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川和青燈分彆帶了兩個人,一行六個人便就走入了佛陀秘境之中,在外麵的時候還好,有佛宗的長明和長鬆兩位大師,那四個佛宗弟子並不敢說些什麼。而剛一進入秘境之內,隻剩下了他們六個人的時候,那四名佛宗弟子便就開始譏諷寧川,一個看起來三十多歲的弟子說道:“不知道這位兄弟是那個門派的天才?名號是何?貴庚幾何?”還未等寧川說話,青燈卻是眉頭一皺,嗬斥道:“青雲,閉嘴。彆忘了你還是人家帶進來的,否則你連進入秘境的機會都沒有!”青雲當即啞口無言,可是眼神中卻是閃過一絲陰鷲,心裡不知道在打著什麼樣的算盤。寧川隻是淡淡的看了那青雲一眼,沒有說話,青燈帶進來的二人,分彆佛號為青埂,青苑。而他所帶進來的兩人便是青雲,青山。他們六人剛一進入此地,便看到七條道路錯落在他們的麵前,對於選擇這一件事情,一直以來都是對人心的一大考驗。而此刻七條道路擺在他們的麵前,他們雖然都知道,不論是那一條路,都有著上古佛陀所留下的佛韻,可是現如今讓他們去選擇的時候,卻是每個人都犯難了。七條道路各不相同,靠左邊的四條路上鋪滿了梅蘭竹菊四種花草,而靠右邊的道路上,卻是棍棒和桃花瓣。寧川看了看這七條路,對青燈說道:“我就走這一條矗立長棍的道路吧!”青燈也點了點頭,道:“也好,這條路應當是能夠增加你的戰鬥力的。”寧川便一人踏上了右邊那一條棍棒林立的道路上,剛一踏上這條路,四周的景色便就變換一空,棍棒開始消失不見,而後出現的卻是一座巍峨的高山。那高山聳立挺拔,但是卻還不如一般的山脈寬廣,隻有三人合抱的粗細,直如一根衝破雲霄的長棍,即便是寧川運轉神魔之眸也無法看到山巔之上是什麼樣子。“莫不是要爬上去?”寧川暗自思襯,這裡沒有任何的線索,一切都隻能憑著自己的猜測摸索,而這座高山聳立在麵前,有極大的可能就是讓來人爬上山巔,方才能夠得到上古佛陀所遺留下的佛韻。寧川將九天真龍戟背在身後,使得混沌紫龍氣運布周身,主要彙聚在雙手和雙腳之上,旋即環抱著山體一步一步向上爬去。攀爬的過程中,寧川始終能夠感覺到,有一股娟娟的暖流從山體之中湧入自己的體內,流經各個經絡,遍布四肢百骸,這些暖流讓他十分的舒服,體內尚未痊愈的傷勢竟是在這娟娟的暖流之中快速的恢複著。但是於此同時,他體內的混沌紫龍氣也是在緩緩的被壓製,雖然不明顯,但是寧川能夠明確的感受到,每當他爬高一分,體內的靈氣便削弱一分。如此不但沒有使得寧川心中擔憂,反而是更讓他確定,爬到山巔便就是這條路上的考驗。這考驗說簡單也很簡單,隻要爬到山巔便可以。可卻說難也難,因為即便是寧川也不知道山巔在哪裡,山巔的景色是如何,而且越往上爬,他體內的靈氣就被壓製的越狠,同時他的體力也消耗的越大。隨後整整三個時辰的時間,寧川都在心無旁騖的攀爬,他此刻已經爬到了千裡之上,從上往下看去,隻能看到一層又一層的雲霧,再也看不到其他。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竟是有一天他能夠站在千裡之上的高空俯視大地。雖然此刻體內的靈氣絲毫不得動用,唯有那娟娟暖流在補充體力,但是寧川卻是心中升起一股天下可儘在我手的感覺,這種感覺很是奇妙,仿佛隻要自己還活著,天下便沒什麼地方不可去。恍惚之後又是七個時辰過去,寧川已經來到了三千六百裡的高度,這並非是他自己能夠看到,而是那山體之上有著細小的刻度,標識著他所達到的高度。在這一刻,寧川心中那天下可儘在我手的感覺尤為的強烈,甚至在某一刻,寧川都想要放棄攀爬,而直接出去秘境,找尋胡佐漢一雪前恥。但是寧川將這種衝動壓製了下來,他深深的知道,那不過是一種錯覺,他現在還沒有那樣的力量。而且即便是他如今能夠將胡佐漢斬殺,那又有何用,他還是無法戰勝莫無情,還是無法超脫於天道之上,還是無法使得自己的缺憾得到裨補。寧川繼續攀爬,白雲一層一層的在他的腳下落去,此刻寧川抬頭,入眼的唯有眼前的山體和腳下的雲霧,再也沒有其他。忽而一股孤獨的感覺用上了心頭,寧川開始覺得這樣做是不是錯了,他朝山體看去,卻見那刻度模糊不清,隻能看得到一個模糊的一萬零八百。孤獨的情緒在心底彌漫滋生,讓寧川萬分的痛苦,先前那中天下可儘在我手的感覺**然無存,唯有沉寂和孤獨,不論是怎樣的痛苦寧川都能夠忍受,唯有這種孤獨寂寞的感覺,是他無法承受的。“罷了罷了,看來還是無緣,不如歸去!”寧川又緩緩的順著自己來時的路攀爬而下,可是雙腳剛一挪動,寧川卻是呆愣住了,因為他竟是察覺到了地麵,寧川緩緩的放開山體,收回自己的靈氣。他果然是還在地麵之上,而且他甚至還從沒有靠近過那如承天支柱一般的山體,原來他一直都還在原地打轉,寧川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苦澀的笑容,這上古佛陀的考驗,果然是非同一般。看來也唯有佛宗弟子才能領略到這其中的意味了,就在寧川自己都以為他已經失敗了的時候,卻是忽而有一道飄渺的聲音傳入他的耳朵。“恭喜你小家夥,你悟了!”悟了?悟到什麼了?寧川有些不明所以,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悟到了什麼,怎得那道飄渺的聲音就說自己已經悟了?卻聽那道聲音繼續說道:“悟或是沒悟,隻在靈光一閃之間,拿得起而又放得下的才是悟,曾睥睨眾生而又為眾生勞碌的才是悟,能殺人如麻而又庇佑蒼生的才是悟,你已經悟了!”旋即隻見一道靈光乍現,從山巔之上飄飄而來直入寧川的腦後佛韻之中,那一輪佛韻開始凝聚,變化。佛韻一說隻有佛宗之人才明白其原因是什麼,不過寧川在和青燈交談的時候也大概知道一些。佛韻乃是一個人對佛家真理明悟到一定程度才能凝聚的,有的是因為又長輩的傳承,先有佛韻而後在慢慢領悟真理,例如青燈便是如此。而此番他們進入這佛陀秘境之中的另外四人,也是打著這樣的打算。但是也有些人在懵懂的時候就明白,隻是他自己不知道,比如寧川便就是如此。方才那道上古佛陀的聲音說他已經悟了,可他自己卻是恍若未覺,如那佛陀所言,悟與沒悟,隻是旦夕一瞬,靈光一閃之間。寧川隻覺得一股強烈的意念從腦後的佛韻之中湧入了自己的腦海,不,寧川如今腦後的那一輪佛韻已經不再是佛韻了,而是佛光。佛光之中隱隱有著一個“鬥”字出現,而寧川腦海之中多出來的東西,則是一份戰鬥的理念。那並不是一門功法或是一門武技,而是一份戰鬥理念,而且是一份強者的戰鬥理念,上古佛陀的境界至少都是窺道之境,甚至還可能更高。這樣的人一生千餘年甚至上萬年的時間,不知道經曆過多少的戰鬥,而他所留下來的戰鬥理念,可謂是彌足珍貴。當寧川將這一份戰鬥理念吸收進入自己的腦海之後,麵前那棍子一般的山體也已經消失不見了,雖然他表麵上的戰鬥力沒有多大的增幅,可是實際上他對於戰鬥時機的把握,對於武技招式之間的掌控卻是更為強大,尤其是日後,隨著他自己戰鬥經曆的豐富,加上這一份戰鬥理念,寧川的戰鬥會越來越乾淨利落,越來越強。山體消失之後,重新出現了一條道路,這條路細長狹小,僅僅可以容許寧川一個人通過,寧川便就徑直走了上去。而青燈那裡,他也是已經悟了,青燈所選擇的是那一條種植著蘭花的道路,蘭花乃是花中君子,品行高潔。而青燈的經曆則是一場紅塵富貴,一場繁華人生,心性不堅定之人,必定會淪落在紅塵之中,可是青燈沒有。他的心頭始終有一盞青燈長明,照耀他也是在警醒他,而青燈腦後的佛韻也是脫變成了一輪佛光,所出現的乃是一個“淨”字。青燈腦後的佛光也是清淨非常,襯托的青燈其人更加的溫潤,他的麵前也是重新出現了一條路,青燈踏步上前,每過多久便看到了寧川。其他的四個人還沒有出現,他和寧川還需要等待片刻,兩人互相看了看對方腦後的一輪佛光,不由得為對方感到高興。同時寧川的心裡也有些感歎,作為佛宗的弟子,青燈日後必定會得到佛陀之位,成為一名窺道之境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