寒,千萬不要還沒等他開展心中已經籌劃的各項事務,他就被捧殺了。 趙敏覺得趙曙做事未免太激進了一點,就算他認同做這件事,也不能一步就跨得這麼大,關鍵是這件事隻是給沈括這邊好處,當下卻對其他人沒有一點顯而易見的利益,自然會有人跳出來反對,就算韓琦不出來,想必也有其他人站出來,畢竟這種堂而皇之的場麵話,宋朝官員可是玩得很溜的,還能給他們增加官場上的風評值,他們何樂而不為。 趙敏輕撚手指,給趙頊比劃了一個“六”的手勢,趙頊心神領會,上前道:“兒臣明白父皇本意是這重要的機構品級太低了不宜,不過韓相所言確是為大局考慮,兒臣建議不妨讓沈括暫領正六品一級,到時候再根據沈括的實績進行考量,衡量進退不遲。” 韓琦不滿的情緒平抑了一些,哦?六品,嗯,還算是勉強可以接受,到時候他再要回這種品級甚至是更高品級也更要害的位子也就是了,便不再置喙。 曾公亮這時候開口了,“臣附議,六品正合適,相信在韓相的帶領下,新機構一定能對我大宋軍器整備大有益處。” 韓琦暗暗冷笑,曾公亮這是在急不可耐地給他上套,強調自己的領導責任,要是他不支持這什麼勞什子軍器監,到時候軍器監沒做出成績,倒是要賴在他頭上了? 趙曙突然轉頭看向身側後方一人,“陽修,你怎麼看?” 趙敏眼睛一亮,啊哈,原來那人就是北宋文壇的大家歐陽修啊,看起來還挺貌不驚人的嘛,氣質倒是不錯,可惜已經垂垂老矣,肯定不是她的菜。 “臣沒有彆的看法。”歐陽修淡淡道,他對韓琦和曾公亮之間的爭鬥心眼亮,他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早已經心滿意足了,無意再摻乎進他們的明爭暗鬥中,至於以後哪個皇子能走到大位,熟知史書的他知道這其中變數太多,現在對誰下注都太早了,隻要他保持中立,最少能保得自己安然退休,至於子孫他們前程,那兒孫自有兒孫福,他不打算太操心。 趙曙看韓琦和歐陽修他們都沒意見,這件事他就落定這個方案。 沈括沒想到這番交鋒之後,他就這麼連升了兩級,這倒是次要的,重要的他是看在趙敏和趙頊的支持下,願意出任這一職,回頭他還想有機會找穎王好好聊下,希望能給他工作之餘留一點時間,這樣他好研究一些其他感興趣的事。 趙曙看起來是有點累了,半倚著頭,揉了揉太陽穴。 趙敏沒打算就這麼放走皇帝,她款款走上前道:“皇上,您答應給我的那副墨寶,不知什麼時候能賜給我?” 高居簡喝道:“大膽,皇上分明從未答應過此事,你休要混淆視聽。”高居簡真是為皇帝考慮,作為趙曙身邊內侍,他很清楚趙曙的字真心拿不出手,重賞之下,到時候書法大賽必然有很多高手出沒其中,皇帝這臉可不能從他這裡丟出去,而且他很清楚皇帝的性子,若是答應下來的話,是絕對不想假手於人的。 趙敏不禁奇怪了,高居簡是不是“大膽”的代言人,不然他怎麼開口閉口就是這句台詞呢,還是自己實在是少有地一直撞他槍口上的人?不過高居簡有沒有“槍”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