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壺山中,一處不知原本主人是什麼動物的隱蔽山洞內,魚誌清小心翼翼探出眼睛,察覺外麵沒有追兵,終於鬆了口氣。當日他父親魚龍澤被殺,他原本的好朋友、好兄弟方誌衝,立刻就領著大群誌字輩的弟子,要殺魚誌清。幸虧紫雲觀的眾位長老似乎沒有趕儘殺絕的意思,“交黃庭”這三輩的弟子,都沒有對魚誌清出手。如此一來,憑借著魚龍澤這些年賜下的各種法器、符籙,魚誌清總算是逃出了紫雲觀。又幸好方壺山山脈廣闊無比,幾經躲藏之後,魚誌清總算是把方誌衝等人徹底甩開了。“方誌衝、孫龍見,還有整個紫雲觀!你們等著,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魚誌清不報此仇,誓不為人!”魚誌清怒罵之後,卻直接哭倒在地,這麼多天的逃亡,他早已經沒了築基修士應有的模樣。修行以來一直依靠丹藥,真氣、真元是壯大了,但法術等護道的手段,卻實在稀鬆。要知道,法術之類的,雖然不如修行法訣那般直指本質,能夠令人獲得長生,但實質上法術、符籙、陣法等等這些手段,也一樣蘊含著天地的法則道理在其中,隻不過它們運用的,大多都是淺顯的,已經幾經表麵化的法則,必須是擁有極大智慧的人物,才能從它們出發,理解到一些深層次的規則。那種較深層次的規則,更為貼近天地原本法則的規則,就被修行者們稱之為“某某真義”!修行中的一切,特彆是三天諸聖所傳道統中所涉及的一切,最終都會殊途同歸。能夠明悟其中深意的弟子,就能走得更遠,若是天份、機緣、努力全都很好,說不定就可以追隨諸聖,證就聖人道果。曾經的魚誌清,天份一般,努力基本可以算是沒有,要說機緣,卻是比尋常人強出許多,一般人到哪裡去找一個魚龍澤那樣的父親?直至如今,魚誌清渾身泥土,衣物被掛的絲絲縷縷,一股子餿臭的味道更是能把野物都熏跑。狼狽至此,又有父仇在心,終於痛下決心,要努力修行了。待哭過一場,魚誌清離開山洞,尋找水源洗去一身狼狽,又走不久,忽然發現,似乎林間有人!魚誌清唯恐是追兵,趕忙隱藏起來,等摸到了近處,才發現,那些人都是光頭!魚誌清頓時想起在紫雲觀裡的時候,聽說的有關“還教”的事情。還教跟丹教、神教都不對付,魚誌清還是知道的,當下便藏得更深。“尊者去接上師,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回來。”一名還教小修偷閒與旁人聊天,正被魚誌清聽到。這些還教信徒,不斷砍伐樹木,已經清理出來了一大片空地,當中建了數間木屋,還有人在用木頭雕刻神像,那神像倒不是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