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答案(1 / 1)

沐光永無槍火 龍騎士 1683 字 2個月前

沈家糧庫裡有幾個大夫,事先從城裡請來救治傷員,包括黑衣軍的傷員和格沁守軍的傷員。顧雨亭見到林庶靈背著昏迷不醒的陳書同回來,沒心思寫糧票,忙著找大夫給好友看看。大夫幫陳書同診脈,顧雨亭問道:“懷馨園沒打下來?”他以為陳書同受了外傷。林庶靈搖頭,情況遠比沒打下懷馨園更糟,“馬至筠死了!”顧雨亭瞪大雙眼,轉頭望向躺在**的陳書同。“人不是我殺的!”誰想陳書同猛地起身,將那大夫嚇了一跳。陳書同急火攻心,一口氣順不上,導致突然昏倒。大夫一根銀針刺在穴位上,吃痛驚醒,沒先喊痛,下意識為自己辯解。“我帶人趕到時,馬至筠已經死了,他是自殺,不是他殺,咳咳……”陳書同情緒萬分激動,一時氣順不上來,連著一陣咳嗽。大夫示意他躺下,拔出那根銀針,再三叮囑他不可動怒,動氣。“病人需要靜養,這幾日還是少走動為好。”臨走時,大夫又向林顧二人交待道。兩人將大夫送走,房間回歸寂靜。陳書同坐起,要起身,被林庶靈止住,想讓他多休息,事已至此,再多辯解也於事無補。“你不相信我?”陳書同問出一尖銳問題。林庶靈苦笑道:“書同,我相信你,以你的為人不會做出草率之舉,可其他人會怎麼想,就不是咱們可以左右的。”他信與不信無關緊要,官兵信不信方才要緊。城衛營副使姚三當不會聽信陳書同的一麵之詞,不然林庶靈不用急著,冒風險把人從城裡帶出。陳書同神色黯淡,他承認此行是莽撞了,一切都是一個圈套,從頭到尾,他被華新民玩弄於鼓掌之間。章昭手裡的相機就是鐵一般的證據,照片一旦登上新青年報,向天下人公開,到時候他再無翻身之地。“庶靈,我有話想單獨和雨亭說,麻煩你先出去稍等片刻。”陳書同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十歲。顧雨亭連說不用,他們之間沒有秘密需要規避,再者林庶靈不是外人,完全可以當麵說清。林庶靈識趣,沒有繼續逗留,離開了小木屋。“雨亭,我完了!”陳書同頭深深埋在被褥間。這簡簡單單三個字——我完了。讓顧雨亭心中一陣冰冷,以陳書同的心性,說出這三個字,事情恐怕再無回旋的餘地。是的,陳書同完了。林庶靈從房內走出,回憶起懷馨園的一幕,小院內多出兩人。華新民!為什麼華新民和章昭會出現在懷馨園?照理華新民應該在倉庫總攬全局,為什麼會比他搶先一步出現在懷馨園?林庶靈回顧事件始末,愈發覺得攻打懷馨園之事背後疑點重重。“庶靈,庶靈!” 沈複博不知何處從後走出,手裡拿著一本賬簿。林庶靈回頭,發現此時天已大亮,過了於法蘭克人預定的時間,好在糧庫中川流不息的車隊停止,他們趕在天亮前,搬空六號倉庫七萬石存糧。沈複博趕來正是要向攻打六號倉庫的指揮,林庶靈,彙報一夜來的收獲。此戰,共收繳格沁存糧七萬三千石,超過九成是未加工的稻穀。時間緊急,地裡剛割完稻子,糧食就被人從農戶手中收走,沒來得及打成大米。沈複博彙報得非常認真,沈家的賬目記載的條理有序,米麵分開,重量袋數,條條在目。林庶靈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沒有仔細聆聽沈複博的報賬,他對好友異常信任,以沈家多年經營,這點小賬不會有疏漏。過於放心,以至於根本沒有發現,沈複博手裡的賬本,從第二頁開始,全部是空的,若他再仔細聆聽,還會發現,沈複博照著空賬本念出的賬目和糧庫存糧沒有絲毫差入。六號倉庫存放有多少糧食,早早記在沈複博腦中。天亮後,聚集在沈家糧庫的難民數量達到峰值,發糧票處的隊伍排得老長,一眼望不到儘頭。邱白等人沒有半點喘息時間,筆紙一刻不停,接待一位又一位難民,為他們登記糧票,發放銀錢,有的難民比較聰明,糧銀各要一半,這無形之中加大邱白等人的負擔。林庶靈見天色不早,馬上要到學堂開課時間,先前缺過一天的課,再無道理缺第二天功課。他召集從碼頭回來,疲憊不堪的夏戈挺胡進等人下場幫忙,一邊差人去秋實學堂報信,向先生告假半日。誰知報信的夥計沒走出大門,秋實院助童曉馨帶著其餘未到場的秋實學員來到沈家糧庫,人群中可見華新民的身影。至此,秋實學堂除被開除學籍的趙曙外,其餘三十五人全部到場。這是眾人自碼頭曆練後,第二次在學齋外的地方齊聚,恰好第二次齊聚的地方同樣離明州碼頭不遠。兩次的時間也很巧合,第一次發生在衛發戰爭開戰前的初夏,第二次是衛發戰爭結束後的初夏。所有人不曾想到,這將是他們最後一次人員齊整的聚會。“你們怎麼都來了。”林庶靈迎接院助大人,見大部隊到場一頭霧水。童曉馨笑道:“先生一早被明州府衙派人喚走,學堂沒了先生要停半日。大家都在談論你們的豐功偉績,索性就一起過來瞧瞧,看看有沒有要幫忙的地方。”“林大英雄,恐怕沒有地方需要我們這些弱女子幫忙吧?”說話的是學堂三女中的蘇潔,一個出身書香世家的江南女子。“有,有,有太多事需要你這個弱女子幫忙,沒了弱女子在場,我們這些大漢子乾活特吃力。”魏侯城插科打諢有一手,連哄帶騙領著眾人上發糧票地方幫忙撰寫糧票。好在王立行早早寫一下一紙範本,後來的學員照著寫就是。秋實學員識趣走人,把童院助留下,林指揮這會學聰明,沒混進大隊伍溜走。童曉馨大大方方接受眾人好意,在糧庫內閒心散步。男女之事,雙方不點破,其他人在起哄也無用,童院助可不是尋常女子,顛覆眾人對江南女子的認知。“今兒,表現著實反常,可不像你。”林庶靈在後麵撓頭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問,又不知道從何問起。”“從最想問的問起。”前頭,童院助兩腮微微鼓起,小巧瓊鼻一皺,真是沒風趣的家夥。“先生因何事被衙門傳喚?”林庶靈心中有一連串想不通的問題,不知從何開始,便問出剛才心裡想的。地上剛搬完糧食,到處是散落的穀子。童曉馨停下腳步,蹲下身子撿起地上散落的穀子,輕聲道:“先生回來後就知道了,或早或晚又有何區彆。”童曉馨搓一搓稻穀,分出米粒,指甲夾著米粒掐成兩半。這米還真是新糧。她撒掉手中的碎屑,拍一拍手,轉過身麵對林庶靈,“其實,很多問題不妨問問你身邊的人,他們比我更了解你心裡想什麼。”林庶靈想問的童曉馨猜到一二,既然能猜到,問題的答案也能知曉一二,可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答案。若一定要說出個答案,這個答案決不會是提問者想要的答案,做為一個聰明的女子,童曉馨明白什麼該說,什麼時候又該點到為止。午時。秋實上下一心,三十五人合力,一上午發出一萬多張糧票,為兩萬餘難民結算銀錢。領到糧票銀錢的難民歡天喜地的回去,再不提賣兒鬻女的事情。秋實之名隨著難民回鄉,在明州各縣廣為傳唱。僅以戰前糧價而論,一石米所換的銀子不是小數。難民領著銀子不會笨到回去買米,會過日子的人家拿著銀錢回鄉買些便宜的吃食,列如紅薯,野菜之類,夠一家人撐許久。更加會過日子的人家選擇糧票,試著回鄉後將換來的大米高價賣給鎮上的其他米行,賺取更多的銀子,這類人隻占少數。領糧高峰過去,沈家的賬房陸續到位,秋實眾人盤算著怎麼打沈複博的秋風,大夥可給沈家做了一上午的賬房,不討點好處,豈不白乾活。沈複博直言萬事好說,芳雲齋雅間隨時敞開大門。大夥嬉鬨著回城,準備吃窮沈複博,迎麵撞見了範先生,便順帶拉上先生一道上芳雲齋。“正好你們都在這,有一件事情要通知諸位。”範先生望著在場的學生,說出上午從知府衙門那得知的消息,“新政府下令取消各地學堂,於兩日後進行國考,決定學員成績。從此改學堂為中學,在全國各府各縣興辦中學,普及教育,從此人人皆有機會念書識字。此舉順應天下民意,秋實理應響應。”“遂吾決定關閉秋實學堂,提早為你們畢業,從此天大地大,你們儘去闖吧!”此消息一出,全場寂靜。愣是部分人早有準備,可聽到消息從先生嘴裡說出時,心裡不是一番滋味。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讀書有四年,因北方戰事耽擱兩年,按理還需再學一年方可畢業。畢業時間提前,很多人無法接受,走在隊伍前列的林庶靈更是如遭雷擊,好久說不出話來。“同學們,現在不是感傷分離的時候,兩日後的考試事關你們的將來,新政府將以此來憑定你們四年的功課成績,關係到你們未來的前程,好生複習功課,不要分心他處。”學生不舍先生,先生亦不舍學生,範先生雙眼紅潤,可他依舊要勸學生以學業為重。人群中有學員追問,“先生,那問題的答案有是什麼?”“是啊,先生就在這給我們上最後一課吧。民與誰爭糧。”他們圍繞這個問題爭論許久。曆朝曆代不乏農民起義的例子,說到底,是農民家的米缸空了。那麼糧食去哪了,該從何下手解決此事,成了關心時政的秋實學子心中最大的疑慮。學堂從此成為曆史,這個問題成了最後一課的內容。“你們今天的所做所為就給出了答案。”“莫與民爭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