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94章 用意(1 / 1)

“等等。”趙頊好奇地抬手打斷趙敏的話,他很少打斷她說話,因為他知道她的話都很有意思,而且悅耳得要妥帖到他心裡,聽聞她的聲音不下於天籟之聲,就是一種享受,可是他這次實在要問一下,“沈括和軍器監那邊的事,我會親自盯著。你剛才說個人意見,那你個人意見究竟是啥?難道不該在馬下治天下嗎?” 趙敏哼道:“我個人來看嘛,以德治國、以法律治理國家和以文化影響社會、民風這些當然要的,我大宋在這方麵都做得還行,可是就是對內的防範既太偏執了,又沒有抓到點子上,中央和各地的貪腐狀況還是層出不窮,最要命的是很多官員還光貪還不乾活,甚至倒行逆施,民怨對這方麵是最大的,這方麵就很需要改革,還有在對外方麵,國與國之間可不興我們大宋儒家說教那一套,對西夏、遼國還有其他國家,就是要整軍備戰,就是要耀武揚威,就是要培養各級將才,就是要讓將領和士兵之間有一定的熟悉度,至少精英部隊要做到這樣,不然上下不同心,誰會為我大宋賣命,保國家安定?” 趙敏一口氣說出來,這也是她穿越前看了有關宋史的資料後,得出的感想,其實她還隻是說了部分,目的讓趙頊有點觸動就好了,在他心裡悄悄種下日後生根發芽的種子。 趙敏知道就算他不說這些,趙頊遲早多少也會看出這方麵一些事,不過那畢竟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太大了,既然上天派她穿越過來了,她就順勢而為地做些拔高的事唄,畢竟像趙頊這樣,算是比較開明的皇子,從小不是禁錮在宮裡長大的,他還懂得些民意民生民心,要不然也不會成就曆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決定興起並整體上堅持下來了變法改革。 趙頊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了,趙敏說得興起,甚至有些不管不顧的勢頭,他看出來了,如果她有意隱瞞自己的身份下去的話,根本沒必要說這些,他可以蒙起眼睛,接受舒國公主突然變得很能射狼,變得很懂得比賽的謀略,變得通曉協調各方關係,可是,以前他認識的那個妹妹,舒國公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這番如此真知灼見的見識的! 趙敏發現趙頊突然間不說話,知道要給他一些時間來消化一下,用藥到她這種程度已經差不多了,過猶不及,緩了口氣,“我明天下午想去蔡襄府上,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趙頊暫時拋卻那些雜念,淡笑道:“父皇都剛陪你去過了,你還要我陪你去乾啥?” “切。”趙敏嗔道:“父皇那是去向蔡襄考察我們報刊社的創意去了呢,現在多半這事定了,你帶我去嘛,我是想……” 說著,趙敏避免隔牆有耳,抬著手示了下意,趙頊屁顛屁顛地附耳湊過來,趙敏這才說了。 其他話,趙敏不擔心被敵人聽到,反正要麼是將來的治國之策,現在完全可以說隻是她和穎王之間的清談而已,要麼是已經定的事情,這些事敵人隻要眼線到位,完全可以從皇帝和蔡襄那邊得到情報,根本從她這裡挖不出更多的東西來。 &n nbsp;趙敏最防的,就是眼下接下來要做的事不被泄露出去,隻要在辦成前階段性保密就好。 趙頊有些狐疑道:“你真想他出手?據我所知,他向來可是從不出手的,想要拿到可能沒那麼容易。” 趙敏拍了趙頊一下,嗔道:“所以才要讓你這位大皇子出馬呀,我總不能當著皇帝的麵,狐假虎威地要吧,我跟皇帝又不搭噶的,不過跟你去,我就可以在旁邊煽風點火啦,再說這大框架也是他之前點頭認可的,就讓他也為這份國家事業出份力唄,他們士大夫不是最講匹夫有責了。” 趙頊嗬嗬笑道:“你說的容易,隻怕這回你總要碰上硬釘子了。” 趙敏白了他一眼,“你死腦筋啊,我們當然要做足充分的準備再去了,喏,你那個存了有段時間的千年人參,可以拿出來送給人家了。” 趙頊眨了眨眼睛道:“我的預感果然沒錯,你早就盯上那株千年人參了,原來是把主意打到這上麵了。嗯……” “怎麼,你還舍不得不成?”趙敏有些訝異地瞅了瞅趙頊,“平時沒覺得你是那種小裡小氣的人呀。” 趙頊這才說出實情,“不是我舍不得,我本來想拿它送給蘇老爺子的。” “蘇洵?”趙敏思忖了一番,“原來頊哥哥你也有打算,那蘇老爺子身體是不好,對人參也有需求,關鍵我估計你是想拉攏有名的蘇軾那一家子吧。” “正是,眼看我再不出手,蘇洵他們家都要倒向我對手了,蘇洵、蘇軾他們父子在士林中可是很有影響力的。”趙頊不無擔憂道。 趙敏鳳眸一眯,“哥哥你放寬心,以我跟蘇洵打交道的經驗,還有我得到的消息,綜合起來判斷,恐怕蘇洵這老家夥比你認為的要來得深沉,他們家的做法也不是鐵板一塊的。” 趙頊眼睛一亮,“你對蘇洵他們那邊也有研究?” “哈哈,什麼研究,瞎搗鼓罷了,正戲都是哥哥你在辦呢。”趙敏先得體地謙遜了一下,讓趙頊的皇子兼哥哥自尊範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看他情緒爽到了,她才接著道:“蘇洵這老家夥是越老越成精了,以我的推想,當初蘇軾和蘇轍參加製科考試前,就是他給蘇軾、蘇轍兄弟倆定的策略,由蘇軾負責主捧前朝,蘇轍主批前朝,這樣他們兄弟中總有一個會得到考官和皇帝的認同。而現在的形勢,一般人從表象上可能會看好你,那蘇洵就反其道而行之,暗中安排蘇軾靠向趙顥那邊,而蘇轍靠攏趙頵那邊……” “我聽你這麼一說,越想越是這麼回事呢。”趙頊冷哼道,“我當初就在想,坊間傳聞蘇軾、蘇轍他們自己在製科考試前定下這方法,我可並沒有看出他們兄弟當時能有這般精明,原來背後是他們父親在唆使。這蘇洵太過投機取巧,我就那麼不受他待見。哼,要不是我心胸寬廣,我還真不想浪費這株人形野山參呢……不過,以他那麼老奸巨猾,他這麼安排是不是也有用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