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早就知道了王涵的到來,隻是丙誌全眼下厚積薄發,馬上就要突破到練氣四重境,梅生與他份屬同門,不管往日有沒有交情,此刻都要為丙誌全護法。故此,王涵一到,便被梅生目光逼住,頓時就被定在原地,好似中了什麼法術一般。片刻後,丙誌全身外的紫氣絞成漩渦,由頭頂靈台收回自身。“多謝住持師兄成全!”丙誌全睜眼,興奮地朝著梅生連連行禮。梅生嘴角略略揚起,真氣一吐,便將丙誌全托了起來:“這是你自己積累深厚,不曾放棄自己,倒是沒有必要謝我什麼。”丙誌全剛剛突破了四重境,卻沒想到,梅生單單運使真氣,自己便毫無抵抗之力,隻能順著梅生的力道直起身子,霎時間,丙誌全便知曉了,眼前這位住持絕不簡單,觀主將紫壽宮交給他,必有道理。想通了這一點,丙誌全更加恭敬:“積累再厚,若無師兄點破關礙,誌全也不得寸進,今後誌全必定唯師兄馬首是瞻。”梅生不置可否:“好好修行便是,進入四重境,上丹田靈台已開,此處於練氣境中雖無大用,卻是今後修行的竅要,萬萬不可輕忽。”按照大赤天道統所述,人身均有上中下三丹田,凡人入道之前,就可以開辟下丹田氣海,入道之後練氣境的核心是中丹田紫府,待到成就金丹,神識顯化之後,重中之重就會轉移到上丹田靈台。靈台開辟,也就有了另一個彆稱——識海。如今,梅生最大的倚仗,紫部洞真丹經,便在他的識海當中。這邊梅生和丙誌全一番交談,不遠處的王涵聽得真真切切,心底不由思量起來:“這位梅住持能夠指點丙道長的修行,而且看起來成效很大,那剛剛穀、寧二人的說法,似乎也不那麼可信,如今玉希臥床兩年,再等下去,隻怕人就真的沒救了,無論如何,還是先求一求梅住持!”就在王涵下定了決心,準備開口的時候,穀、寧二人也在後麵跟了過來,他們一眼就看到了丙誌全的模樣。丙誌全剛剛突破,對自身氣息的控製還不純熟,練氣四重境的修為,暴露無遺。穀、寧二人當下便有些驚疑,丙誌全困在練氣三重境已有十年,其間不知求了多少人的指點,都沒有任何辦法,此刻竟然突破了!正自驚疑之間,穀、寧二人又在梅生和丙誌全的身後看到了兩個熟悉的人影!那二人坐在蒲團之上,扔保持著麵向祖師殿,叫囂咒罵的模樣。背影是那麼的熟悉,不正是他們自己嗎?二人這下子徹底驚惶起來。卻見梅生目光轉來,冷然道:“穀誌純、寧誌同,身為紫壽宮執事弟子,不尊住持號令,擾亂道場、玩忽職守。今數罪並罰,當受斫魂之刑。” 言罷,梅生一抖手,之前出現的符籙,再次飄於半空。九天之外,東方青龍星宮氐宿之中,有梗河三星驟然亮起,一道難以察覺的星力,與這地上小小符紙,交相呼應。此符,即名梗河安魂符,在《紫圖內景符法》中,修習難度位列第三,與最初級的天輻遊影符、中級的招搖流珠符相比,製作難度更高,威力雖然不見得更大,但它針對修士神魂,於金丹境以下,幾乎無敵!符法引動,穀誌純和寧誌同當即便被劇痛淹沒。那種痛苦,深入靈魂,根本不是肉體受傷所能比擬。事實上,方才被梅生送出紫壽宮的,就是穀、寧二人的靈魂之體,有梗河安魂符之助,兩人的靈魂猶如生人,而且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自己已經靈魂離體。一般而言,靈魂離體,至少也要修士突破了築基境,靈魂徹底化為神魂之後,才能嘗試,而且神魂出行,絕不能見風、見光、見陰、見陽等等等等,見之立斃。築基境的神魂尚且如此脆弱,更彆提尋常練氣境修士同凡人區彆極為有限的靈魂了。僅僅片刻,穀、寧二人的靈魂便有了不同程度的殘缺。這還是梅生心軟,他若直接將梗河安魂符作用於二人靈魂上的法力撤去,兩個不過練氣境小修士的靈魂,直接暴露在陽光之下,那下場,唯有灰飛煙滅!懲戒的差不多了,梅生一揮手,將那兩人的靈魂丟回他們各自體內。飄在半空的梗河安魂符光芒熄滅,重新收回。梅生如今改修了紫部洞真丹經,在煉製符籙時頗有礙難,現存的符籙,可不能隨隨便便就消耗掉。穀誌純和寧誌同靈魂回歸體內,直接倒在地上,不僅僅有來自靈魂深處的痛苦,更有因為靈魂破損而導致的難以控製身軀。這就像是凡人的神經係統產生病變,大腦無法自如控製身體一般。懲戒了這兩人,梅生也不理會他們的痛苦呻吟,轉而注視王涵:“知州的好意,我已知曉,但那些禮物我紫壽宮並不需要,等一下還請一並帶回吧。”王涵小心翼翼地把目光從穀誌純和寧誌同的身上挪回來,此刻他已經確定了,麵前這位新任的梅住持絕不一般。王涵“咕咚”一聲,跪在地上。梅生眉毛一動,剛剛寧誌同在紫壽宮大門外說的話,其實他都聽到了,作為紫壽宮住持,掌握紫壽宮禁製,內外動靜,根本沒有能夠逃過梅生感知的存在。眼下看來,這位臨遠知州,倒也果斷。“梅道長,在下懇求道長救命!無論道長有何要求,在下都同意!”王涵一邊說,一邊磕頭。梅生倒是沒有享受旁人跪拜的愛好,真氣一吐,將王涵扶起。說起來,如今紫壽宮受到梅生整頓,整個宮內的求道之人,便僅剩柴倫和董安兩個,而且他們的資質還都不怎麼樣,作為下院,紫壽宮是有責任為紫雲觀選拔弟子的。若是長時間選拔不出一定數量的弟子,紫壽宮住持也要受罰。梅生若是想要快速收攏一批資質合格、心性也還合適的求道之人,還真是能夠用得上王涵。“也罷,我確實有用得著你的地方,先說說你因為何事求我,若是可以做到,你我互相交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