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刺殺皇太極(1 / 1)

鬼方道士 山水雲鶴 1604 字 2個月前

李恒方聽了,趕緊和師父升向空中,前往大淩河而來。年輕的道士在空中作法,把時間扭轉,回到祖大弻轉回大淩河,向祖大壽彙報自己如何送出祖可發的時候。何可剛和祖大樂也在場。“清人在壕溝裡安上了竹簽和皂角刺,而那壕溝一般人是過不去的,就是我,也得脫掉身上這笨重的鎧甲,施展開輕功才能過去!”祖大弻氣得大罵,“他奶奶皇太極也太毒了,這是要活活把我們困死啊!”“哦,”祖大壽皺著眉頭,他好像一點也不慌張,“要是隻為困死我們,那你就小看這皇太極了!”“那他還能乾啥?”祖大弻說話時滿臉的黑胡須都跟著抖動著,翁聲翁氣的,“他媽媽的,真刀真槍的乾,就是死也痛快些啊!”“他是想讓我們為他所用,逼迫我們投降啊!”祝大壽說,“要是我沒猜錯,一會兒準會有勸降書送到!”“要我們為他所用?”何可剛咬牙切齒,“跟著這些韃子會有多少前途,你看他爹魯爾哈赤那個四處卻掠的德行,無非就是一個山大王的角色,也他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讓我們投降?何況他們還欠了我弟弟何可強的命!”“投降的罵名我們是不背的,”這時說話的是祖大樂,“不過我倒是聽說,皇太極與他爹真的不一樣,他很懂得收買人心喲!還常常把奪至於我軍的糧食分給百姓吃呢!這遼東地區,人心幾乎都歸順他了……”“不要說了,”這時祖大壽趕緊打斷了他堂弟的話,“現在要緊的是我們該怎麼辦,不知二弟在落魂坡那邊還看到了什麼?看沒看清楚他們上三旗親兵的位置?”“看到了,落魂坡在大淩河西邊,周圍是正藍旗和鑲藍旗。城南麵的卻是正白旗和鑲白旗。城北的是正黃旗和鑲黃旗。城西麵看不清楚,一定是正紅旗和鑲紅旗了。”“哦,還真的如我在城樓上所見,那麼這個皇太極究竟是不是親自到了呢?按照目前的陣勢,韃子可能是傾巢而出,皇太極也應該到來了才對啊!”祖大壽沉吟,“不論他有沒有到來,我們也隻能冒險一試了,總不能坐以待斃啊。城中的糧草不容我再猶豫呀!”“為什麼說是冒險一試呢?”何可剛問。“皇太極一定是看清了我們大明一時半會湊不夠幾萬援兵,在圍困大淩河的同時,必屯重兵於野外,一口一口地吃掉我們前來救援的人馬。明知道把防守改成攻堅於我不利,我們卻不能不設法自救啊!”“怎麼樣自救?”這次說話的是祖大弻,“大哥要怎麼辦就儘管吩咐,祖大弻就隻管衝鋒陷陣了!他奶奶的,皇太極這一手真他媽氣煞人!”“隻要是出戰,何可剛唯將軍之命是從!”“好!”祖大壽說,“今晚,何副總兵就領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吳三鳳四將,偷偷從南門城牆垂下城去,摸到那天何可強他們殉職的前方,不要過河溝,就在這一邊放箭,殺他一個措手不及,掩護祖大弻領祖澤洪、祖澤清三人輕裝夜行,從北邊越過壕溝,偷襲皇太極的正黃旗軍營。若能殺了那個韃子,清兵必定退軍!” “遵命!”何可剛雙手抱拳施禮後要走,卻被祖大壽叫住了。“怎麼?”“你先去準備好一百個草人,我來到南城門樓後才可進攻!”祖大壽說。“準備草人做甚?”何可剛迷惑不解。“今晚上月影朦朧,韃子們肯定看得見南城牆上人影晃動,你這樣下去還不變成刺蝟,我要效仿諸葛亮草船借箭,先來一個草人借箭,迷惑敵人,也測試一下壕溝這邊一箭之地內有沒有伏兵。“是!”何可剛出去了,祖大壽又把臉轉向了祖大樂。“三弟去點三千軍,待何可剛和韃子交上火,就打開南門,舉著火把虛張聲勢衝出。我會讓人在城樓上擂起戰鼓,叫軍士們呐喊助威,你們卻都不要跑遠,隻到了第一道壕溝變急忙撤回。”“是!”祖大樂急急忙忙走了出去。最後隻有祖大弻還在總兵府了。“二弟——”祖大壽莊重地叫了一聲,“我們幾兄弟中,論勇力誰也不及你,我讓你去刺殺皇太極,成功與否不要緊,但一定能在皇太極麵前打出你的威風。皇太極在與不在,你們都不要轉回來了,要順勢衝出去,趕到寧遠,告訴吳襄一定要懂得保存實力。有你和吳襄和他手下的將士在,即使大淩河被攻破,我們也會安然無恙!”“為什麼?”“不要問我為什麼,你隻要能領祖澤洪、祖澤清殺出去就行了,這樣我的四個兒子中,就有三個人不至於受清軍的控製。大明是很看重我們祖家,可是它已經經曆領兩百多年,也難保這個天會不會踏。好在韃子們也在看重我們祖家了,必要的時候,我們應該兩頭下注。”“大哥,這——”祖大弻更是一臉的懵。“行了,你隻管帶領祖澤洪和祖澤清,乘混亂殺出!”無極道人看到這裡,便示意李恒方往外走。李恒方一邊與師父一起穿壁而出,還按照無極道人的指點,一段段地掐去了時間。他們來到南門城樓。祖大壽正在城樓上指揮明軍把一個個草人垂下。草人剛垂下了一半,不遠處的地方忽然一聲鑼響,接著箭若飛蝗。噗嗤嗤,那是草人被射著的聲音,哢喳喳,那是箭矢與石頭的碰撞。李恒方的目光穿過暗夜,看到祖大壽身邊的何可剛吐了吐舌頭。“快叫喚!”祖大壽叫了一聲。“哎喲——呀喲——”城上的士兵裝著被箭射中了,高一聲低一聲地做出痛苦的樣子叫喚著。那箭矢響了一陣,祖大壽命令士兵們停止了叫喚,把草人拉了上來。每一個草人上都密密麻麻,成了刺蝟。士兵們把箭矢拔下,又一次往下垂放草人。城外依舊是一陣亂箭。不過一會兒後,箭矢插進草人和射中石頭的聲響就戛然而停。第三次草人放下,城外寂然無聲。第四次垂下的不再是草人,是何可剛、吳三鳳、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和他們所領的一百名士兵。“看來第一道壕溝的這邊是有伏兵的,你們也不可戀戰,殺一陣子就趕快撤回。”祖大壽吩咐何可剛。“知道!”何可剛回答了一聲,把繩索捆在腰間就往城牆外滑。清軍沒有再放箭,何可剛他們下去後不久,在城牆頭勒得緊緊的繩索一根根地鬆弛了下來。夜又靜了下來,站在城牆上望著城外的那些士兵的胸膛在咚咚咚的響。這些士兵們的身前擺著一麵牛皮鼓,沒人的手裡都有兩根鼓槌。城裡,一朵又一朵的火被點燃著,從城門洞到街心排成了數列,哦,看來祖大樂所領的三千馬兵已經準備就緒,手裡的火把明晃晃。城外的清軍似乎有些**,大概是城裡一下子光焰衝天的原因。祖大壽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城外。終於,他還是聽到了鬼哭狼嚎的聲音傳了過來。“擊鼓!”隨著祖大壽的命令,鼓聲一下子勃發,隆隆隆隆如同一陣雷霆在城牆上滾過。城門被鼓聲一下子敲開,三千馬軍跟隨著祖大樂魚貫而出,嘩啦啦出了城。馬嘶。人喊。“去北門!”這時無極道人一拉他的徒弟,兩個來自數百年後的道士踏空而飛。當然沒有人看得見他們的身影,他們對於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來說根本就不存在。風呼呼,他們從南門來到北門不過就是眨眼間的事情。黑暗中第一道壕溝內的清兵突然大亂,吵吵嚷嚷地往城南奔跑。“下!”祖大弻低聲下令,就與同樣是一身夜襲服的祖澤洪、祖澤清各背著一個用於擋箭的草人,被士兵們用繩索從城牆上垂了下去。城北背陰的地方,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三個人下得快極了,根本就不會被人發覺。黑暗中祖大弻一手提著宣花斧,一手拉著綁在腰間的繩索麻利地下了城,在城牆根與祖澤清和祖澤洪一起把背上的草人丟掉,就無聲無息地摸向了清軍挖來圍困大淩河城地壕溝。祖澤清手提長槍,祖澤洪手握大刀緊緊地跟在他們二叔的後麵。三個人弓著腰,一隻手摸索著地麵,一隻手提著兵器往北極星的方位走。喧囂在南城門那邊漲潮著,這北方卻是靜悄悄的,從城牆根到壕溝邊沿,他們一個清兵也沒有遇見。祖大弻帶頭,把斧柄往這邊的溝沿上一杵,身子就騰空飛向了那邊的溝沿,在黑暗中如同一隻大鳥。他的兩個侄兒也學著他們二叔的樣子,一個用槍,一個用刀,都是往溝沿一杵,就到了令一麵。三個過了第一條壕溝,都趴下來靜了一會。南城門那邊還在鬨鬨嚷嚷。祖大弻他們卻聽見,不遠處傳來了叫喊的聲音:“鼇拜將軍傳令,說是萬歲爺要大家提防祖大壽聲南擊北!”叫喊之後是一聲鑼響。聲音越來越近。祖大弻匍匐在地,等著那個叫喚了一聲,又敲一下鑼的清兵走了過來,才突然躍起,一個磨盤蓋頂就砍掉了對方的腦袋。腦袋滾落在地,咚的一聲響。那個手裡提著銅鑼的身子還未來得及倒下,祖澤清上前一步就搶下了他手裡的銅鑼和棒槌。“鼇拜將軍有令,說是萬歲爺要大家提防祖大壽聲南擊北!”祖澤清學者那個清兵的聲音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