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長安發生大變化之後,皇帝也就發生了大變化,等皇帝的做事方法發生大變化之後呢,與之最近的勳貴們也就相應的發生了大變化。
再然後,就是整個世界都在發生著變化,隻不過變化的速度與範圍是一個漸進模式,總歸,世界變了,脫離了曆史原有的軌跡,一路煙塵滾滾的朝另外一條路狂奔下去了。
因為人是活的,在之前的無數年的時間裡,也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滅頂之災,最終還是活下來了,這一次的大變化,又何能例外呢?
其實,隻要有變化就是好的,就怕是一潭死水,在沒有一個明確方向,且不知道走那條路是對的情況下,這般折騰著,折騰著說不定就能折騰出一條新路出來,因為,成功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
雲初以前當街道辦主任的時候,在他們這個層級上就有一句名言——瞎球整能提乾,胡球整能出省。
所以,當官的要訣就是一定要折騰。
洛陽到長安的路途不算遠,再加上道路平坦,就算慢慢的走,武承嗣跟武三思還是抵達了長安。
過了灞橋之後,武三思的心情就非常的沉重,直到現在,雲初那個王八蛋還在廣福寺當和尚,不肯出來接替他們。
來之前,皇後說的很清楚,最好不要沾染萬年縣的任何東西,最好不要去接觸萬年縣的任何官員,也不要接受長安商賈的孝敬,更不要跟周公府的任何人有任何的牽連。
因此上,武承嗣跟武三思才過了灞橋,就在這裡的館驛安歇了。
兩兄弟已經想好了,就在這館驛裡接受吏部的任命,然後,就馬上去驪山的皇後湯池彆院裡洗澡,吃飯,睡覺,跟彆院的宮娥們戲耍……至於長安,他們兩個想都不想。
皇後的話說的很對,隻要不沾染長安的事情,天大的罪過不過是一個屍位其上,都他娘的屍體了,皇帝還能拿他們兄弟怎麼樣呢?
“你們為何還不去萬年縣任職?”
質問他們兄弟兩個的是雍王李賢。
嘴巴比較靈敏的武三思道:“我們兄弟就是來萬年縣掛個名,免得萬年縣長期沒有主官,弄得地方上人心惶惶的不好。”
李賢憤怒的看著武氏兄弟道:“陛下派遣你們來萬年縣,難道就是讓你們來混日子,混俸祿,取名聲的嗎?”
武承嗣想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畢竟,李賢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李賢見武氏兄弟不做聲,越發的憤怒,在皇帝任命武氏兄弟就任萬年縣縣令,縣丞之前,他曾經自動請纓,希望皇帝能允許他這個節製關中的雍王來接管萬年縣,結果,卻被皇帝無情的拒絕了。
如果父皇派遣來的是乾吏名臣也就罷了,偏偏派來的是豬狗一般的武氏兄弟,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李賢如何能忍耐的住。
在洛陽,太子李弘已經獲得了朝臣們的尊敬與喜愛,早就沒有他這個雍王的立足之地,沒想到,他本想好好的經營一下長安,依舊被父皇給阻止了。
“萬年縣兩年時間裡都沒有主官,導致長安這兩年的各種政務豪無寸進,既然父皇派遣你們兄弟來到萬年縣任職,那就是信得過你們,爾等應當勤於政事,安撫好萬年縣百姓,才為要務。”
武三思低垂著頭老實的聽著雍王賢的嗬斥,隻是,聽著,聽著,他用眼角的餘光瞅瞅雍王賢身後的一大群文士後,突然覺得這對他們兄弟來說應該是一個金蟬脫殼的良機。
雲初是什麼人?
那就是一個卑鄙無恥且不講理的屠夫。
一個敢在泰山封禪大典上毆打他們兄弟的混蛋。
這樣的混蛋會把一個肥肉一般的萬年縣輕易交給他們兄弟?
而且,雲初經營長安十多年,萬年縣又是他核心中的核心,恐怕那個萬年縣,從上到下,應該全部都是雲初的眼線。
雲初遲遲不出現,說不定就是在等他們兄弟踏進萬年縣這個大坑呢……現在……雍王賢,似乎對萬年縣很感興趣的樣子……不如……
想到這裡武三思插手行禮道:“殿下知曉,我們兄弟二人年紀尚輕,對於如何做官理政毫無經驗可言,來的時候皇後就專門囑咐過我們,要多多向上官請教,輕易莫要做出什麼不好的改變。
隻需看著萬年縣的官吏不出岔子,就好,還要我們兄弟有功夫將皇後在驪山的彆院休整一番,所以呢,這上任就不急於一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