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是做慣了老師的人,對於怎樣批評學生,而在學生認識到錯誤之後,又該怎樣勉勵,那是爛熟於心。一番話講出來,配合語調語境,沒有讓句芒、羲和兩人感到絲毫羞辱,卻是激起了他們更大的勇氣,不為一時的錯誤而掛懷。英招在一旁聽著,也是歎為觀止,相比起他自己隻會嚴厲嗬斥,梅生簡單兩句話,起到的效果,恐怕強過了他百倍之多。這時,就在梅生不遠處坐著的聶凡,正好從道境中醒轉過來,他身上無聲無息,似乎就多了一重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與梅生曾經見過的幾位元嬰境修士,頗為相似!梅生心下驚喜,微笑著,等待聶凡講明情況。一旁英招的修為可比梅生、聶凡都要高出不少,一打眼就看出了聶凡變化的原因。“恭喜道友,這般水到渠成所得的元嬰道果,可謂上乘!”英招當先恭喜。聶凡樂嗬嗬拱手答謝。他果然是突破到元嬰境了!而且,聶凡此次突破,並不是那種借助丹藥之力或者其它任何外力的突破,要知道,他剛剛被純鈞丹化去了一身法力,即便有丹藥相助,尋常修士也彆想成就元嬰。但是,純鈞丹化去的法力和淨火,實質上仍在聶凡體內,並沒有憑空消失,它們都隻是換了一種無法被尋常修士利用的形態而已!聶凡在道境當中,將數百年的修行統合一遍,厚積薄發之下,忽然就領悟了某個關鍵之處,隨後體內存在著的種種力量,都被重新調動,元嬰自是水到渠成。這般成就,可以說是境界上的成就,而不是那種強行衝擊瓶頸,哪怕勉強得了元嬰的道果,也要反過來慢慢補課,前期缺失的課程補不上,想要再進一步,自然是千難萬難!早先的修行功法,大多都是追求這種水到渠成的突破的,但這種追求無疑很困難,到如今,主流的修行功法,就變化成了借助外力,到了高處之後再回頭填補不足,說起來,這種思路也未必就差了,正所謂高屋建瓴,效率一般來講,還要高一些。隻是聶凡的功法,是他結合自身與紫雲觀諸多法門,自行領悟的,很多地方,更加接近上古風格的功法。確認了聶凡成就元嬰,幾人談笑間興致更高,聶凡卻是感慨道:“誌生,可惜你隻能引他人入道境,自身卻得不到這般好處,真是太可惜了!”英招、句芒也聞言發愣,羲和心直口快,問道:“木宗主修為雖然隻在金丹境,但是境界極高,竟然不是在道境中領悟嗎?”一聽到“木宗主”三個字,聶凡頓時知道自己失言了,如今外人在場,他卻喚出“誌生”兩字,幸好沒有念出全名,還能遮掩。聶凡連忙順著羲和的話扯開,試圖補救:“唉,他這人就是有些太過大公無私,要不然,也不會停留在金丹境了。” 句芒、羲和與聶凡熱烈攀談起來,他們三個都是直來直往,愛胡鬨的性子,頗為投機。英招則恢複了言語不多的樣子,隻在一旁微笑,心底卻是疑惑:“停留在金丹境,如此說來,這位木山、或者說誌生,應當不是花溪府那裡剛剛突破了的修士了,看來,他也隱瞞了不少!說起來,這也正常,他若真是個毫無根底的散修,卻有這麼大的本領,才更加驚人吧!”與剛剛梅生一枚道篆,召來無邊星力相比,他一場講道,引眾人入道境參悟,都不是那麼驚人了。英招因為修為較高,大約能夠判斷出來,梅生剛剛真實引動的,隻是氐宿中的幾顆星辰,而後,那些星辰的力量互相傳遞,才逐漸將周天星鬥,全部激發。這是一種借力使力的技巧,隻是要將這種技巧運用出來,即便英招這等修為,也是望而興歎!星辰運轉,何等複雜,尋常修士想要搞明白一顆星辰,都是極困難的,更彆說這種波及所有星鬥的壯舉了!能夠做到這種事情,英招才斷定下來,梅生的境界之高,甚至可能比擬他們十魔宗當代宗主清轅子!不過,這真是英招誤會了。在這個世界的修士們慣常的認知中,修行有境界,這境界就是那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天地萬物的認識。認識越清晰,深度越深,廣度越廣,那麼這位修士的境界就越高。由於人類所使用語言不能完美描述世界的種種法則,所以這些認識極難成係統地流傳下來。三天諸聖做了相應的努力,就是那三種道篆。可惜,那些文字的奧妙太過深邃,就連許多境界高深的修士都理解不了,用於修行啟蒙,則隻能是一種形式。大家都知道“道篆”很重要,必須學,但學了有什麼用,大抵是不得而知的。於是,這種朦朦朧朧,難以言述的東西,就被稱為了境界。至於境界到底有多高深,該怎麼劃分,則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大家能夠參照的,隻有修為上的修行次第。而梅生能夠輕易借助星辰的力量,實則不是他的境界高到了什麼地步。隻不過,梅生有著前世的經驗,一開始就大膽猜測,這個與前世的世界差彆不算很大的修行界,物理的法則上,應當有相當程度的重合。所以,星辰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應當就是質量帶來的引力。早年,梅生在紫雲觀對此多有驗證,隻不過這一世的星辰之力,不僅僅是引力,還有許多難以直接下定論的力量,在形成影響。所以,這一世的宇宙形態,也跟上一世不同。那時候,梅生對類似“三命”的力量束手無策,難以深入研究,所以關於星辰,也就是勉強召引一下有限的力量而已,比如《紫圖內景符法》中的那些符籙。現如今,梅生得到了鈞天璧,以往不敢隨意實驗的東西,都沒有了顧忌,對於星辰的認識,當然是迅速水漲船高,畢竟這是他研究了很久的一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