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修行傳承的演變脈絡(1 / 1)

修羅丹尊 方二點 1018 字 2個月前

猇神承雲丹的腐朽,令梅生本就感到失望的心情,更加低沉。神識中存在著神龍真義,看起來是天大的機緣,若是參悟透徹,梅生至少也會獲得五爪金龍的諸般神通。彆的都不必細說,單隻被鎮壓在堯光山內的五爪金龍,殞落之後天地為之訃告,這是何等存在?神龍一族,生來便為天地所鐘愛,絕非虛言。但很可惜,神龍真義合於神識,在梅生沒能將之參悟透徹之時,也就意味著梅生無法將這真義徹底溶於自身。而丹教的修行之法,金丹是什麼?早先便說過的,金丹不是真元又或某種能量凝結成的一個“結石”,它所描述的是一個有關於“單一狀態”的概念!修士成就金丹,他就必須是單一的,體內諸般存在,無論神形精氣,都必須是融為一體的,所有一切,都必須在表象的“不相同”之中,內在本質變為“全部相同”!神龍真義既然沉入了梅生的神識,他要結丹,就必須將神龍真義徹底與自身合一。參悟不透這道真義,那就是有不如沒有!神龍真義在梅生施展法術、製作符籙、煉製丹藥等事情之時,每每現身搗亂,這其實都隻是小問題。它的存在,必然會阻礙梅生的結丹進程。若是換一個時機,梅生不必著急有所進境,那麼這神龍真義的存在,大概率是有益而無害的,除非梅生壽元耗儘,都沒能參悟透徹,否則待他真正結丹那一日,他的根底就天生要比其它金丹修士強大無數倍。可惜,如今他必須儘快晉階金丹境,因為聶凡還等著純鈞丹救命!山水塑靈圖和猇神承雲丹都沒能幫到梅生,蘊真道人所處的年代,純鈞丹更是還沒有出現,幽澗秘府中不可能存有純鈞丹。希望就這麼幾近熄滅了,即便以梅生的道心,也不由得感到沮喪。來到藏經閣,梅生也隻能在諸多功法、秘策當中,再度搜尋希望。這些第二劫早期的種種文字記載,看在梅生眼中,大多數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參考價值。那些論述層次較低的著作,水平層次已經大大落後於現今的相關理論,而論述層次較高,主要講解化身、合體等境界的,梅生眼下還難以參考。將所有藏書通讀一遍,也就是蘊真道人自身的修行之法,於練氣、築基等階段,還有一些可取之處。梅生看著這功法有幾分眼熟,似乎與當年的正陽宗有幾分淵源,或許將來把這些功法贈給空桑派,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除此之外,也就是上百道丹方,對於梅生來說,頗具參考價值了。第二劫早期的丹藥煉製風格,與現今截然不同。當下,煉丹師大多以三個步驟完成煉丹。即純化藥力、摶結藥效、分丹化藥。 這與梅生得自《紫部洞真丹經》的五步五訣煉丹的方法,差彆很大。可是在蘊真道人留下的丹方中,似乎能夠看到一絲《紫部洞真丹經》那種煉丹風格的影子。在這裡,也有一步轉化藥力,使藥效以本來麵目再做升華,並且順勢成丹,煉丹者不在成丹時刻意分化藥力,最後丹藥能夠得到幾顆,全憑天意。藥效升華那一步,頗有九轉混元訣的影子,隻是到了最後卻又省去了乾坤紫霆訣的分丹化藥。梅生心中暗暗琢磨,《紫部洞真丹經》大約也是成書於第二劫早期的,道希真人當時或許就是受到了類似的煉丹思路的啟發,之後又依靠自身的驚才絕豔,將當時流行的煉丹術,做了進一步的發揚。隻是,分丹化藥原本就已經很困難了,再經過了類似九轉混元訣這種使藥力升華的改變之後,想要完成分丹化藥,顯然更加困難。所以,與道希真人大約處於相近年代的煉丹師們,大多不去分丹化藥,隻追求藥力的升華。可是隨著歲月流逝,煉丹師們發現,藥力升華總有極限,與一次性煉出多枚丹藥相比,藥力升華似乎也並不是那麼必要,低品級的丹藥藥效不足,大不了去煉製高品級的就是了嘛!而且,高品級丹藥明顯比低品級丹藥更能賣上價!於是,升華藥力這一步驟逐漸被摒棄,分丹化藥卻被人研究得越來越透徹,手段越來越多樣。梅生大致猜到了煉丹術在這數十億年間的,大致的變化路線,心中卻為那些煉丹師感到不值!煉丹,看起來隻是一種護道的手段,但其中又何嘗沒有包含真正的大道玄妙呢?隻為了追求多成丹,而將最精華的藥力升華舍棄掉,豈不知,這也同時舍棄掉了自身的煉丹之道!修士修行,本質上不就是生命層次的升華嗎?不能從低級升華到高級,不能從表象升華到本質,低層次的積累再豐厚又能如何?眾生均有儘頭,大限一至,還不是塵歸塵土歸土!便如那腐朽了的猇神承雲丹一樣,數十億年一過,便是濁氣與殘渣。梅生感慨一番,便也不再多想,旁人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他無權乾涉,隻是他自己,絕不會去走那樣的歧途。梅生隨手拿起最後一冊書籍,打開不久,卻是輕“咦”一聲!這也是一部丹方,可與之前那些不同的是,它所論述的,竟然是以丹藥擬金丹!這部丹方所要煉製的丹藥,以修士自身為鼎爐,一切煉丹寶材都在修士體內完成變化。與大赤天修士們修行自身的法子,非常像!若是丹藥煉成,修士就可以在本身金丹之外,擁有第二個乃至第三個金丹,無論用於對敵還是協助煉製丹藥、法器,都是不可多得的幫手!梅生瞬間就想到了很多,比如“假丹”,比如“身外化身”!前者是大赤天道承被其它道承詬病的一大缺點,而後者則是當今禹餘天修士最喜歡的鬥法手段之一。或許,這兩種神通,都肇始於第二劫早期?當然,也有可能是不同的修士,在不同的年代裡,不約而同,發展出了類似的手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