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妃聽到手下傳來消息說是郡主遭遇歹徒襲擊,心情一下子就變得十分糟糕,到了千佛寺便著人備下了廂房現行休息。“好端端的賊人誰也不害,偏要害她!我來祭祖,王爺叫她一個丫頭來作甚!”回到廂房的淮南王妃袁氏再也忍不住,衝著身旁的劉嬤嬤就發火道。那劉嬤嬤是個懂事的,連忙說:“王妃慎言,這隨行裡全是王爺院裡的,可不要再讓王爺以為你與郡主又生嫌隙才是!”“我……”年輕貌美的淮南王妃賭氣一般扭過頭去,倒也沒有再繼續說下去,本就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自己一個繼妃,到頭來還得看郡主的臉色。“王妃,眼下城裡正鬨吸血鬼,王爺還大費周章的叫人護送您來祭祖,聽說府衙都出動了不少好手,王爺還是愛惜你的。”劉嬤嬤適時的說些乖巧話,袁氏的臉色才稍稍好了起來。“唉,若無我北地袁氏,王爺當年如何能離開朝歌!我卻還要跟著來這兒受氣。”袁氏還是忍不住抱怨道。“那今日便不祭祖了?”“還祭個什麼!我累了!”袁氏想來金枝玉葉,這幾十裡路可是一通好走累極了。……楊解語也是剛剛落宿,便傳來了今日不祭拜的吩咐。“豫水,我們出去走走吧。”豫水看了看外邊:“姑娘,這天色看著雪還要下一陣子了!”“無礙,隻在這寺院走走。”楊解語還是很想出去透口氣,於是請求說。豫水哪裡坳的住,連忙道:“這次可是要叫上榮將軍,郡主可千萬不要說不要,這寺院也不見得是安全的。”楊解語知道不同意自己是出不去的,於是隻好點點頭。……而溫理這邊,論道已然開始,原本溫理以為這論道隻是儒家子弟參加,沒想到此道非狹義之道,九家竟然都可一展才華。好啊好啊,這不就是大型人才招聘會被自個遇著了,真是想打瞌睡有人送枕頭。第一局,是一位墨家與法家之爭,雖說墨家現如今以機械工匠著稱,但先古理論兼愛非攻也是成就了幾代巨子的醒世名言。於是二人在場上爭鋒相對,誰也不服誰,你說一句萬民皆平等,我論一句天下須秩序。論到極點,似有光輝潑灑四方,席首幾位舉辦方慕容家的大能帶頭鼓掌:“二位當真不俗,這番論道,竟然能起到普照的效果,在場九家子弟,當舉杯敬二位!”“敬二位!”在場人無不舉杯。溫理也隨著舉起杯子,原來這便是傳說中的普照,兩人無論對戰還是任何形式的博弈,若能觸及根本,便能使各自氣力外散而內聚,不單能提升自己的修為,還能使潛心觀戰者受益提升!此法常被用以師徒傳承,也在諸多論道中能看到。 那台上二位禮貌致意:“不過是區區九品普照,諸位客氣了!”原來普照還分等級,一至九品,從強到弱,受益皆有不同。“論道能觸發九品普照已經不易,二位且到我慕容家領上白銀十兩,若是有意,亦可在名冊上留下姓名,我慕容家留用絕不虧待!”席首的慕容家高聲喊道。“這般好的條件!”“慕容家不愧是前朝遺賓”“真是豪氣”在場眾人都很感歎慕容開出的條件,紛紛急迫上台一展自己的雄風。“靠,還有搶人的!自己還想下台私發小卡片呢!”溫理聽到慕容家的承諾倒是開心不起來了。……好在墨家跟法家不是自己急迫所想尋到的人才,也就沒放在心上。接下來有珠玉在前,眾人也都使出了看家本領,溫理見到有潛力而又沒有被慕容家瞧上的就悄悄地使銀錢使喚這慕容家的仆人把人叫來,發揮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好好宣傳了一番自己的九聚門。但但大多遊俠並不願意歸入門派,像九聚門這種偏安於城南一隅的小勢力便更難招攬了。但溫理並不著急,自己大致也看出來現在千佛寺聚集的這群年輕九家人的大致實力,大都在剛剛入流,窺視境,有幾個突出的突破到了就熟境。看來稍稍年長,實力較強的九家人還是願意加入朝廷的牙牌處的,隻有這些年輕人不願意受官家規矩,還是向往江湖的快意恩仇。溫理百無聊賴的四處看著,突然在角落裡看到了正仔細聽著台上兩位儒家弟子論道的楊解語。“那不是王府裡的郡主嘛。”溫理聊有興致的朝那看著,看來這位郡主還是位喜歡文章的才女。楊解語確實喜愛詩詞文章,他也是第一次見這般新奇的論道,一時間竟有些癡迷了。一旁的榮行祖看到自己心愛的人兒這般模樣,自小文武兼修的人又怎麼能不上去展示一番!“郡主愛看這文人論道,下一輪要辯一字忠,我上台替郡主贏下一番可好?”榮行祖討好道。楊解語嬌嫩的臉龐一下子就紅了起來,榮行祖方才也靠的太近了些,慌亂的逃到豫水身後,沒好氣的說道:“榮將軍願意去便去,渾說什麼是為了我!”豫水也是見榮行祖這般沒分寸,揶揄道:“今日多是才子豪傑,榮將軍可還不一定贏呢!”榮行祖頓時一個大尷尬,輕咳嗽了兩下,見台上去了一位粗布麻衣,眼神呆滯無神似乎有些怯場的書生,隨即信心大振,說道:“郡主,豫水姑娘可看好了!”說罷高喊一聲氣勢洶洶的上了台。慕容家身邊有眼力見的都看出了榮行祖的身份,這時候趕忙起身:“慕容擴見過青牛校尉!”席間一陣驚呼,這滿姑蘇誰不知道王府破甲衛三大校尉之一,最年輕的青牛校尉!不但是就熟尚同境的年輕墨家,文采也是斐然!“不知校尉今日怎的有雅興來慕容家這小小的論道。”慕容擴示好的問道。榮行祖擺了擺手,示意慕容擴做回席上,不要多言,他還是有職業素養的,王府車隊走的後門,此時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消息。慕容家隻好退到席上,宣喊:“論忠字!”論道開始!榮行祖先行發難:“自古忠者,能效君王,守本分,禦外不畏死,天恩不驕蠻,是忠之體現!”此話一出,台下人紛紛點頭。反觀那窮酸書生,怯懦的思索了半天,磕磕絆絆的說道:“吾覺得……忠,是謂忠百姓,忠良心,不論職位,不分高低…都……都要踏踏實實做事。”話雖然不錯,但是少了些慷慨大氣。榮行祖趁勢追道:“若是不上進求得,得求天恩,效力朝廷,隻是一味守身,談何忠?”書生似是很不認同,輕聲細語回道:“天下……與國家,並不相同,君王是一姓之天下,百姓卻……卻是萬世…社稷。”“百姓愚昧者眾,君王天授王權,不與君王效力,談話守護百姓!”榮行祖接受的是大衡傳統的忠君思想,這話說的也是極為漂亮,氣勢上早已壓過那書生。書生剛想說什麼,但卻有些急得半天吐不出來一字。榮行祖逮住機會,高聲說道:“什麼利百姓,不過是不願奮進效力朝廷,或你這不得誌者抑鬱之言罷了!窮酸學子,身無功名,自然無法領悟何為忠君!”書生聽完這話,看了一眼自身的衣著,又看了看榮行祖一身華貴衣衫,無奈的搖了搖頭,作勢就要拜彆下台。而此時遠處卻傳來一句:“我看這位兄台所言並無什麼不妥,你二人身份地位不同,這位校尉何必辱人窮酸,倒顯得窮酸了!”眾人皆看向聲音來處,竟是頭戴鬥笠蒙麵的溫理。沒辦法,不是溫理想出頭,隻是這書生,嘖,說話蠻有意思嘛……天下與國家的論斷……你小子思想挺超前啊!
第17章 天下家國(1 / 1)