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寨受挫 那就搶吧!(1 / 1)

修羅丹尊 方二點 1064 字 2個月前

223山寨受挫,那就搶吧!有關銘文的發現,以及淩風的項目組對其中規律的一些總結,在創刊的《道與自然》中都有收錄。而且,梅生還特意為此寫了一篇闡發性的文章,為銘文接下來的研究指明方向。淩風在看到梅生文章的第一時間,就興奮不已,帶著項目組迅速轉向,研究進度日新月異。與此同時,也不必擔心因為期刊刊登了有關銘文的原理,就會造成仿製品大量出現。那些能夠憑借原理,迅速推導出成熟產品的大修士,未必看得上這種還隻能作用於九品到七品法器級彆的小東西,而想要依靠這些攫取利益的人,則很難單憑原理去仿製。這種東西,從理論和實驗性質的試製不難,難點卻在工業化大生產上。關於生產工藝,論文上可不會披露。羊舌吾在詳細讀了論文之後,自覺看透了所謂的銘文是什麼,要仿製肯定不難,一邊笑話著梅生愚蠢,把原本可以保持秘密的東西,就這麼披露出來,邀名取利,實在是不智。然而等羊舌吾也跟他家族的長輩一樣,嘗試著自己動手仿製的時候,才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一連製出三枚銘文,羊舌吾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那豹子:“你是說,那什麼商會,賣銘文,都隻要十枚標準靈石?”豹子恭敬答道:“回大爺,學會商號把銘文也分了品級,九品的賣十枚標準靈石,八品的是三十枚,七品的是一百枚!”羊舌吾臉色越發難看了。他按照論文中的原理,勉強製出了九品和八品的銘文,七品的則失敗了幾次,還沒能成功。但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他製成九品銘文,用掉的原材料就已經價值兩百枚標準靈石了!與學會商號的賣價,整整相差二十多倍!八品銘文的這個差價更恐怖,至少上千倍!羊舌吾完全不能相信,那學會商號就這麼賣銘文,不會虧死嗎?事實上,羊舌吾對成本的計算還不對!他沒有計算製作銘文的人的人工支出!要知道,羊舌吾作為一名日遊修士,本身幾乎相當於元嬰境修士,他本人出手的人工費,又該是多少?平日裡,一千枚標準靈石,能請到一位元嬰修士出手做事嗎?那是想都彆想的!若是算上這個人工,羊舌吾的成本,至少搞出學會商號的售賣價上萬倍!這就是擁有成熟的工業大生產技術,和隻能實驗室少量製取的巨大差距。就如梅生上一世那樣,各種原理登載在學術期刊上,理論上全世界共享,哪怕是最尖端的武器,其實都能從公開的學術論文中,找到其作用原理。但是,怎樣把原理變成可以大規模應用的實用產品,就在於工業大生產的轉化能力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不僅要理論研究強大,同樣要技術轉化工業生產的能力強大!梅生不擔心自家學會的產業短時間內受到衝擊,信心就來源於此。在他的指點下,學會推出了產品的幾個項目組,都早早就把工業製取方法研究了出來。他們的成本之低,外人根本無法想象!其他人依靠原理逆推、仿製當然可以,但你仿製過一次之後,大約就還是會選擇直接買成品了!隻有那些真正有龐大野望,同時有遠見的勢力,才會頂著嚇人的仿製成本,試圖研究出自己的工業生產技法。這種勢力,才是真的會在未來,對學會的產業造成威脅的存在。不過這個問題,在當前的世界中,暫時也不必擔心,因為此前數十億年的發展中,這個世界因為修煉的可行,個體的絕對強大,造成了生命的各個階層的嚴重分化。那些足以修煉成仙、長生不老的個體,生活水平很可能早就超出了梅生前世的人類社會,但處於底層的生物們,則依舊處於半奴隸半封建的落後當中。倒不是特彆強大的個體對底層有什麼剝削,而是底層本身的努力方向,也是成為強大的個體。對於社會整體的結構,沒有充足的動力去改變。直到梅生開始創辦學會,他也沒有直接改變底層人類社會結構的想法,而是依靠強大的個體力量和知識,直接強行推動生產力的跨越式升級換代,最後凡人們的國度,會被生產力的變化導向什麼方向,梅生就懶得插手了。梅生前世就不是搞社會學研究的,對這一領域沒興趣。羊舌吾拿銘文沒什麼好辦法,卻又是在忍不下心中的那口氣,他自覺看到了梅生的軟肋,那就是需要大量的資源、寶材。他可不信梅生會把銘文虧本出售,製作銘文,一定又訣竅!隻是那些訣竅,《道與自然》中沒有寫,羊舌吾思慮片刻,開始寫信!他要給自己結交的修士們寫信!你梅誌生不是搞個所謂的期刊,邀買名聲嗎?那你刊登成果,隻刊登一部分,還藏一部分是什麼意思!羊舌吾相信,想要自己仿製銘文的修士,絕對不在少數,說不定,學會商號中其它幾種比銘文賣得稍差的產品,也有人想要仿製。但所有想仿製的人,肯定都遇到了與自己相似的麻煩!羊舌吾就是要聯合這些人,一起向梅生施壓,必須把降低成本的方法也講出來,否則大家一起打上門去!羊舌吾直到,憑自己,武力上是無法取勝的,他師父,玄光宗宗主又不支持他,那麼,羊舌吾就隻能再找外援了。不多時,十幾位分屬神教多個道承的日遊、夜遊修士,都接到了羊舌吾的書信。有人欣然應約,前來玄光宗與羊舌吾彙合,也有人客客氣氣回信一封,指出問題。“羊舌道兄親啟:愚弟見信,亦苦於仿製不便,然《道與自然》開篇即以《創刊立論》明述,該刊旨在弘揚道法原理,使天下修士得以互為砥礪、互通有無,並非旨在披露技藝,故而修士但有發現,投稿之時隻需按以格律、嚴謹文章,無需講明技法。彼輩有言在先,我等或不宜罪之。重陽宮,微柬子,稽首再拜。”羊舌吾看了書信,不以為然,對已經前來彙合的修士道:“這個微柬子,真是好騙,那什麼《創刊立論》,不過是梅誌生自說自話,也能信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