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赤壁之戰(1 / 1)

“曹操,將我抓起來以後對我很好,為了保護嫂嫂,我無奈為他效力,他還給我賞賜各種金銀,但是由於大哥去世,嫂嫂整天都處在悲憤之中,最終去世,曹操待我太好,我也曾經在他攻打袁紹的時候,幫助他斬殺將領。”關羽說道,“隨後我聽說大哥的孩子劉封,在徐州招兵買賣,打算完成大哥的遺願,我就逃了出來,可是到達徐州一看才知道,劉封不過是大哥剛收沒多久的義子,而且還很缺乏帶兵統帥的能力,便自告奮勇前去揚州。”“還以為二哥會怪罪薑寒。”“他也是想為大哥報仇,我對統兵不是很在行,四弟回來就好了,以後我助四弟拿下曹操為大哥報仇。”關羽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鬆開薑羽。“好,二哥和子龍兄都是我最信任的人,如今左右兩軍還沒有主將,現在交給你們了。”“好。”二人回答。薑羽率領兵馬回到南陽,沿途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又讓諸葛亮書信一封遞給劉璋,劉璋也是皇室後裔,並開始散播出消息,他們和孫權的兵馬決定振興漢室,除曹操國賊,最終劉璋選擇依附薑羽。劉璋依附於薑羽,曹操則率軍攻打屬於薑羽占地的揚州,揚州內早就不剩什麼兵馬,其實諸葛亮早就建議薑羽直接丟掉,占據那部分揚州等於薑羽的占地直接分割開孫權和曹操,兩麵受敵,早晚會丟。因此城中早就布置好了一堆陷阱,等待著曹操去發現,兩天時間曹操拿下部分揚州,損失略微慘重,孫權趁機大局進攻曹操,一舉奪下全部揚州。戰爭暫時平息,這對曹操來說是好事,在古代經濟重心在北方,曹操如今勢頭正盛,為了保持這種勢頭,一年之內定會對薑羽或孫權發起進攻,因此,必須抓緊時間來招攬軍隊。薑羽想起赤壁之戰,那次戰役就是在三分天下後,孫權和劉備為了壓製曹操而進行的戰鬥,寧寒這半年來並未回到南陽,顯然和徐庶一樣被強行留在許昌。這天薑羽收到寧寒的一封秘密來信,寧寒在心中表示最多再過一個月,若是實在救不了他師傅,就闖出來,回到薑羽身邊繼續輔佐他,同時,信中還提到曹操打算向荊州強攻的事情,寧寒還表示,若是有需要,自己一直在曹操的營中當間諜也行,就是傳遞消息有些困難,半年時間也才找到這一次機會。果然十天後薑羽收到探兵來報,曹操大軍已經開拔的消息,想必這個時候處在揚州的孫權也收到消息了,這次和以前不同,他們必須互相結盟,兩軍合二一起戰鬥才可以擊敗曹操,因此,薑羽書信一封交給諸葛亮說道,“我想派你前去江東和孫將軍商量結盟一事,馬超還有守南陽,你就帶上趙冀吧。”“遵命,主公,其實臣也有此意。”說完諸葛亮就騎上馬出發了,連夜兼程,趕往揚州。 諸葛亮在柴桑見到孫權,這是諸葛亮第二次來到孫權的軍營充當使臣,由於上次的並肩作戰,孫權對其也有些好感,將諸葛亮邀請到中帳喝茶,諸葛亮在謝過坐下後,將薑羽的信交給孫權。諸葛亮舉起茶杯,掩蓋住他觀察孫權的眼神,知道看見孫權將整封信看完後說道,“天下大亂,將軍在長江以東起兵,主公如今占據蜀中,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已經消滅北方的主要強敵,雖然不慎丟失荊州,但依舊威震四海。在曹操大軍麵前,英雄無用武之地。如果將軍能以江東的人馬,與占據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與我們操斷絕同盟關係;如果不能,為什麼不早點解除武裝,向他稱臣?現在,將軍表麵上服從許昌的朝廷,而心中猶豫不決,事情已到危急關頭而不果斷處理,大禍馬上就要臨頭。”“假如像你說的那樣,薑羽他為什麼不服從曹操?”諸葛亮接著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壯士,還堅守節義,不肯屈辱投降,曹操殺死主公大哥,又霸占朝廷,視漢室為虛無,如果大事不成,這是天意,怎麼能再居於曹操這種小人之下?”“我當然不會把全部吳國故地和十萬精兵拱手奉送,一定會奮力應敵曹操。”孫權用拳頭錘了地麵一拳,“但,薑羽也就隻有十二萬兵馬,我擁有的兵馬都是他的兩倍之多,他怎麼能擔當這項重任?我也真的不放心將我的兵馬交給他管理。”諸葛亮說,“主公的英勇全天下都找不到可以與之匹敵的人,曾經助曹操計敗徐榮,敗呂布於馬下。在幫助貴軍攻打劉表的時候,也曾經,僅僅用了兩三天就拿下廬陵等城池,這些年,主公自從劉玄德去世以後,先是假死攻占了徐州,隨後親自率兵,越河千裡奔襲,奪取荊州,這樣還不夠實力統領大家麼,而且我軍中還有關羽、趙雲兩位將軍均擁有超凡的實力,曹操的兵馬大多都是北方地區的人,不善於進行水戰。所有的領地中,也隻有徐州臨海,有著寬闊的江水,徐州地區的民眾感謝劉玄德的仁治。現在歸附曹操,是在他軍隊的威逼之下,並不是心悅誠服。如今,將軍如能命令猛將統領數萬大軍,與我家主公齊心協力,一定能打敗曹軍。曹操失敗後,必然退回北方,這樣荊州與東吳的勢力就強大起來,打破曹操的勢頭,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勢,進而謀取發展,逃成敗的關鍵,就在此戰,還望將軍三思。”孫權聽完後,兩人又閒聊兩句,喝光杯中所有的茶,他就吩咐諸葛亮前去一處軍帳休息,明天再給答複。隨後他召集所有部屬們一起商議,這件事的可行性,部下們你一句我一句,吵的不可開交,似乎誰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肯讓步。“去把周公瑾招來。”孫權為難之時,想起了他哥哥孫策的謀士周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