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安全族去了哪裡呢?非常有意思的是,房安算是晉國官僚機構裡麵比較晚接觸養豬場的,但他也是研究最深入的,甚至已經隱約看到了未來的災難。以至於在3月他賣出第一批成豬以後,就在尋找退路。對晉國完全失望的房安,經過全力以赴的找尋,終於和“京東”直接搭上了關係。後麵就簡單了,根本不用老尹安排人策反,房安就對下這盤大棋背後的勢力投降了。對,房安根本就不知道“京東”後麵是什麼勢力,但他就是選擇了對這個勢力投降,不是個人投降,而是全族投降。對一直想在晉國找到一個內線的老尹來說,房安的投誠來的正是時候,自然是樂於接納。於是,老尹立即上報,經過唐龍的批準後,老尹就安排赤血軍分批護送房安的族人偷渡,經過趙國,繞道楚國後,進入了越國姑蘇城。房安世最後一批離開的,他隻有在確認自己的族人全部安全後,才能安心離開。自然,房安也不是一個人離開,為了取得在以後勢力中的話語權,他動用了戶部尚書的權限,在老尹赤血軍的安排下,足足盜取了十艘千料巨船的糧食隨他一起離開晉國。這就是在晉國本來就不多的糧食儲備中又釜底抽薪了一把。所以,哪怕現在晉皇看到的糧食存儲賬本,其實也已經名不副實了。這還不算,看到一些糧食危機苗頭的清醒官吏,和當地官倉管事、貴族勳貴勾結,私下截留的糧食。所以,鐘離看到戶部賬本的糧食儲存是去年的六分之一,其實,能有去年的十分之一留在官倉裡麵就很不錯了。這其實是糧食這個行當的約定俗成了,可是對這一切最熟悉的人現在已經被迫離開了晉國。也不怪房安,他上次的建議可以說是把皇帝、太子、皇子一起給得罪了,現在有糧食還好,一旦晉國缺糧,哪怕隻是缺糧的風聲放了出去,他絕對是第一個被朝廷拿出來祭旗,做用以平息民憤的工具。所以,一看情況已經無可挽回,房安立即就要舉族而逃,他這一逃走不要緊,晉國國內就再也沒有對全國糧食情況有清醒認識的官員存在了。這是晉國的悲哀,可卻是唐龍係統性勝利的開始。星曆239年十月底,晉國糧荒全麵爆發。糧食價格進入了上漲通道。短短十天,晉國就走上了秦國的老路,糧食從五十文一鬥翻著跟頭漲價到了十兩紋銀一鬥。晉國其實並沒有到完全沒有糧食的程度。隻是人心啊,是個奇詭的東西,一旦發現晉國馬上就要缺糧的時候,人性中的劣根性也就暴露出來了。世家財閥是最先知道晉國將要缺糧的一波人,於是通過各種手段,也不管是坑蒙拐騙,也不管是利用職權,總之,晉國剩下的糧食中,大量的餘糧進入了世家財閥的倉庫。第二波是小官吏和小地主,哪怕傾家**產也要囤積一些糧食,不為彆的,就為在即將到來的糧荒中賺一筆。這算是用全部身家來投機了。最後就是老百姓。受苦受難的就是老百姓,也就是老百姓了。王朝興衰,苦的是誰?老百姓罷了。但不論在王朝的統治者、還是在唐龍眼裡,老百姓也就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奪取王朝的時候,老百姓就是兵源、就是戰爭工具;上位後老百姓就是繳納賦稅、養活皇室貴族的工具;改朝換代的時候,就是雙方勢力互相博弈的棋子。好在晉國有大量豬肉,有肉食吃的時候,人們對糧食的消耗量相對較小,但,這豬肉可是用比糧食還要金貴的專用飼料養大的,價格可比糧食貴多了。但,好歹還有吃的不是。可是,沒有養豬場的農民怎麼辦?特彆是哪些到養豬場幫工,從而廢棄了地裡莊稼,又被養豬場辭退了的農民工,簡直隻有死路一條。兔子急了還要蹬鷹,何況是人?家裡沒有糧食,手裡沒有錢,就算是有點錢也買不起一鬥米。你讓老百姓怎麼辦?所以,晉國整個國家的態勢糜爛起來比秦國要快得多。秦國好歹還熬過了第一個階段,在第二階段的時候,由商人引領下才開始爆發起義。而晉國呢?在糧荒的消息傳出去以後,立即就爆發了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其中有赤血軍暗中的推波助瀾原因之外,最關鍵的是,有大量被養豬場辭退的毫無前途的幫工。這些幫工的出現以及後期的利用,都是在唐龍的算計之中。彆人不知道,但唐龍卻是明白的,當一個人沒有田地裡麵的收成,沒有幫工老板發的工錢,他們就沒有活路。特彆是,經過養豬場統一的勞作管理,這些幫工就有了初步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也就是擺脫了小農經濟的桎梏,有了無產者的雛形。這就是最有戰鬥力的一群人。所以,晉國的局勢短時間內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和越國一樣,晉國也是九郡八十一州,僅僅隻是一年,到了星曆240年十一月底,晉國皇室的實際控製區就如同秦國皇室一樣,隻剩下一個太遠城周邊五百裡的範圍了。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哪怕秦晉兩國皇室再無能,數百年沉澱下來的底蘊,讓這兩國國都周邊五百裡內區域被皇室牢牢控製。隻是,其他的地方秦晉皇室就無能為力了。於是,秦晉兩國的土地上出現了上百個草頭王,這些草頭王,占領一兩個城市,就敢稱王,占領一個州府,就敢稱帝。星曆240年十二月,楚國河間王府。“老弟,這次計劃時間是有點長,不過基本上是搞垮了兩個帝國,而且這盤點後的收益實在是多得讓老哥哥意想不到啊。”屈不離拉著唐龍的手臂,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老哥,這利潤可是有我一份的哦。”唐龍笑著說道。雖然唐龍是笑著說的,可是一股涼氣從屈不離的腳下一直衝到了天靈蓋,屈不離就是心裡慌得很。“當然,不管以前的約定如何,我父王和楚皇一致決定,這次利潤其中的七成是兄弟你的,請兄弟不要推辭。”屈不離心裡也不能不慌啊,說是計劃執行時間比較長,可是也就短短兩三年,兩個強大無比的帝國就被唐龍給整垮了。要是唐龍把目標對準楚國,屈不離可以保證,楚國絕對不是對手,甚至連還手的機會都不會有。因為,當你發覺自己上當的時候,就已經深陷其中,根本無力自拔了。秦國的糧荒操作,屈不離還能看出一點人為操作的痕跡。可是,唐龍在那晉國的操作,就讓屈不離看不清楚了,特彆是前期可是讓晉國人賺了不少。等後期,晉國農人紛紛拋棄農事,進入養豬場打工的時候,屈不離才隱約看明白,估計唐龍也是用和秦國糧荒差不多的手段來攻擊晉國。結果,晉國在根本就沒有熬到真正缺糧的時候,就全民皆反。好端端的一個晉帝國,就在全民皆反的情況下,皇室一年內就喪失了全國九郡八十一州的管理統治權。其他人不知道具體情況,可是兩個國家的事態發展,都是在唐龍最初的計劃大綱中提到過的發展路線。隻是,屈不離包括河間王屈洑水都猜不到唐龍會怎麼操作?現在,有了唐龍這個強有力的朋友,加上招攬的修真高手,河間王在楚皇、楚國的地位更是牢不可破。唐龍相信,不久的將來,楚國皇室就要改姓屈了。楚國和河間王府在屈不離的直接領導下,投入了二十億兩白銀,結果,在晉國居然取得了近乎一百億兩白銀的回報。這可是五倍利潤,關鍵是取得這些利潤的同時,解除了長期懸在中州其他五國頭頂上秦晉兩國的武力。現在的秦晉兩國,雖然邊軍還在帝國皇室的控製之下,但由於糧餉缺乏,最多也就是勉強守護一下邊境,再也沒有能力出國作戰。可不是嗎?這次唐龍的計劃,雖然耗時長了一點,可是卻非常穩妥且長久地解決了秦晉兩國的問題。以秦晉這兩國現在的情況,那些都稱王稱帝的人野心都被挑撥了起來,他們的後代和追隨者也會持續禍亂,就算是兩國皇室爆發,重新統一全國,沒有個幾十年也休想海清河晏。可以說,唐龍這一計劃,看起來是針對經濟的行動,實際上不動用其他五國的一兵一卒,雖然不至於讓兩個大帝國完全崩潰,也讓他們數十年無力東顧。“不用擔心,楚國在你屈家的領導下,一定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會對朋友有不利的行為的,老哥,把心放在肚子裡。我順便預祝你們屈家更上一層樓了。”唐龍接過五十六億白銀的銀票,拍著屈不離的肩膀,笑嗬嗬地留下這句話,就飄然離開了。這個時候,這個動作,就是對下屬的舉動了。
91.晉國大亂 糧荒未起兵災至(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