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工業化才行通境子的問題,讓與會的所有修士、神祗都陷入了思考。槍械難造,並不是指這些修士、神祗仿造不出來或者成功率太低,而是他們耗費大量心血造出來的東西,與他們繳獲的成品,差距很大。而且,晉國那邊的槍械明顯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一大批的。相比之下,以羊舌吾為首的眾修士和那八國神祗,仿造槍械的效率就太低太低了。可惜,他們根本不知道,要完成工業化生產,每個環節都要遵循統一標準的重要性。比如梅生設計圖紙中精細入微的尺寸要求,若是沒有梅生親自指點,就算是晉國的那些神祗,一開始製造時都覺得沒有意義,結果就是製造出來的零件互相之間不匹配,完全用不了。嚴格按照極其精微的標準製造零件,並不是做不到,而是這些修士、神祗們,意識中沒有那個概念!這個世界的修行,從基礎入門開始,就沒有精確的量化標準,所有修行者都在依靠前人留下的,大概的路線和概念,去嘗試著修煉。包括各個修行境界,你說在練氣一層應該具體有多少真氣算是合格,多少真氣是優秀?完全沒有標準,隻要大概在那個範圍內,都是那一個境界。事實上,這種風格不能算完全錯誤,哪怕梅生上一世已經習慣了科研的嚴謹,但是他也很清楚,當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深入到足夠微觀的尺度時,當人們明顯意識到,自己觀察世界的手段和視角都有著巨大局限的時候,科研中的嚴謹,其實就是另外一種謬誤。這種謬誤將會阻礙那些一般優秀,算不上絕頂天才的人們,真正觸摸真實的世界規則。反倒是不那麼嚴謹,更多憑借想象力和對宏觀世界的總結的遠古哲學家們,似乎在足夠微觀的領域更加貼近真理。隻不過,沒有足夠的實證,單憑想象力,任何哲學都不可能真正指導具有實際意義的工作,所以前世的科研工作者,依舊要從嚴謹的數據出發,獲得足以被世人認可的成果。因為對此有著足夠清醒的認識,所以梅生不排斥這個世界那模模糊糊的修行體係,但是當他需要推動生產力發展,作為他自己深入研究世界規則的助力時,也能夠再次拿出上輩子那種嚴謹的體係規則。兩者看似矛盾,實際上卻是統一的,隻不過是觀察角度不同、所處時間段與背景不同,所以統一事物展現出了截然相反的特性而已。能夠深明這等道理的,無不是真正的天才,而羊舌吾等人明顯差了很多,他們習慣了模糊的修行,對於當下需要精細化從而完成規模生產的事情,就很難找到其中關鍵。把槍械當做法器去煉製,效率能高起來才怪了!就在眾人默然之際,忽然就有一名凡俗官員慌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