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論儒(1 / 1)

仙唐 歸厭 1196 字 2個月前

悵本道是誰?劍南第一大儒!關鍵他不僅僅是普通的大儒,而是當今儒門七賢之一!在整個大唐的影響力極其恐怖!而且,他還是一名思想前衛的大儒。當初劍南叛亂,儒家還是堅持懷柔,王道。是悵本道力挺兵家,這才兵道劍南,將劍南道直接肅清,還了劍南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哪怕是當今劍南道牧見了他,也得老老實實的叫上一聲悵師!因為在平定劍南的過程中,他出的力,絕對不比兵家小!你以為為什麼兵家掌控的劍南,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儒家子弟?那都是悵本道的麵子!要是彆的地方,兵家掌控的地方,作為文係龍頭的儒家,就是個縣官也彆想做!早就被兵家排外趕出去了!所以,在得知上門的竟然是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之後,蘇然也一絲不敢怠慢,連忙跟著山風朝門外走去。而來到大門前,蘇然遠遠就看到了一名頭發花白的老人。那老人身體消瘦,但是人卻是精神的很。看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常年習武的內家高手!一雙眼睛神光颯颯,對視之間甚至有些刺眼!他的頭發高高束起,留著山羊胡子。一身普普通通的白色儒袍,卻帶著飄渺出塵的味道。“學生不知悵前輩來訪,有所怠慢,還請莫怪!”蘇然走上前去,躬身拜道。悵本道可是名滿天下的儒門七賢!更是少有的儒家開明之士。蘇然這一拜,倒是真心實意。而那悵本道打量著蘇然,笑嗬嗬道:“無妨,果然是少年英雄,蘇公子的孺子論、平戰十論,以及乾坤大略,我都有看過,當得起小武侯之名!”蘇然聽了抱拳道:“前輩謬讚了,還請前輩入堂,晚輩已經命人烹茶備好。”悵本道笑了笑道:“好!悵九,把車上的東西帶下來。”“是!”此刻,蘇然看了一眼那跟在悵本道身邊的人。現在接近夏天,那人卻還是一身從頭到腳的黑袍,臉龐也完全被兜帽蓋住,完全看不到麵容。這就是悵本道著名的魂衛。傳聞這些侍衛各個都是玄師一流,掌握恐怖的法術。當年平亂,劍南匪徒一旦聽到魂衛的名頭,立刻嚇的未戰先怯,十分戰力先丟了七分。不過蘇然也隻是看了一眼,立刻就引悵本道朝著房間走去。來到客廳,他立刻招呼塗妍妍,將從王思哲那裡得到的雀銜香取出來,泡上。而慢悠悠品了一口雀銜香,悵本道這是笑眯眯的打量著蘇然道:“老朽此次來,蘇公子已經知道為什麼了吧?”蘇然點了點頭,道:“學生能略微猜測到一些。”悵本道打量著蘇然,突然問道:“你很厭惡儒家?”蘇然一愣,旋即道:“學生並無此意。” 蘇然頓了頓道:“學生認為,儒家是我大唐思想之核心,他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乃是我南瞻人族得以發展到如今的關鍵。”而悵本道聽了蘇然的話,卻是無比的意外,關於蘇然的傳聞,和他的孺子論,自己得出的結論,是這個才子十分仇視儒家才對。但是聽到蘇然此刻對儒家的肯定,他不由好奇道;“既然如此,那蘇公子為何在論調中如此抵觸儒家?”蘇然聽了,笑了笑道:“那是因為如今儒家,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純粹的儒家了。”“哦?”悵本道通過蘇然的文章,已經看出這個小小年紀的唐學生,是一個及其有自主見地的人。不由對他的想法提起了不小的興趣,旋即道:“願聞其詳。”看到悵本道這般的溫和,蘇然也不由心頭感歎。作為儒家七賢之一,悵本道卻是完全沒有架子,更是積極了解其他百家,傳聞他的精氣神已經到了瀕臨國勳的檔口。距離國勳,也隻是一步之遙。這些年,他足跡遍布劍南,恐怕也是想在兵係所在的地方,尋求一些靈感,以求突破吧。不過對於自己來說,悵本道來訪說不定是一次機會。若是能在古道學宮開始之前,說動悵本道支持自己,那絕對會讓自己的阻力立減!“儒家最初,是為了萬民而立,督王利民,是為萬心所歸。但是如今,大唐安定,儒家卻是忽略了外在的危機,而是一味的宣揚仁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而麵對外界的侵犯,卻是懷柔為主,絲毫沒有動手的意思。上層的儒家官員,更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利用儒家背後聖人,對朝廷施壓,力求蒙蔽臣民,閉關鎖國。這種現象,完全就扯住唐國前進的腳步,陷國家於危難!”而聽了蘇然的話,悵本道並不出奇,這些話,蘇然的孺子輪和乾坤大略中,都提到了。他看著蘇然,輕輕道:“蘇公子所說,不無道理。但是儒家之仁,乃是立國之核心。當然,我不否認,王道,必定是仁的首要前提。隻有人主威震四海,王道大行,仁政,才能施展於萬民,否則,一切都是空談。”蘇然聽了,不由點頭。這就是悵本道和其他儒家派係的不同。他是肯定王道和兵道的。王道,增強人主的權威。兵道,打擊宵小,以振王威!他認為隻有王道盛,才能夠更好的行仁政,治理天下。而此刻,他頓了頓,又道:“仁政禮教,其實並非像公子想的那麼不堪。但是這一切都需要王道的支撐,而王道的支撐,則需要兵道來振興!隻有肅清邊境,平定內亂,才能四海升平,尊王為仁。王道為主,兵道為輔,仁禮為終,這才是當今儒家應該領導百家所行之道。”蘇然不由咋舌。要不說劍南的兵家這種見了儒家就是打罵的,都敬重悵本道呢!人家也是為了仁政,但是人家看的清楚,仁政的前提是打出威風!行兵道威震宵小!就像西北邊境,桃國年年打秋風,屠城略財。西北如此,還怎麼期望西北實行寬厚仁政?可笑那些朝廷大儒,還都指望著桃國幡然醒悟,對大唐俯首稱臣!真是一群做白日夢的夢想家!隻是,悵本道的說法,適合慢慢的改變。但是蘇然現在的處境,不適合。麵臨古道學宮,他需要雷霆一擊,需要驚世之論!需要驚醒百家,需要讓自己一人獨勝百家!否則,自己一旦妥協,恐怕就會被有心人抓住不放!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學派的無恥。因為這些,都和聖位的選拔有關!而且,悵本道雖然開明,但是還是被束縛在了儒家的條條框框之中,終極目的,還是仁政,禮教。這是從上古大周就傳下來的傳統,已經刻進了許多人的骨子裡。故而,蘇然聽了悵本道的話,搖了搖頭道:“前輩所言,學生隻認同前段。王道為主,兵道為輔。”“哦?”悵本道輕輕喝了一口雀銜香,問道:“那公子以為,什麼為終?”蘇然淡淡道:“霸道為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